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了一家燒烤,先點的微辣,一入嘴,我的嘴唇就像不是自己的了。又是擦嘴,又是喝啤酒,又是喝冷飲漱口,都擋不住,辣味進了肚裡,更是難受,差點把我送走。趕快讓把其他的菜做成不辣,然後上來的菜确實不怎麼辣,大多數人能吃,但是裡面的青椒、幹紅辣椒還是很多,如果有一點不吃辣的朋友,就幹脆還是吃不了。
這是廚師理解的“不辣”?
曾經我們吃的辣,等級是不辣、微辣、中辣……,可是有次去吃大盤雞,辣的等級是:不辣、微微辣、微辣、中辣……在微辣之下又增加了“微微辣”這個等級。我問“微微辣”是什麼意思,老闆告訴我“微微辣”就是有點辣。其實按我的理解,就是以前我習慣吃的“微辣”。那現在“微辣”就相當于以前的“中辣”嗎?那麼現在的“微辣”能把我辣得嘴唇都感覺不是自己的,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嗎?
語言學裡有個學派,是瑞士的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的結構語言學派。他認為語言是一個完整的、自足的符号系統,其中各個成分之間存在着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語言中任何一個詞的意義,不是由于它本身的性質,而是由于在語言系統中與别的詞的關聯。正是因為“微微辣”擠進了“不辣”到“微辣”之間,改變了辣度的等級劃分,才讓“微辣”變得比以前辣多了。
但是,這仍然解釋不了為什麼以前的“不辣”是确實一點辣椒都不放,而現在的“不辣”,有時隻是意味着放的辣椒比較少,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不太辣,可以完全接受”。我的一位同事因為生理上完全接受不了辣椒,她每次點菜都會一再強調,她說的“不辣”意思是一點辣椒都沒有,不然上了菜她也不吃,會退掉。有時,饒是她一再強調她理解的“不辣”,廚師仍然會“順手”放了辣椒,然後她根據之前說的去退菜,有的店家還是會說“這就是不辣”,或者“不放辣椒沒法做”……所以,“不辣”也許在廚師那裡,意思是“我雖然放了點辣椒,但是不怎麼辣,絕大多數人都是能吃的”。“不辣”在廚師那裡的意思,和顧客理解的“完全不放辣椒”的“不辣”,有時不見得是一回事。
微微辣擠占了微辣的位置,不辣和完全不放辣椒意思不一樣,關于辣度的劃分,發生了這樣的變化。那麼,到底哪些人最早改變了辣度的劃分?是廚師,老闆,還是消費者呢?什麼時候變的?為什麼會變?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問題,很值得研究一下。
又想到了一些類似的例子。比如很早以前,帥哥、美女的顔值在人群中還是很突出的,然而等到這兩個詞變成随便的稱呼時,商家叫“帥哥”、“美女”進店看看時,可能她連匆匆有過的路人長什麼樣都還沒看清楚。哪怕是有些對不起觀衆,也不妨在商家嘴裡被稱呼“帥哥”、“美女”。那麼,真正的“帥哥”、“美女”,被稱呼“帥哥”、“美女”時,是不是那種被人認同的感覺會消失一些呢?
哪個是呵呵?哪個是哈哈?
再比如,以前表示同意,我們說“嗯”就好了,但是現在說“嗯嗯”才是以前的“嗯”的意思,不然就會被理解為敷衍。以前表示高興,還可以發“呵呵”,而後來“呵呵”一發,可能對方會以為你在暗諷、嘲笑,為了表示同樣的意思,你得發的成了“哈哈”、“哈哈哈”,甚至還要加上表情包,才能表達以前“呵呵”足以表達的意思。
很多詞彙,就是這樣貶值了!這被形象地叫做語言中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本來是經濟領域的常見現象。在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基本上可以說是是必然的趨勢。而現在的詞彙通貨膨脹,是不是也是種必然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