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東莞潛在的環境治理

東莞潛在的環境治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00:52:06

東莞潛在的環境治理?麻湧鎮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西北部,地處珠江口東岸,是廣州市與東莞市的交界處,全鎮總面積9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44萬,下轄1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東莞潛在的環境治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東莞潛在的環境治理(昔日臭水溝華麗轉身引來)1

東莞潛在的環境治理

麻湧鎮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西北部,地處珠江口東岸,是廣州市與東莞市的交界處,全鎮總面積9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44萬,下轄1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20世紀90年代,新沙港建成使用,釋放了麻湧鎮的區位優勢,改善了投資環境,麻湧鎮一時成為招商引資的熱土。但由于曆史局限,當時的招商引資沒有厘清綠色經濟與環境污染的矛盾關系,形成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産業經濟。要解決這些現實難題,迫切需要以水環境治理為突破口,重塑麻湧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優勢。

2012年以來,東莞市以“水鄉片統籌發展”為載體,抓住麻湧鎮污染嚴重、經濟發展落後等關鍵問題,投入3億元補助資金大力整治華陽湖,采取“生态修複優先 淘汰落後産業 産業結構綠色轉型 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麻湧模式”,探索形成了生态保護優先、綠色經濟協調發展的長效綠色發展機制。

2015年,華陽湖成功申報國家濕地公園,成為一個生态環境綜合整治的典型案例,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機統一。麻湧鎮的“華麗轉身”為類似鎮(街道)的突圍、破局提供了範例和借鑒,具有鮮明的區域樣本價值。

從源頭治理,整治“兩高一低”企業

2014年,麻湧鎮制定《麻湧鎮“兩高一低”企業全面整治與引導退出工作方案》,秉承“興産業、拓空間、提品質”思想,推動華陽湖周邊企業整治退出,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堅決關停,對洗水、電鍍、漂染等不符合産業規劃的企業引導退出。全鎮列入整治對象的共有121家企業,包括列入六大污染行業的企業12家、其他污染企業109家。關停污染企業,騰出用地近2000畝。

其中,在整治一高污染企業時,為依法收集其确實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的證據,麻湧鎮采取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對該企業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監測,統計彙總采集數據形成證據報告。

系統化治污,全面推進生态環境修複

在基本完成企業整治後,麻湧鎮借鑒杭州西溪濕地的經驗,聘請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對華陽湖濕地公園進行規劃設計,并邀請國家林業局林産規劃設計院林業所編制《廣東麻湧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将華陽湖規劃、打造成融防洪排澇、生态修複、環境保護、産業結構調整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于一體的生态旅遊圈。堅持系統治污,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修複”的思路,有序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态修複,加快推動華陽湖從污染區轉變為生态旅遊區。

在清理畜禽養殖方面,由于當地養殖戶較多,每戶具體情況存在差異,鎮政府采取“深入内部”的方式,即村幹部帶着問題走訪每村每戶,詳細了解每家養殖戶的實際情況。經努力,在2013年3月底清理養殖場223個,共16.5萬平方米。

在截污清源方面,狠抓華陽湖周邊生活污水截污管網建設,目前麻湧鎮已建成截污主幹管30.23公裡、次支管網58公裡,建成3座污水提升泵站及1座污水處理廠并投入使用,年均污水處理達794.6萬噸。加強排污口監管與整治,對華陽湖周邊河道私設的20多處排污口進行了整治,科學設置華陽湖沿線排污口,嚴禁偷排偷放。

在清淤疏浚方面,針對華陽湖片區水質污染、河湧淤塞發黑發臭、水系不通的情況,借鑒農民清理河道的經驗,利用水上鈎機對二湧河、三滘河、華陽河、馬滘河幾條河湧進行清淤疏浚,将周邊水系進行連通,以增強河湧流動性,達到水質自我修複、淨化的效果。

在修複水體方面,在河湧兩岸種植對污染物吸收能力強且耐受性好的開花水草40多萬平方米,以吸附和降解水體中的污染物,從而将水體中的污染物去除或固定,達到水體修複的目的。

同時,在完成河道、水質修複的基礎上,麻湧鎮抓住治堤契機,對堤岸進行綠化美化,種植夾竹桃、垂柳、桃木、黃槐、木芙蓉等20多種植物共35800多棵,建成水上綠道35公裡,岸上綠道71公裡,進一步對華陽湖進行了生态美化。

全覆蓋治理,完善整體環境設施

充分利用華陽湖環境整治成果,麻湧鎮繼續高标準推進華陽湖周邊地區的品質提升和配套完善。

争創省級萬裡碧道試點。争取将華陽湖18.3公裡綠道申報為省級碧道試點,進一步實施生态保護與修複,強化水環境治理,提升水系安全,做到安全為本、生态優先、系統治理、共建共享。

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以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為核心區,改造提升周邊主要街道,逐步完善綠化、木屋民宿、綠道驿站、遊客服務中心、标識系統、公共廁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

打造特色景點項目。建設嶺南水鄉文化旅遊景區、水上森林公園、燈光音樂噴泉、風情島、水上表演舞台等特色項目,提升華陽湖吸納遊客、集聚人才、促進産業結構提升的能力。推進燈光改造工程,成功打造“光影水秀”、3D水幕電影等特色景點項目,大大提升了華陽湖的環境品質。

承辦高端品牌活動。發動社會力量和企業參與,成功舉辦南方草莓音樂節等全國性頂級品牌賽事活動,策劃舉辦水鄉美食節等多元化旅遊節慶活動,不定期舉辦足球比賽等專場活動,形成富有水鄉特色的文化體育品牌效應。

促進經濟轉型,推進産業升級

生态效益能夠帶動經濟效益。通過對華陽湖的整體治理,麻湧鎮基本完成生态環境治理工作,優化了投資環境,改善了産業轉型升級的土壤,有力推動産業的升級。

以生态治理促進傳統物流産業升級。引進京東等電商項目,實現傳統物流和電子商務“強強聯合”。2018年實現電商貿易額從2015年的6億元躍升至212億元。

以生态治理促進傳統糧油産業升級。通過環境治理倒逼糧油産業升級,引導糧油産業科研創新,提高産品附加值。糧油貿易額從2015年的20億元躍升至2018年的77億元。

以生态治理促進城市更新連片改造。制定《麻湧鎮“三舊”改造實施辦法(試行)》,明确鎮村企合作項目、企業自改項目的操作辦法,對“三舊”項目改造補繳土地出讓金、轉變土地用途指标費中鎮分成部分,按比例獎勵原村集體經濟組織。

提升群衆幸福指數,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在實現華陽湖整體改造及完成産業升級的情況下,麻湧鎮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提升群衆幸福感,打造生态産品,把綠水青山較強的社會價值發揮得淋漓盡緻。

全面建設美麗鄉村。在規劃設計上進行全面統籌,将極具水鄉特色的村莊進行統一規劃、連片設計。自2015年起,投入3.5億元先後建成“走進香飄四季”“古梅鄉韻”“南繁盛景”“曲水岸香”“和樂漳澎”等美麗幸福村居項目,實現全鎮15個村全部建成美麗、平安、文明鄉村,極大改善了農村的創業和旅遊環境。

優化農村人居環境。結合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大力整治農村環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實施精細化管理。投入約1.36億元,實現全鎮環衛清掃保潔、綠化養護全面統籌,進行市場化管理;每年投入近1000萬元用于全鎮水域面源保潔,實現村(社區)在水域管理的零負擔,進一步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成立麻湧鎮旅遊協會和農業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對獲得國家、省、市專項資金扶持的農業公園按1∶1的标準予以補貼,成功打造了5個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5個市級家庭農場。以“公司 農戶”方式推廣“金麻香蕉”品牌,增加農民收入。

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全域旅遊

東莞市還以城市品質提升為抓手,借力華陽湖生态環境整治效果,對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融合産業發展,打造全流域旅遊。

打造華陽湖特色景區項目。高規格、高标準地建設嶺南水鄉文化旅遊景區項目,建設光影水秀、真人實景“魅力麻湧——華陽湖之夜”水上表演舞台等旅遊項目,引進具有雲南民俗風情的表演項目,建成水上森林公園、極限廣場、環湖路、特色風情島等配套設施設備,加快建成總長18.3公裡的萬裡碧道。

全面開展城市美化、綠化和亮化。重點推進麻湧河“一河兩岸”景觀提升工程,把一河兩岸打造成為色彩豔麗的帶狀公園。對華陽湖片區、一河兩岸以及水鄉大道等主要出入口開展燈光亮化,展示“七彩麻湧”魅力。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對全鎮主幹道、景觀節點進行綠化美化提升。

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加快推進民生項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力。優化交通路網結構,加快推進多個路網工程建設。

麻湧鎮的轉型發展帶來以下經驗啟示:保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正确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抓環境就是抓生産力”的理念;生态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幹部;樹立正确的發展思路,确立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式;協調生态與經濟發展,必須堅持機制創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