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收到了一封這樣的郵件,内容大概如下:為何媽媽總要左右我的戀愛?說對方破月,輕則傷到自己,重則波及全家,兩人不能在一起。
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很熟悉?
潮汕父母,對于子女婚戀的考慮,是相當特殊的。如果說非潮汕父母考慮的僅僅是門當戶對,那麼大多數潮汕父母考慮的問題則要複雜得多,地域、八字和信仰都是一等一的大問題,千萬糊塗不得。
于是我們在生活中,即使自己不曾經曆被父母左右婚戀的情況,但是身邊卻多少有些熟人把愛情埋葬此處。父母會跟子女産生矛盾,也多源于此。
猶如有位姑娘曾經跟我說:“如果我堅持跟他在一起,我怕自己跟父母的關系會有條裂縫,雖然我也不信八字之說,但是我也怕萬一說他的八字克我爸媽成了巧合,那麼将來我落下的将是一個不孝的名分。”
●誰都不想和父母有條裂縫
所謂的門當戶對,歲月可以彌補,畢竟是看得到的東西。可是潮汕父母選擇媳婦或者女婿更多的是根據民俗信仰留下來的規矩,是看不見摸不着的,這些無形的東西給人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
他們曾經承受了這一切,并默然接受了所有的規矩。于是便照搬到孩子身上,本能地認為唯有這樣做才能給孩子的婚姻加上一層保險。于是,便有了很多年輕人覺得不可理喻的觀點。
規矩 | 兩代人的理念差别比如,為什麼你的對象不能是外地的?
在傳統意識上來說。潮汕人對于婚戀對象的地域選擇,是傾向于本地人們。這一點是因為潮汕三面背山、一面環海獨特的地理位置,古時交通阻塞,所以跟外族通婚便成了極其少見的現象。若是說多少有點交集的,也就是潮屬或梅州一帶的客家人。
在以前,什麼人才會娶外地女人?隻有娶不起老婆的窮苦人家才行此“下策”。什麼人才會嫁到外地?好像沒有,因為潮汕姿娘在本地一向供不應求。
從生活層面上說。外地的女孩嫁到潮汕,勢必經曆幾個非常麻煩的問題,包括建立趨于同化的民俗信仰、學會用潮汕話和趕上潮汕姿娘的溫良恭儉讓,而這其中,單單是初一十五拜老爺這件事,就已經足夠嗆人了。
至于潮汕姿娘遠嫁他方,父母萬萬不能接受。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覺得遠,舍不得。二是覺得孩子受了欺負會沒人撐腰,有苦說不出。在潮汕地區,娘家說話分量可是很大的。這種分量,是源自于兩個家族之間的互相制衡,這種制衡也是保證婚姻穩定的前提。
●年輕人無法理解的婚姻老規矩
又比如,為什麼他們如此相信八字?
他們的婚姻也曾經在八字中走過來,并且大多數人虔誠地相信這種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深信相生相克之理。在他們看來,這不隻是一對夫妻之間的問題,關系到的甚至是一個家族的興衰。
其實這跟現在年輕人相信星座是相似的道理。星座這種東西跟人的性格一點關系都沒有,隻不過是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和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綜合現象。
所以盡管所謂的八字看不到,摸不到。他們也不願冒着極大的風險去破壞這種規矩,若是破壞了這種規矩,無形的壓力便會産生。即使孩子會有所怨言,他們卻依然還是要堅守這條底線。這是一種原生的擔憂和一種家族式的大局觀。
再比如,為什麼你的對象不能是基督教徒?
信仰基督教在潮汕話中被稱為“食教”。對于初一十五都要拜神的傳統潮汕家庭來說,孩子的結婚對象絕對不能是基督教徒。深究其中,也就是兩個原因。一是基督教作為西方宗教,與潮汕本土的神明信仰是極其格格不入的,天生就有一種距離感。二是基督教徒的世界中隻有一個神明,與基督教徒通婚即是暗示着整個家族背叛了潮汕的神明。為了一個耶稣,而放棄了一群老爺,這種心理上的自我暗示,同樣給虔誠于潮汕民俗信仰的潮汕父母帶來了極其大的心理壓力,害怕衆老爺怪罪下來。
除此之外,還有破月、歲數相沖、生肖相沖等一大堆看似子虛烏有的規矩,都會成為他們拒絕未來女婿和未來媳婦的理由。
在我們看來,他們所拒絕的一切,是那麼不可理喻。可是我們卻忽視了一點,他們擁有屬于自己的年代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和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
我在樓上看橋上的你,你在橋上看遠處的風景。位置不同,視覺不同,看到的自然不同。一旦大家互相不理解,最終将帶來了兩代人之間的冷戰。
所以,姑娘,莫跟你父母諸多埋怨。他們的初衷:隻是想你婚後有更好的生活,盡管一切都建立在他們自我的價值觀上,卻也是父母愛子女的本能。
沖突 | 生活處處可見仔細想想,處于群居生活中的我們,大家由于建立了不同的行事規則,擁有了對事物不同的判斷标準,于是便有了彼此之間的諸多不理解。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你不懂我,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想起了剛上讀大學那年,同班的有着許多廣府的同學。有一天,班裡的廣州同學A生日了,于是晚上叫大家一起去吃宵夜。宵夜後,來自佛山的B說AA制。我具體不記得那晚一人是多少錢了,但也就是十幾塊錢的事情。
對于這事,隻是産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他們這麼“鹹澀”?
先入為主,曾經一度我是堅定認為廣府人是小氣的。
還記得有一次,除夕夜。遇到外婆問了一句:“嬷,天氣很冷吧,穿了這麼多件。”
我相信對于潮汕年輕的一代,極少人知道這句話的問題出現在哪裡。
按照潮汕習俗,人隻有在往生才會穿很多件衣服。所以在老人家的角度,是不能說那句話的。
于是我被外婆在别人面前數落了多次,罪名就是亂說話。
······
人是群居動物,人的價值觀形成是受多個維度影響的,這就我們在群居生活中沖突的來源。
年齡差距産生了所謂的代溝,于是老少難以溝通。
地域區分産生了所謂的歧視,于是你我各有偏見。
性别差異産生了所謂的矛盾,于是金星碰撞火星。
工作性質決定了所謂的思維,于是大家各執一詞。
······
于是生活中常有了以下這些說法:
“老人家為什麼這麼頑固不靈!”
“都不知道男人腦子裡面裝的都是些什麼髒東西!”
“為什麼他不聽我的方案?為什麼他的想法就一定會比我好呢?”
“他們真不夠世情,跟我們潮汕人比差多啦!”
······
解決 | 不要嘗試讓對方妥協所有一切的不理解,隻是因為大家思考維度的不同。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方都在努力地讓對方妥協。卻從沒有想過,妥協是沒有雙赢的。隻有産生了換位的思考,才有可能通過溝通找到一個趨中的解決辦法。
正如面對上面的問題時,也許我們可以這麼處理。
父母說不能找外地的,那萬一你自己準備結婚的另一半是外地的,那麼怎麼辦?趨中的方式就是兩個人最好是在廣東省内的第三方城市居住,這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相處矛盾。然後,讓對方模仿傳統的潮汕人格,男朋友是外地的,入門沖茶遞煙;女朋友是外地的,飯後收拾洗碗。把父母需要擔心的問題盡量淡化。
父母說八字不合怎麼辦?其實這個最簡單的,父母無法說服自己是因為民俗信仰背後的巨大壓力,所以找個算命先生,給點錢,讓他給兩人的八字破解一下就行了。或者偷偷先去算一下,有必要是私下改下八字,讓八字背後的明天看起來是合家歡樂,富貴安康。
父母說基督教徒不行怎麼辦?跟你的另一半商量一下,他拜他的上帝,你拜你的老爺,互不幹涉,彼此保持獨立而純真的信仰。必要時候入鄉随俗,做到讓父母不要對神和祖先産生愧疚感就好了。
······
我在樓上看橋上的你,你在橋上看遠處的風景。位置不同,視覺不同,看到的自然不同。為何總是要執意于趨同呢?人生很多的不快樂正是來源于此。理解萬歲。
來源:正小滔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内容來源于網絡,僅做分享交流之用,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于後台聯系責編,我們将及時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