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臨沂潘莊小學現任校長

臨沂潘莊小學現任校長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11:08:18

魯網7月27日訊 臨沂汪溝韓家溝小學米啟麗老師閱讀《論語》一書,在學校暑期讀書交流會上說道: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論語》也是每一位教育人的《新華字典》,人人離不開的工具書。孔子是中華民族曆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曆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态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學習和借鑒。

臨沂潘莊小學現任校長(臨沂汪溝韓家溝小學米啟麗論語讀書心得)1

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并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确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内容: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隻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她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複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贊,顔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裡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聯系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辍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态,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善于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别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隻有對求知欲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于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讨論,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讨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于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于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顔回是孔子最贊賞的弟子,但顔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顔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顔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

聯系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産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别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随時表明自己的态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并且也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系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内容。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論語》是一部内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産。由此看來,作為教師有必要讀一讀《論語》。如果我們教師能夠精讀細研《論語》這一千古不朽的名著,一定會受益無窮。(本網記者)

責任編輯:王軍

來源::13 魯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