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怎樣判斷孩子要不要做口肌訓練

怎樣判斷孩子要不要做口肌訓練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13 21:45:13

外出吃飯時,常常看到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當服務員端上食物後,很多父母不假思索就把食物撕碎,生怕孩子噎着,然後一勺接一勺地把食物送到孩子嘴巴裡。孩子不用動一根指頭,也不需怎麼咀嚼,便能吞下食物。

甚至有些3歲孩子的父母,依然是把肉撕碎了給孩子吃,而不願讓孩子自己拿着雞腿慢慢撕開咀嚼。到了孩子讀幼兒園,大一點的肉都難以下咽。

怎樣判斷孩子要不要做口肌訓練(家長如何提升幼兒口肌能力)1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上述的過分照顧和保護,或會延誤了孩子的口肌發展。進食能力與語音發展關系密切,兩者都需要口部肌肉的活動和協調能力。在衆多的接觸個案中,語言發展遲緩又同時有進食問題的幼兒屢見不鮮。

幼兒的口部肌肉随着年齡和進食經驗而不斷發展

幼兒自出生以後,口部肌肉會随着年齡及進食經驗而不斷發展:由嬰兒期喝奶,至幼兒期進食固體食物、用杯進飲,幼兒的下颚、嘴唇及舌頭活動能力都要不斷進步,才能有效地咀嚼食物和進飲。

例如,當咀嚼食物時,透過下颚咬合動作,面頰肌肉的力度得以提升,使幼兒能由咀嚼半固體和較軟的食物,發展至進食不同質感的固體食物。與此同時,口肌能力得以發展,正好配合幼兒語音的發展所需。

怎樣判斷孩子要不要做口肌訓練(家長如何提升幼兒口肌能力)2

改變幼兒進食習慣,可促進孩子口肌發展

要促進孩子的口肌發展,家長可以由改變幼兒的進食進飲習慣開始。一般來說,約九個月大的幼兒已可逐步進食粒狀食物(如:蕃茄粒),一歲半幼兒已能進食較硬的固體食物(如:雞肉、粗粒紅蘿蔔),兩歲幼兒開始能進食成人的飯菜。在進食過程中,父母可按幼兒的能力逐漸提升食物的大小及軟硬度

對于剛開始咀嚼固體食物的幼兒,家長可嘗試把食物放在幼兒的大牙中間,方便咀嚼。每次轉變食物質地時,可由小量(如一湯匙)開始,待幼兒适應後才增加份量。

怎樣判斷孩子要不要做口肌訓練(家長如何提升幼兒口肌能力)3

家長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給予幼兒不同的進飲經驗,例如:兩歲的幼兒已能用飲管進飲,約三歲的幼兒能自行用杯,不會弄瀉。父母可按幼兒的能力給予不同黏稠度的飲料,并避免隻用匙羹或奶瓶喂幼兒進飲。若懷疑幼兒有口肌發展問題或吞咽障礙,應及早尋求幫助。

家長替孩子撕碎食物前,請想一想,是否也同時「撕掉」了讓孩子鍛煉口部肌肉的機會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