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曆史,在悠久曆史的發展之下,其逐漸具有了兩個屬性,一個是遊玩的屬性,清明節處于仲春和暮春之間,各地氣溫回升,春暖花開,是出遊的好時間,所以清明節也被稱為“踏青節”。更重要的那一個是祭祀屬性,活着的人會在這一天上墳祭祀去世的人,表達對去世之人的思念,同時也能拉進整個家庭之間的關系,傳遞孝道,讓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更和睦。
祭祀就牽扯到很多老傳統,尤其在農村地區,老一輩的人對這些老傳統都非常講究,觸犯其中一條就不吉利。雖然現在社會變了,很多情況同先前有明顯的不同,但是一些老傳統還是不能丢。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清明上墳掃墓的禁忌。
1、上墳不能燒紙錢
燒紙錢的傳統由來已久,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還有另一個平行世界,去世的人都是在另一個世界生活,而那個世界同我們這個世界一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錢,所以人們都會在上墳掃墓的時候燒紙錢,寓意着給去世的人送錢,讓他們在那邊過得更好一些。
但我國春季多數地區都異常幹燥,稍有火星就會引起火災,為了防火很多地方上墳的時候已經嚴禁燒紙錢了,甚至不允許攜帶任何火種上山,當然這跟傳統沒關系,不過大家在上墳時還是要了解當地的情況,能不能燒紙錢,能燒最好,不能燒就隻能找其他替代的方式,比如有些地方會單獨開辟安全區域用來燒紙錢,再就可以把紙錢用土塊壓在墳頭上。
2、上墳不能穿鮮豔的衣服
上墳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雖然屬于“好事”,不同于喪禮或者葬禮,但也必須同結婚這種喜事區别開來,一般喜事大家都會穿上鮮豔的衣服讨個好彩頭,而白事多選擇顔色偏暗的衣服,最好是黑色、灰色、深藍色的衣服,以示對去世之人的尊重。
3、上墳不能哭喪
清明上墳同祭祀具有相似的屬性,隻是祭祀祭拜的是祖先,而上墳祭拜的是同自己非常親近的人。祭祀的時候是為了求祖宗保佑,讓子孫過上更好的生活,屬于“喜事”,而上墳一方面是為了懷念去世的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是祈求去世之人的保佑,讓活着的人生活幸福美滿,也是好事,所以上墳掃墓的時候不能哭喪。當然也不能大聲嬉戲打鬧,那是對先人不不禮貌。應該保持一種嚴肅的,不苟言笑的态度祭掃。
4、不能踩别人的墳墓,不能上别人家的墳
在很多農村地區都把墳墓看得非常重,尤其是祖墳,往往會跟或者人的生活緊密得聯系在一起,如果踩到了别人的墳墓就跟騎在别人頭上,或者把人踩在腳下是一個道理,農村很多墳頭都是一個挨着一個,上墳掃墓時一定小心不能踩到别人的墳墓,如果不小心踩到了就一定要在心理默默道歉,以示尊重。
再就是不能随意到别人家的墳上燒香燒紙,因為這種行為在農村會被說成那一家沒人了,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好心,其實是在害别人。當然,如果對方不在家裡不能按時上墳,别人也請求幫忙培土燒紙的話,那就另當别論了,總之如果沒有讓你幫忙,那一定不能上别人家的墳。
5、五種水果不能用來當貢品
上墳的時候都會攜帶一些食物、酒等一些去世之人活着的時候喜歡的東西作為貢品,而這裡面水果會有一席之地,但是大家要注意在選水果作為貢品時有4種水果是不行的。
其一是梨,梨的諧音是“離”,有着分别之意,作為貢品不吉利,同樣道理的還有“李子”。
其二是葡萄,葡萄都是成串的,用了葡萄作為貢品寓意着成串,不吉利,同樣道理的還有桂圓、荔枝等。
其三是甜瓜,以為甜瓜中間泗洪空心的,寓意着沒有心,也就是對先人不敬,同樣道理的還有香瓜、哈密瓜等。
其四是桃子,在我國的傳統裡面,桃子被賦予了長壽的寓意,是給老人祝壽用的,自然不能作為貢品使用。
其五是石榴,石榴裡面的籽很多,寓意着事多,不吉利,同樣道理的還有百香瓜、番石榴等。
貢品帶什麼比較好呢?寓意比較好的有蘋果、桔子、香蕉、菠蘿等。也有的人帶貢品都是看去世的人生前喜歡什麼就帶什麼,在大家不知道帶什麼好的時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