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學生和家長私下問有沒有初中生物的知識點總結,一直也沒有時間來做,有些抱歉!現在一次性發布出來七、八年級的全部知識點,希望大家滿意!
總語:
1、生物學(定義):
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學研究對象:
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們與環境的關系,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征
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觀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隻能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
②生物能進行呼吸
(如 鲸副處水面換氣)
③生物能排除體内産生的廢物
(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葉等)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如 含羞草對刺激作出反應)
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如 種子萌發、破殼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長大,到一定階段開始繁殖下一代)
(1)生長:指生物體體積由小到大,也就是細胞數目增多和體積增大的結果。
(2)發育:指生物體中各種器官逐漸達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3)生殖:指生物體産生下一代的現象,通過繁殖保持種族的延續。
⑥生物都有遺傳很變異的特性
(如“種豆得豆”是遺傳、“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變異現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它是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構成的。但病毒作為一種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3、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
第二節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
1、調查的步驟:
①明确調查目的;
②确定調查對象;
③制定調查方案;
④填寫調查記錄;
⑤整理調查結果;
⑥撰寫調查報告。
2、生物的分類
(1)按照形态結構特點,将生物分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
(2)按照生活環境不同,将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1、生物圈(定義):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
生活環境:
生物的生存空間和它周圍的各種影響因素。
2、生态因素:
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類:
①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溫度、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
①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制定計劃
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⑥讨論和交流。
4、探究非生物因素對某種生物的影響--光對鼠婦生活影響
設計對照試驗幾點注意事項:
①實驗結束後把鼠婦放回适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
②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③隻用1隻鼠婦做實驗,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隻鼠婦做實驗,可以減少偶然因素。
5、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捕食關系(兔以某些植物為食,狼以兔為食)
競争關系(水稻和田中雜草争奪陽光、養料、水分等)
合作關系(螞蟻、蜜蜂等群體生活的昆蟲)
寄生關系(蛔蟲、豬肉縧蟲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動物的體内)
6、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生物能适應環境,也能影響和改變着環境。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态系統
1、生态系統:
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内,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
2、生态系統組成:
⑴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⑵生物部分
生産者—植物
消費者—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
分解者——細菌、真菌等微生物
3、食物鍊:
在生态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鍊狀結構。
食物網:一個生态系統中往往有許多條食物鍊,彼此交錯連接。
食物鍊特點:
①物質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鍊和食物網流動的;
②食物鍊以生産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動物;
③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
④有毒物質沿食物鍊積累(富集),營養級别越高的生物,體内有毒物質積累的越多。
4、物質和能量沿食物鍊和食物網流動。
5、食物鍊中營養級别越高的生物,體内的有毒物質積累得越多。
6、一般情況下,生态系統中的各種生物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态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7、生态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鍊和食物網越複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如:森林生态系統比草原生态系統自動調節能力強)
8、從總體看,一個生态系統中,植物多于草食動物,草食動物多于肉食動物。
9、在生态系統的食物網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獲取相同性質食物的植物類群和動物類群可分别稱作一個營養級。
第三節 生物圈市最大的生态系統
1、生物圈範圍:
以海平面來劃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 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多種多樣的生态系統分類:
森林生态系統(“綠色水庫” “地球之肺”之稱)、
草原生态系統、海洋生态系統、
濕地生态系統(以沼澤為代表,有“地球之腎”之稱 )、
淡水生态系統 、 農田生态系統、城市生态系統、
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第二單元 生物體結構層次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1、光學顯微鏡,其結構及各部件功能:
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鏡筒、
轉換器(安放和調換物鏡)、
載物台、壓片夾、
通光孔(光線通過)、
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調節光線強弱)、
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調焦距,順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後者升降幅度小)
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兩面,調節光線亮度)、
鏡臂、鏡柱、鏡座。
2、顯微鏡使用步驟:
①取鏡和安放②對光③觀察④收鏡
3、顯微鏡成像時光的的途徑:
光線→反光鏡→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鏡→鏡筒→目鏡→眼
4、從目鏡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5、放大倍數為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6、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的細胞數目越少,體積越大,視野較暗。
7、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和凹面鏡,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和平面鏡。
8、物像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間的關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第二節 植物細胞
1、玻片标本分類,
(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塗片③裝片
(2)按保存時間分:①臨時玻片②永久玻片
注意: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載玻片(托載标本的玻璃片)和蓋玻片(覆蓋标本的玻璃片)。
2、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①擦
②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
④展:
⑤蓋:蓋上蓋玻片,從水滴一邊逐漸放下,防止産生氣泡
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
⑦吸
3、植物細胞結構及功能: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
細胞膜:保護并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内含遺傳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細胞質:緩緩流動,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液泡:含細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種物質和色素。
葉綠體:能量裝換器,将光能→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線粒體:能量裝換器,分解有機物将化學能釋放出來,呼吸作用場所,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注意:
(1)植物細胞最外層是細胞壁,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細胞膜
(2)西瓜汁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細胞液,存在于液泡中。
(3)不是所有綠色植物細胞中都有葉綠體,隻有綠色部分的細胞含有葉綠體。
(4)給細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細胞核。
第三節 動物細胞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①擦
②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台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鹽水(在這樣的生理鹽水中,動物細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
③刮:用涼開水把口漱淨。用消毒牙簽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牙簽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
④塗
⑤蓋
⑥染
⑦吸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結構:
①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②不同點:綠色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第四節 細胞的生活
1、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成兩類
(1)無機物:包含有 水、無機鹽、氧
(2)有機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燒)包含有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注意:小麥燃燒實驗, 燒掉物質是有機物, 剩下灰燼是無機鹽。
2、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和出
3、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産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内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①二者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②二者區别:
葉綠體将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将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葉綠體
葉綠體: 二氧化碳 水———→有機物 氧氣(光合作用)
光
線粒體
線粒體:有機物 氧氣———→二氧化碳 水 能量(呼吸作用)
4、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1)遺傳信息:受精卵内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是由父母傳下來的,因而叫做遺傳信息
(2)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
①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存在于細胞核中,具有雙螺旋結構
②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
5、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第一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産生新細胞
1、生物體由小長大,細胞的變化有:
細胞的生長(體積由小長大)、分裂(一個分裂成兩個,數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變化,産生了不同的細胞群)。
2、細胞分裂的步驟:
①細胞核一分為二
②細胞質分成兩份
③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
3、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物質,因此可以說染色體就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4、細胞分裂過程染色體經曆:(1)複制加倍(2)平均分配。
5、細胞分裂染色體變化的意義:
①完成了遺傳物質的複制和均分
②使遺傳物質能準确無誤地從上一代細胞傳給下一代細胞。
③保證了生物物種正常、穩定地延續。
6、癌細胞最初是由正常細胞變化而來,其特點:
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轉移。②遺傳物質改變。
第二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1、新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多細胞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受精卵。)
2、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3、組織:由形态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組織的形成:細胞分化的結果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
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4、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一起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5、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内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6、動物器官一般由四種基本組織構成,并且以某種組織為主。器官的結構特點與它的生理功能相适應。
第三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1、植物體與動物體相似,生長發育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2、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3、植物的組織:
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1)分生組織:能夠不斷分裂産生新細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組織。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條的頂端,那麼這根枝條就不能繼續往上生長了,因為在枝條的頂端有分生組織。
(2)保護組織:保護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輸導組織: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
(4)機械組織 :分布在葉柄、花柄、果皮、種皮,功能是起支撐和保護作用
(5)營養組織:有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4、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
隻有一個細胞的生物被稱為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結構及作用:
纖毛:運動、
表膜:呼吸、
口溝:攝食、
食物泡:消化吸收、
胞肛:排出殘渣、
伸縮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廢物、
細胞核:生殖遺傳
食物進入草履蟲體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徑是:
口溝→食物泡 →胞肛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益也有害
益處:①魚的餌料;②淨化污水
害處:①引發疾病;②形成赤潮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機物排入海水中,而導緻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第一節 藻類、苔藓和蕨類植物
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類群有:藻類植物、苔藓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其中前三種植物生長到一定的時期會産生一種叫做孢子的生殖細胞。
2、藻類植物大多數生活在水中
(如 淡水:水綿,衣藻 海水:紫菜、海帶),
(1)形态結構: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2)營養方式:藻類植物細胞裡都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營養方式為自養。
(3)繁殖方式:用孢子進行繁殖。
3、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來源(如 魚類餌料)
(3)供食用(如 海帶 紫菜)
(4)藥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數生活在陸地上的潮濕環境(葫蘆藓、地錢、樹幹苔藓)。
(1)形态結構: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隻起固定植物體作用)。
(2)營養方式:苔藓植物細胞裡都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細胞)進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類植物多數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如 裡白、貫衆、滿江紅)。(1)形态結構: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輸導組織。
(2)營養方式:蕨類植物細胞裡都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營養方式為自養。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細胞)進行繁殖。
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藥用,如卷柏、貫衆等。
(3)作為綠肥和飼料,如滿江紅。
(4)煤的來源
第二節 種子植物
1、種子植物的分類:根據子葉數目分為
(1)雙子葉植物:胚裡具有兩片子葉的植物(葉脈網狀),營養都儲存在子葉中。如 蠶豆、大豆、花生。
(2)單子葉植物:胚裡具有一片子葉的植物(葉脈弧形),營養大部分儲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麥、高粱。
2、種子的結構:
(1)種皮:保護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軸、胚根、子葉)是新植物的幼體,将來能發育成一個植物體。
(3)隻有單子葉植物有胚乳。
子葉、胚乳中儲藏的營養物質是胚發育成幼苗時養料的來源。
3、種子和孢子的比較:
種子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具有适應環境的結構特點,如果環境過于幹燥或寒冷,它可以處于休眠狀态。
孢子隻是一個細胞,隻有散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才能萌發。
4、種子植物的分類: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分為
①裸子植物(如:松、銀杏、蘇鐵、紅豆杉、水杉、圓柏、側柏)
②被子植物
5、被子植物成為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植物原因:
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發達的輸導組織,從而保證了體内水分和營養物質高效率地運輸;它們一般都能開花和結果,所結的果實能夠保護裡面的種子,不少果實還能幫助種子傳播。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的條件:
(1)環境條件:
适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與光照無關)
(2)自身條件:
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
2、種子的發芽率
(1)抽樣檢測: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
(2)發芽率的計算公式:
種子發芽率=發芽的種子數/供監測的種子數×100%
(3)重複測定1~2次,取幾次的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3、種子萌發的過程
(1)吸水;
(2)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3)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
(4)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注意: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
第二節 植株的生長
1、根尖的結構和功能
① 根冠:具有保護作用。
② 分生區(分生組織):分裂産生新細胞,不斷補充伸長區的細胞數量。
③ 伸長區(生長最快的部位):下部細胞較小,越往上細胞越大,最後成為成熟區細胞的一部分。
④ 成熟區: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2、幼根的生長:
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
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的體積的增大。
3、芽的分類
①頂芽
②側芽。
芽的發育: 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
枝條由幼嫩莖、葉、和芽組成的,其上的芽還能發育成新的枝條。
4、植物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需要量最多的是
含氮的(缺氮時,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
含磷的(缺磷時,植株特别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
含鉀的(缺鉀時,植株的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
5、可以進行無土栽培的原因:
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僅是水分和無機鹽。
給植物打針輸液:輸入的液體中含有水分和無機鹽,以促進植物的生長,針頭應插入樹木的輸導組織中。
“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這句農諺說的是對于莊稼來說,它的成活、生長和收獲,在于澆水的方式、方法;而莊稼收獲的多少,在于對它施肥的時間、方式和施肥量。這說明了水、肥對于農業生産的重要性。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1、花的主要結構:
(1)雌蕊 ①柱頭 ②花柱 ③子房(内有胚珠含卵細胞)
(2)雄蕊 ①花藥(内有花粉含精子)②花絲。
2、傳 粉:花粉從花藥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傳粉的類型:
① 自花傳粉(如 小麥、水稻、豌豆。)
② 異花傳粉 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方式。
異花傳粉靠媒介主要是風和昆蟲。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蟲吸引過來,昆蟲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時,幫助植物傳粉。
在果樹開花季節,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常會造成果樹減産。原因是因為果樹的傳粉受到了影響。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吃瓜子時,子粒常有空癟的原因是傳粉不足,解決辦法是人工輔助授粉。
3、受精的概念:胚珠裡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受精的過程:
(1)長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
(3)花粉管中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
4、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珠被發育成為種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
5、黃瓜、南瓜、絲瓜這些植物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況下雄花的數量會多于雌花。那些隻開花不結果的花是雄花。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
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積,因而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
2、導管(屬于輸導組織)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
導管:從下往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從上往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産生的有機物。
3、蒸騰作用:水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态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主要通過葉片實現。
4、葉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與葉脈三部分組成。
表皮分布有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
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細胞圍城的空腔,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當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關閉。
5、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植物體内的動輸;
②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
③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6、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起作用:
①植物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莖葉承接着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③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補充地下水。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步驟:
暗處理、遮光處理、酒精脫色、漂洗葉片 、滴加碘液 、清洗葉片、觀察葉片顔色。
①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
(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 澱粉 全部 轉運 和 消耗 。)
②對照實驗:将一片葉子的一部分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
(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産生澱粉。)
③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盛有 酒精 的小燒杯中 隔水加熱
(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于觀察。)
④染色:用清水漂洗葉片,再用碘液染色。
(現象:由于澱粉遇碘變藍,觀察到 見光部分變藍色 ,不見光部分不變色)
2、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得到如下結論:
①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産物。
② 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③葉綠體既是生産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将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3、光合作用概念:
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實質: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①用來構建植物體;
②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6、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意義:
①滿足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
②綠色植物作為生物圈中的生産者,制造的有機物,通過食物鍊、食物網,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節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1、普利斯特利實驗得出的結論:
植物能夠更新由于蠟燭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
2、探究實驗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驟:
暗處理、把插有天竺葵的兩個小燒杯分别放入裝有清水和25%氫氧化鈉溶液的水槽中去,編号A、B組,放在日光下、酒精脫色、漂洗葉片 、滴加碘液 、清洗葉片、觀察葉片顔色。
3、光合作用表達式:
原料:二氧化碳、水,
條件:光,
場所:葉綠體,
産物 有機物和氧氣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葉綠體(儲存在能量)
4、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産上的應用:
(1)合理密植,讓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給溫室裡的農作物施用貯存在鋼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農作物的産量,這種方法稱為氣肥法,二氧化碳被稱為“空中肥料”。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卧室裡擺放多盆綠色植物是不科學的原因是:
有光照時,綠色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氣。在黑暗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進行,會消耗居室内的氧氣,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響居室内的空氣質量。
2、呼吸作用(概念):
細胞利用氧,将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
其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表達式
線粒體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4、呼吸作用意義:
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量散發出去。
5、呼吸作用與生産生活的關系:
①中耕松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線粒體中進行的。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别和聯系。
8、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産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 愛護植被 綠化祖國
1、植被:一個地區内生長的所有植物。
2、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六種):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針葉林
4、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①人均森林面積減少
②森林生态系統呈現衰退趨勢
③草原退化、沙化嚴重
5、從我做起,保護植被:
我國相繼頒布防止我們生存環境惡化的法律: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3年《退耕還林條例》開展了開展了植樹、種草等活動,确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