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陳相因】
[出處]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原指皇倉之糧逐年增加,陳糧上壓陳糧。
[釋義]
比喻沿襲老一套,沒有創造和革新。陳,舊;因,沿襲。(含貶義)
[同義]
墨守成規
[反義]
推陳出新
司馬遷
西漢初年,劉邦采取一系列措施恢複經濟,使得農業生産突飛猛進。漢文帝和漢景帝仍堅持這個既定的國策,因此國庫裡錢币堆積成山,糧庫裡積壓的糧食無數,陳陳相因,倉庫容納不下,隻好露天堆放,導緻很多谷子腐爛無法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