“小妙,我經常看新聞說這個因為肝癌死了,那個因為肺癌離世了,癌症如此可怕,如果我們人一旦不小心誤食了一口癌細胞會怎麼樣?”後台一位粉絲給小妙發來這樣的私信。
真是個腦洞巨大的問題... 小妙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癌細胞是世界上最昂貴奢侈的食物
癌細胞雖然可惡,但要讓它成長可是要貫徹“富養”方針。從培養成本來看,癌細胞相對而言對培養基不太挑剔,基礎款的DMEM培養基配合10%的胎牛血清即可。雖然用的不是高級培養基,但基礎款也不便宜!下面就跟大家詳細算算一個癌細胞的成本:
正常的癌細胞培養需要具備以下幾種條件。
·血清:按照市場價上的血清,質量高的達到8000元左右每500ml,比較便宜的也要2800元左右。
·培養基:培養基的價格相對就便宜很多,每500ml大概75左右。
·抗生素:培養細胞需要一個無污染的環境,那麼防止細胞污染,就需要用到抗生素,國内最便宜的抗生素大概要每100ml,100元。
·胰酶:添加這個的作用是為了給細胞傳代,使細胞可以從培養皿上消化下來,從而轉移到新的培養皿中,價格也要200元左右每100ml。
結合上述所列的價格,培養一個細胞大概花費在352元左右。但這個隻是按材料量估算,如果是要造1斤的“癌細胞肉”,光是造細胞的成本就需要約32萬,這可相當于一個三線城市半套小房子。
想吃一口癌細胞,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啊。這一口下去,可比米其林餐廳還貴。有人說,我就是有錢,就想嘗嘗獵奇的味道。那麼,吃一小勺癌細胞,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呢?
吃一小勺癌細胞,會怎麼樣?我們的消化系統從嘴巴開始到肛門結束,經曆了口腔-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腸-直腸。
這一趟旅程長達5.5-6.5米。消化液的酸堿度(pH值)也有起起伏伏:從胃液的2~3,到胰液的7.3~7.8,不同階段的pH值波動非常大。
而且消化液中有豐富的酶類,可以将細胞及其細胞外基質都消化成可溶性物質被腸道吸收(少數消化不了就變成翔)。
另外整個胃腸道一刻不停在蠕動着,摩擦着内容物使其破碎并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根本無法禍害人體健康。
體外的癌細胞很容易死。癌症之所以難治療并不是因為癌細胞生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分子層面上太像。癌症治療必須要做到既能殺死癌細胞,又不傷害正常細胞。
所以吃掉癌細胞不會得癌症,但如果注射癌細胞的話理論上可能會讓人患癌症。
對待癌細胞,我們不一定要趕盡殺絕人們一聽到“癌細胞”第一反應,就是“殺”。我們把癌細胞想象成是犯罪分子,而免疫細胞就是警察,如果沒有犯罪分子的存在,就沒有警察這個職業的出現。
其實癌細胞和免疫系統這場鬥争大戲,一直在人體内長久的爆發。人從出生就已經攜帶了癌細胞,它和人體免疫系統形成長達數十年的「免疫平衡」。
1998年,就有兩位患者接受了腎髒移植手術,接受腎移植的兩位先後患上癌症。後經過調查發現,癌細胞居然來自捐贈者。這位捐贈者曾因皮膚癌進行治療,在治愈後的 16 年裡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但情況證明,其實一直都有少量癌細胞潛伏在腎裡面,隻不過在 16 年間,由于「免疫平衡」,沒有任何迹象。在免疫系統控制下,癌細胞可以在體内長期無害存在。而免疫系統失效,是癌症爆發的重要原因。
通過免疫平衡,我們發現,再好的補品,也比不過人體自帶的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系統才是預防疾病的關鍵所在。而抗癌的過程,也不是追求殺死癌細胞,而是通過加強免疫系統,讓它們有足夠的能力去維護體内癌細胞的穩定,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過度治療。
延申——永生的海拉細胞說起癌細胞,我們不得不想到正常細胞裡的“頑強分子”——海拉細胞。正常細胞的分裂極限大約是50次,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段,直至幾乎完全消失,而細胞也随之停止分裂走向死亡。
海拉細胞其實來自于一位叫海瑞塔-拉克斯的女性,她因患有宮頸癌而住院,醫生在海瑞塔子宮頸的癌變部位取走了一塊組織并進行培養。意外地得到了海瑞塔的細胞,發現它可以瘋狂地生長,每過24小時它們的數目就增加一倍。
癌細胞有一種端粒酶,可以一次次地把端粒重新加上去,讓端粒再生。這也是為什麼癌細胞可以死而複生。某種意義上,海拉細胞就像癌細胞一樣,讓端粒無限次複活,這也就是為什麼海拉細胞可以得到永生。
海拉細胞的出現恰逢其時。1951年,美國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小兒麻痹症疫情,為了試驗疫苗的有效性,需要大量培養出的人體細胞。于是海拉細胞的出現解決了這個需求,大量的細胞繁殖,讓科學家可以進行反複試驗,最終疫苗研發成功,為人類打敗小兒麻痹症這項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立下大功。
肉這麼香,為什麼要吃癌細胞呢?
參考資料:
[1] 《如何優雅地吃癌細胞?》.菲利普醫生.2018-05-23
[2] 《癌症·新知:人人都能讀懂的癌症科普書》.知乎.
[3] 《她是死了,但她的細胞永遠不死,而且是幾百年來最重要的醫學成就之一》. 橋東裡.2016-05-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