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6166697
九龍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咨詢熱線
023-89123801 023-68058242
九龍坡區政府衛生服務熱線電話
6月4日,石坪橋街道造漆村社區迎來兩位客人,6歲的明明(化名)和媽媽一起來到社區,領走了他期待已久的兒童節禮物——幾本繪本和一套文具大禮包。
明明6歲,患有智力殘疾,是造漆村社區“春苗基金”的資助對象之一。遞給他禮物的,是綜合服務專幹蔣和君。“謝謝!”收到禮物的明明,口齒不清地表達了自己的謝意,蔣和君也會心一笑。
蔣和君正在為市民解答疑問。周邦靜攝
蔣和君主要負責轄區殘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幫扶工作,社區“春苗基金”的相關事務目前也由她打理,這次兒童節,她挨着詢問了轄區需要幫助的兒童和家長,征集他們的心願,采購了他們想要的禮物并送到孩子的手中。
巧的是,10年前,蔣和君也是“春苗基金”的受益者。
各界資助
幫她渡過難關
“春苗基金”是造漆村社區在開展“春苗計劃”活動中,用本社區居民謝甲龍老人的遺款組建起來的,為幫助本社區特殊困難家庭少年兒童而設立的專項幫扶基金。自2008年以來已經累計幫扶100多位青少年兒童。
蔣和君今年25歲。10歲那年,她的父親不幸患癌去世。“母親本來是家庭主婦,一下子失去了收入來源,家裡一度陷入困境。”蔣和君回憶說。
好在,造漆村社區了解了她的家庭情況後,按照相關政策為她家申請了低保。在她讀初中和高中期間,分别兩次獲得了社區“春苗基金”的資助。她就讀的高中還免去了她的學雜費。
在大家的幫助下,蔣和君2013年順利考取了重慶工商大學,機緣巧合下,她就讀了社會學專業。2018年,她在網上看到了石坪橋街道招聘工作人員的消息。“和我專業對口,想到自己當年也曾經受到過社區幫助,或許我也可以去社區服務。”她說,很快她通過了考試,在冶金村社區工作一段時間後,被調到了造漆村社區——這個曾經給過她幫助和溫暖的地方。
幫扶困難人群
找到工作價值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困難群體,看到他們,就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所以會格外上心。”蔣和君說。
前段時間,殘疾人輔助器具補貼申請工作開始,在梳理資料時,蔣和君發現,轄區患有聽力障礙的9歲兒童星星(化名),符合申領人造耳蝸器具補貼的條件,卻一直沒有獲得補助,今年也沒有來申請。
蔣和君(左)正在指導居民填寫資料。周邦靜攝
她馬上給星星的媽媽夏女士打電話詢問相關情況,并幫助夏女士補齊了材料,在蔣和君的幫助下,今年星星成功申請到了3000元的補貼。
蔣和君說:“第一次看到星星的時候,他很内向很害羞,于是隻要社區有活動我都要邀請他一起參加,上周六在參加完親子活動後,星星開始和我主動交流了,感覺他變外向了些。”
“這也算是我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我覺得特别踏實。”蔣和君說。
疫情跑腿服務
收獲滿滿感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蔣和君更是感慨良多,再一次深切體會到了服務大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疫情期間,蔣和君和同事一樣“身兼數職”,既是采購員、快遞員,又是門衛,還要上門一一進行防疫知識宣傳,排查外地返渝人員。據社區統計,蔣和君疫情期間至少上門排查了500戶居民。
以心換心,也讓蔣和君和社區同事收到了令人欣慰的回饋。
“一家母嬰店在社區的支持下複工了,第一件事就是給我們送來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不過,我們都婉拒了;一家餐飲店複工,給我們每人送來了一碗香甜的湯圓…….”說起自己的工作蔣和君總是一言帶過,但聊到這些話就多了起來,“覺得那些天的辛苦都值得。”
“蔣和君工作主動熱情,比如社區有一位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劉嬢嬢,即使下班了她都會去她家關心對方,做事踏實,把群衆的需求放在心上,群衆對她的表現也滿意。”造漆村社區書記劉又瑕評價蔣和君。
記者手記
感恩别人,幸福自己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是一種美德,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不但擁有内心的充盈,也會赢得他人的尊重。不僅如此,當我們心存感恩時,往往能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或許能夠以此産生人生的轉機;當我們心存感恩時,即使在困難面前,也能釋放出身體的強大能量。
昨天,蔣和君是受助者;今天,她是施助者。蔣和君無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童年時受到過關心和愛護,讓她能順利完成學業,健康快樂成長;長大後社區又給了她一個大平台,幫助那些和她有着相似境遇的人,讓她實現了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蔣和君的感恩,是對待生活的積極态度,也是她内心永不枯竭的幸福源泉。
“夜重慶”來了 萬象城九濱路先行試點
6月8日起,九龍坡區圖書館、少兒分館全面恢複開放
重慶九永高速正式開通 主城30分鐘可到永川
記者:冉冉
小編:素簡
校對:丁妮
審核:龔玲
終審:劉佳
聲明:除原創内容及特别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内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