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分享,敬請“關注”)
學英語先學音标是個讓人很無奈的話題。正如學漢字先學拼音一樣!終于有一天,小學語文課本不再讓學生先學拼音了,方向對了,但也僅僅是微調。無奈的原因首先來自本人自己的學習體驗,其次來自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
毫不客氣地說,隻要是過分強調音标學習和發音重要性的,肯定是自己從來沒有過優異學習和使用英語經曆的人,至少是對語言學習規律缺乏正确認識的人的想當然的結論。
首先,英語本來就是拼音,音标也是拼音。用一套拼音注讀另一套拼音,除非出于研究的需要,否則就是畫蛇添足,得不償失,徒增學習難度。更何況音标的讀音不也是人讀的嗎?!哪有什麼絕對的标準!因此,學習音标,使用音标,尤其是依賴音标的情況,更多的應該發生在幾十年前,錄音機都很少見的年代,而不應該是網絡時代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的今天。實際上,學英語必學音标的論調,完全是受了學漢字先學拼音的經驗的毒害。其惡果必然是增加了學習負擔。
其次,英語口音本就地域性強,何來什麼标準讀音。任何語言都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但拼音文字之所以是“拼音”,就在于能“拼”人之“音”的特點。這其實也正是歐洲各國語言各異卻又一脈相承的根本。再聽聽印度人講的英語,你能說印度英語不正宗?那可是人家的“普通話”,大英帝國當年的親傳啊!怎麼讀就怎麼拼,這就是拼音。這一點在流行歌曲的歌詞中表現特别明顯。比如,'cause,其實就是because把前面的音甩沒了而已。也正如我們的普通話,可以按口音離标準的遠近而考核分級,進而有魯普陝普之分,但大家确實都在講普通話!
多年前,有一次在從北京出差返程的火車上,早上起床發現隔壁獨自站個白人小夥,漢語隻會謝謝再見之類,聊起來得知來自美國,應邀前往濰坊教育局進行英語師資培訓,于是考了他個問題。我說,我發個音,看你能否聽懂!在小夥子滿臉驚詫中,我從容不迫地用漢語标準音說道,“外拉鈎打”。結果,在停留了大概五秒鐘之後,他突然給出了我的标準答案——Very good。
對于我們大部分普通外語學習者來說,追求發音地道當然值得贊賞,但過分強調其重要性,便成了舍本逐末——記得,我們是他們的外國人!
另外,英語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受單詞重音位置的影響巨大,也就是強弱造成了音變。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外教在給學生教單詞讀音時,最常用的方法是示範領讀,個别校音時,常用的方法是告訴學生在其它已會讀單詞中相同字母的讀音。例如,face中的a要發cake中a的音,不論長元音還是雙原因,一般會提醒學生要發long a,即長的a。
由此可見,從基礎詞彙的讀音為基礎練習自然拼讀才是正途。
與此相反的是,如果學習者一旦建立起了非音标不敢讀單詞的信念,面對不斷出現的生詞,又無工具可查時,對其最毀滅的打擊便是“完了,不認識!”。其負面影響可見一斑。因此,本人并非反對學習音标,而是強烈呼籲,千萬不要把音标變成了不敢讀生詞不敢猜生詞的心理障礙。
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之所以看起來不對應,複雜難學,并非因為它本身沒有規律,而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把握到它的規律。舉例來說,原音字母隻有兩個讀音,一個是字母本身的讀音,即字母音。例如字母a,其實隻有兩個讀音eɪ和æ,其它讀音都是因強弱所需而導緻的音變,例如apple,cake。而音變所遵循的恰恰是最人性化的規則:輕松,自然,好聽。經過科學地練習,見單詞就能讀,而且讀得還差不多,并非難事,尤其是我們從小就學漢語拼音的學生來說!
日常學習過程中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訓練:看單詞按字母練拼讀,聽示範音頻,跟讀,找出所給音标中的重音,按重音向上重、輕音向下弱的規則練習看字母拼讀,再聽音頻正音。如此反複,經過适當練習,學會看字母讀單詞是完全可能的。
當然,有很多其它的拼讀技巧,比如字母組合等,對一個學習拼讀的學生來說就不再是生硬的繁瑣和負擔,相反卻成了學習拼讀的得力助手。
尤其重要的是,擺脫對音标的依賴,不再死記硬背,學會拼讀,見生詞就敢讀,對于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勝任感進而建立持久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既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原創分享,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