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民間傳說之一,在《山海經》、《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記》等史料中均有記載。《列子·天瑞》中對其基本内容叙述為:杞國有個人擔心天塌下來,吃不好飯,睡不着覺,有個智者從天體構成對他進行了開導,終釋疑惑。
居安思危也有曆史典故,講的是春秋時期,有一次宋、齊、晉、衛等十二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國中最大的晉國求和,得到了晉國的同意,其餘十一國也就停止了進攻。鄭國為了表示感謝,給晉國送去了大批禮物,其中有:著名樂師三人、配齊甲兵的成套兵車共一百輛、歌女十六人,還有許多鐘磬之類的樂器。 晉國的國君晉悼公見了這麼多的禮物,非常高興,将八個歌女分贈給他的功臣魏绛,說:“ 你這幾年為我出謀劃策,事情辦得都很順利,我們好比奏樂一樣的和諧合拍,真是太好了。現在讓咱倆一同來享受吧!” 可是,魏绛謝絕了晉悼公的分贈,并且勸告晉悼公說:“ 咱們國家的事情之所以辦得順利,首先應歸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們齊心協力,我個人有什麼貢獻可言呢?但願您在享受安樂的同時,能想到國家還有許多事情要辦。 《書經》上有句話說得好:‘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現謹以此話規勸主公!” 魏绛這番遠見卓識而又語重心長的話,使晉悼公聽了很受感動,高興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見,從此對他更加敬重。
那麼問題來了,當我們在居安思危的時候會不會已經杞人憂天了呢?其實,現實的生活中這種不可避免的矛盾問題還有很多,這些問題看似矛盾,很難處理。其實不然,事物本是矛盾,卻又不是矛盾,全在于闡述者主觀的意識和事物本身客觀存在的特性。當闡述者以一個整體事物作為單位對象時,由于要考慮整體事物中所有單體的特性,這其中必定就存在矛盾,所以使得此事物表現出矛盾的特性,而當闡述者以某個事物為唯一的中心時,與此事物有沖突的其他事物,不予考慮,那麼此事物自然就不再矛盾。事物本身的客觀存在,已構成矛盾體,比如一山有二虎;但是他們之間又相互制約,不會出現一方思想極端發展的現象,而是趨于平衡的發展。
小編所闡述的觀點與老子認為的道很相似: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複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制約、轉化,趨于平衡。
每當有思想分歧,意見不一,發生沖突時,不必盲目的把你的思想灌輸給你的對立體,而達到統一。單體考慮事物的方向和事物本身折射給單體的信息都是不一的,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發生自有發生的道理。人何必為刻意表達一個觀點達到思想統一而痛苦不堪。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
話說,小編是紅塵之中~~~,額!!!一個塑料生産企業,如果有需要請關注我們的jxsu20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