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淺談李清照

淺談李清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56:08

淺談李清照(走近李清照)1

文 / 素心

去年首次去易安故裡,我曾作詩一首以作紀念。

《遊易安故居》

久聞墨泉翻浪寬,正月十八興遊泉。

千年詞宗李清照,夢繞魂牽鎖心弦。

鐘靈毓秀吉祥地,梅泉墨泉曾相伴。

溪亭日暮貪玩處,東麻灣畔蹴秋千。

名泉釀酒澆詩心,尋尋覓覓聲聲慢。

生為女傑不輸男,玉比高潔一枝蓮。

昨天是我第二次去易安故裡。總想離她再近一些,哪怕做個給她卷簾與她答話綠肥紅瘦的丫頭也好。然而又總有些怅然若失,是什麼?讓我這般欲說還休,欲言又止?

蓦然想起李白遊黃鶴樓,頓時豁然明朗。李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是呢。崔颢的《黃鶴樓》讓詩仙李白也無力超越。

讓我感到無力的是,前人總結了酒色财氣的李清照,愛喝酒,愛賭注好色任風流幾乎囊括了她一生的嗔癡愛恨。讓我再從何說起我的同鄉人呢。

淺談李清照(走近李清照)2

李清照出生在山明水秀風光旖旎的宋代齊州濟南,也就是現在的濟南市章丘市明水鎮,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轼的學生,是蘇門後四大學士之一。李清照幼年直到少女時代家境優渥,父親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家中藏書甚豐。由于是家中獨女,更是被視若掌上明珠。

章丘地處泰沂山區北麓,地勢南高北低。明水更是一個衆泉彙流的好地方。墨泉,梅花泉,漱玉泉,在這裡日夜翻滾白練騰空,還有那數不盡的星星點點的小泉眼,若螢火蟲般閃爍着些微的氣泡。

相傳,明水的水之源頭是由泰山流出來。有一年章丘大旱,河水斷流,顆粒無收,民不聊生。碧霞元君(全稱-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為拯救章丘的百姓,于是把泰山水神召來,吩咐說:“眼下章丘老百姓正遭受旱災,你從泰山底下的水源中,分出一股送到章丘去。為了沿途不發生争搶,你要趁着天黑從地下暗暗流過去,等到了章丘你再從地上流出來。”山神忙問:“水從泰山底下到章丘要淌多少時辰?”碧霞元君說:“我算好了,天一黑你就流,天明露出地面就行。”

水神領命而去,水在地下汩汩淌了一夜,天色大亮,水神露出地面。泉水汩汩噴湧而出,滋潤了幹旱的大地。四方的百姓紛紛搬來此地,臨水而居,逐漸形成了一個村莊,這就是明水。

地靈人傑的明水鎮滋養了秀外慧中才情卓越的李清照。李清照從出生到十六歲一直住在原籍明水,即便她後來離開明水奔赴京城汴梁,她也還是深深地眷戀着這裡的山山水水。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

這首詞似乎就是回憶起了家鄉的山泉和湖水。在冬日的早上,百脈泉公園的湖面上水霧缭繞宛若仙境,岸邊樓閣亭台若隐若現如上九重霄。衆泉彙流的湖水澄淨見底,遠觀如一枚晶瑩剔透的翡翠鑲嵌在明水古鎮。

淺談李清照(走近李清照)3

淺談李清照(走近李清照)4

明豔歡快的少女

你是從哪一首詩詞認識的李清照,是否覺得她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呢?其實不然,李清照的少女時代一直是非常明豔動人,活潑開朗又清新靈動的。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如夢令》這首詞創作于1099年,是李清照剛到汴京時這年寫下的。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想起故鄉的山水和曾經熟悉的夥伴。溪亭遊玩這件事應該是确有其事的。三五閨閣好友乘舟遊湖,一起喝點小酒,唱着歌,看着湖上曼妙的景色酒不醉人人自醉,竟然把船劃到了荷花深處。看誰能先把船劃出來,嬉笑聲,劃槳聲驚飛了數隻歐鳥和白鹭。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首《點绛唇》則描述了少女天真嬌媚的情态。上片寫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後的情景,下片寫主人公在來客後忽至的羞赧情狀,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天真爛漫、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細微處見功夫,李清照對于人物心裡微妙的情感變化描述的真摯又靈動。讓人不由得對号入座。

夫妻伉俪情深

淺談李清照(走近李清照)5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绛绡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有人說這首《醜奴兒》是李清照新婚後第二夜所寫。表述了夏日雨後,二人閨房情趣溫柔缱绻的美好意境。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了二十一歲的趙明誠,二人舉案齊眉恩愛非常。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浣溪沙·閨情》

婚後的李清照在趙明誠的老家青州,度過了十三年甜蜜幸福的小日子。丈夫趙明誠是右丞相趙挺之的第三子,門第家境門當戶對。夫妻二人志趣相投琴瑟和鳴,時常比賽看誰背的書又快又多,留下了賭書潑茶的美談。雖然趙明誠輾轉于萊州、淄州任知州,李清照難免一嘗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相思之苦。但二人心意相通,有共同的愛好,時常閨房湊趣賭書潑茶。并共同研究著作《金石錄》。此時是二人最相濡以沫的美滿期。

趙明誠自幼緻力于金石研究,于詩詞上沒有什麼天分。相傳,李清照在重陽佳節作了一首《醉花陰》寄予趙明誠,趙明誠看後贊賞不已,自愧弗如,務欲勝之,遂閉門謝客,廢寝忘食作出五十阙。和《醉花陰》一同拿給好友陸德夫欣賞,陸德夫品玩再三,說惟“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三句絕佳。趙明誠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夫人。

美人李三瘦又懶又有情調

淺談李清照(走近李清照)6

《鳳凰台上憶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奁塵滿,日上簾鈎。

生怕離懷别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宋朝以來人們不再以胖為美。李清照這“新來瘦,人比黃花瘦,應是綠肥紅瘦”三句因為都是以瘦字入詩,詩詞清麗雅緻讓人過目不忘,所以人們又稱李清照為李三瘦。想必寫了這麼多瘦字詩詞的李清照,自己也應該是位瘦美人才是。

“髻子傷春慵更梳。”“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奁塵滿,日上簾鈎。”“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看看這李清照若不是知道她是宋朝人,還以為她是00後呢。時常是睡到日上三竿起晚了,被子懶得疊,頭發懶怠梳,要不不化妝,化了又懶得卸,化妝盒上沾滿塵土也不打掃,果然是小姐的身份不是幹活的命。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小院閑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

——《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钗斜撥火,寶篆成空。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清平樂·年年雪裡》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殢人嬌》

這些詩詞都在說一件事,李清照愛打香篆平時焚香熏衣,衣服袖口總是暗香浮動。她每到冬日都會踏雪尋梅,有時也愛騎毛驢去賞梅,賞完梅花定會作詩作詞。其實讓趙明誠頗為苦惱的就是陪李清照去賞梅了,因為他每每作的詩詞都不及夫人,讓他很是沒面子,但又不能拂了李清照的情懷。李清照不僅琴棋歌賦樣樣信手拈來,也同樣喜歡活火分茶點茶等等文人雅趣,是位十足的時尚風流人物。

一代詞宗

淺談李清照(走近李清照)7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擄走宋徽宗,北宋宣告滅亡。李清照和趙明誠也要舉家南遷,在逃亡過程中很多金石珠寶古玩器皿失散。趙明誠任江甯知府期間,禦營統治官王亦叛亂,面對叛亂趙明誠沒有部署防範措施,卻選擇了棄城逃跑。恨鐵不成鋼的李清照,面對膽小怯懦的趙明誠寫下了名傳千古的《夏日絕句》。李清照不僅僅是風華絕代的才女佳人,更是有铮铮傲骨的女中豪傑。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随後趙明誠也非常奧悔自己的魯莽之舉,曾經深情款款恩愛非常夫妻就此生出了一條淡淡的裂痕。自此趙明誠郁郁寡歡一蹶不振,在抑郁自責中突發急病不治而亡了。

金兵持續南侵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身在其中的李清照也因此詞風逐漸由之前的細膩靈動婉轉,變成了沉郁憂傷凄楚又蒼涼。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尋尋覓覓》

這首詞寫于李清照南渡後,開頭用十四個疊字來表述自己面對國破家亡,面對天涯淪落與日俱增的孤寂與落寞,是亡國之恨和喪夫之痛遞進地表述與迸發。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拟泛輕舟。

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春晚》

如果北宋沒有滅亡,如果趙明誠沒有英年早逝,大約李清照會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然而曆史無法改寫,隻能發自内心的心疼這個從小優越慣了的弱女子,在暮年要獨自面對孤苦伶仃又颠沛流離的生活。那份悲怆的經曆反而成就了她一代詞宗的尊崇地位。真是不知道該說這是她的幸事還是不幸!

-作者-

素心,心之若素詩滿懷,書藏錦骨意自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