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話說:“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
有些親人,從血緣關系來說,真的是我們的親人。但是,他們的行為舉止,比外人還要不如。說得難聽一點,他們也許比外人還要“狠心”。
親人,是我們在這個世上“不可分割”的存在,我們理應好好珍惜。隻不過,所有的“珍惜”,都不該泛濫,而應該“對象明确”。
對于愛我們的親人,我們自然不能辜負。而對于不愛我們,甚至傷害我們的親人,那我們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是要選擇遠離他們。
對此,很多人會不解,我們對待親人,不該不計較得失嗎,為什麼還要有“明确”的劃分要求呢?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就是不确定的。無論跟誰交往,我們都要堅持一個原則,你尊重我,那我才能尊重你。而你不尊重我,那我們就隻能一拍兩散了。
哪怕是對于親戚,我們也需要有如此的原則。否則,爛好人就肯定會被人欺負,沒有好的結果。
家庭中,這幾類“至親”,才是你活得一地雞毛的源頭。
02
把你當“提款機”的親戚,會讓你一地雞毛。
有一種親戚,今天找你借錢,明天也找你借錢,反正找你借了不少錢,但他就是拖着不還。但是,你還不敢不借。
剛開始借錢的時候,他們會跟你賣慘,不是這裡說生活不幸,就是那裡說家庭要生活。這個時候,你就受不了了,就隻能把錢借給他們了。
你開了第一個口子,那麼你就會開無數個口子。等親戚借錢的數額,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突然有點害怕了。
對此,你會勸他快點還錢。而他的反應,往往就是——你再借一點錢給我,我就還。如果你不借,不講親情,那我就不還了。
上述這些事兒,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借錢給親戚,就是花錢來找“仇人”。别人借錢之前,會卑微地求你。而别人借錢之後,就成為大爺了。
所以說,對于那些把我們當“提款機”的親戚,哪怕跟我們再親,我們也不能跟他們有太多的聯系,不然會害了我們自己。
03
父母走後,就跟你“鬧”的兄弟姐妹,往往沒啥感情。
有一類親人,讓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們就是我們的“親兄弟姐妹”。
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跟兄弟姐妹的關系,還是很不錯的。他們也尊重我們,不會跟我們有太多的争執。
一旦父母去世了,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很有可能就會發生變化。好一點的兄弟姐妹,會保持以往的關系。而本就“面和心不和”的兄弟姐妹,就會跟你“鬧”。
為了父母的遺産,兄弟姐妹會跟你“争”;為了家庭的一些瑣事,兄弟姐妹會跟你“鬧”;為了一些沒必要的矛盾,兄弟姐妹會跟你翻臉。
每當我們遇到這些事兒,我們都會感慨,一家人鬧成這個樣子,到底是自己錯了,還是他們錯了呢?其實,我們沒錯,他們也沒錯,錯的隻是關系太親近而已。
兄弟姐妹這個群體,好的時候會很好。而壞的時候,也會超過我們的想象。這,就是“刺猬法則”中的人性現實。
04
時不時“坑”你的枕邊人,會讓你活得忐忑不安。
前段時間,有讀者在後台留言。
張先生跟妻子的關系本來還不錯。可是,自從妻子“花光”了家庭的錢财,張先生跟妻子的關系,就降至冰點了。
妻子本就沒有工作。結婚之後,張先生都把工資交給妻子,希望能讓她安心。但是,在年末,張先生才發現,妻子把存款二十萬,以及張先生十四萬的工資,都花了個清光。
在詢問之下,妻子才坦言,她把十幾萬“送”給弟弟結婚了,還有十幾萬,用來網購和日常享受去了。這,讓張先生崩潰了。
其實,在今時今日,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隻要夫妻的三觀不一緻,也沒有“一條心”,那他們的生活就會出現大問題。
有些時候,讓你最無奈的,并非是外人,恰恰是你的枕邊人。
05
做作蠻橫的長輩,會讓你一地雞毛。
對待長輩,我們通常會講究“孝順”和“尊敬”。尤其是在尊卑有序的農村,人與人之間的輩分,那是分得特别清楚的。
長輩,如果他們做得好,那家庭就會變得“和和美美”。可是,如果長輩做得不好,相信這個家庭就會“雞飛狗跳”。
就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為什麼他會讓三個兒女活得“一地雞毛”?就是因為他為人過分做作了,一點也不懂得體諒兒女。
為什麼《喬家的兒女》中的喬祖望,會被幾個兒女嫌棄?就是因為他的所做作為,讓兒女都感覺到寒心。
隻能說,長輩無德,那就會影響全家。
不管我們的身份是什麼,長輩也好,晚輩也罷,不妨多些體諒,多些尊重。如此,家庭才能幸福美滿。
文/舒山有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