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黔醫療隊員在六盤水市專業化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大連援建六枝特區猕猴桃産業園區。
200天在人迹罕至的荒山上,“鑿出”國内海拔最高現代化大型養雞場,總投資約 2 億元人民币,蛋雞養殖規模 120 萬隻。
應對疫情,大連包機組織78名六盤水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來連就業。
大連舉辦慈善募捐活動。
“大連高中班”2020年高考取得佳績,師生們開心合影。
2006年的海嘎小學。
2019年的海嘎小學。
2020年的海嘎小學。
海嘎小學第一屆小學畢業生。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于豔新 曲琦 李一
山海之間串起緻富“産業鍊”
從大連到六盤水3000多公裡路程,恰逢疫情期間部分路段交通管制,這條路更是格外耗時費力。貴州水城力威鋁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天喜和同行的同事們輪換着駕駛行進,足足開了40多個鐘頭……2020年2月13日深夜,趙天喜一行終于到達了六盤水。雖然晝夜不停地趕路已經疲憊不已,但風塵仆仆的他們卻沒顧得上好好睡一覺,一頭紮在第二天的複工籌備中。2月14日一大早,力威鋁業正式複工了。也正是這股韌勁,力威鋁業帶動了六盤水當地鋁膜闆加工、安裝、集成裝配、教育等鋁産業集群發展。
大連市從幫扶産業帶貧效果發力,把探索創新變成創新引領,壯大農林牧副漁,補強工業制造,發展現代服務業。如今,3000公裡之遙的山海之間,在具有大連特色的産業鍊的串聯下,結下了更為特殊的東西協作情緣:打破六盤水當地“落别的大櫻桃不結果”的技術瓶頸,建大櫻桃示範基地,已有1230戶因大連櫻桃獲益;推進總投資36億元的盤州國家儲備林項目,實現扶貧開發和生态建設雙促進,帶動脫貧5014人;實施高原草莓育苗,使草莓提前兩個月上市,經濟效益翻一番;推動六盤水玄武岩新材料項目落戶大連北黃海經濟開發區,開創東西部扶貧協作“反向飛地經濟”新模式。
近五年來,大連市組織引導萬達集團、韓偉集團等大連知名企業,投資建設萬達廣場、120萬羽蛋雞養殖基地等長期穩定帶貧的産業合作項目36個,實現到位資金68.9億元。結合當地産業特點,投資金、送技術,援建一批食用菌、大櫻桃、猕猴桃、蔬菜、小黃牛養殖等貧困群衆參與度高、帶貧成效明顯的産業扶貧基地,整體帶動十萬餘名貧困人口增收,助推六盤水市經濟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從大山走出來的“希望之路”
2020年3月12日,78名貴州省六盤水市務工人員乘坐的CA8998号“複産定制返崗航班”順利抵達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為了祈盼這一年的外出打工生活順順利利,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工友們統一穿戴起紅帽子、紅圍脖。而這次乘飛機外出的初體驗确實是開了個好頭。“打工這麼多年,第一次坐飛機複工,政府人員還全程幫助我們解決健康問題,太貼心了。”一名來連務工人員說。
在2020這個不平凡的一年中,大連和六盤水兩市各級人社部門栉風沐雨,克服疫情影響,提早謀劃,繼開通“點對點”複工專列後,又新打通一條東西部勞務協作空中通道。
2020年4月23日晚,六盤水市1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畢業生乘飛機抵達大連,他們是大連市事業單位定向向六盤水市招考的第一批大學生。人生的新篇章正在開啟,他們是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受益者,也是大連市和六盤水市扶貧勞務協作工作的受益者。當日,六盤水市人資社保局副局長楊曉在月照機場為他們送行,由衷地祝福前程似錦的大學生們,“這在全國也不多見,東西部扶貧協作,大連能創新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帶編制招聘,這背後的誠意日月可鑒,真替這些孩子們感到高興。”2020年11月,大連再次面向六盤水啟動定向招聘。這種跨市的招聘工作在全國尚屬首例。
在東西部勞務協作中,大連精選就業崗位,落實穩崗扶持政策,五年來,援建扶貧車間57個,幫助解決就業5161人,援建裝備制造業技能培訓基地,在深度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發公益性崗位3300餘個,舉辦就業培訓班105期,培訓貧困人口4842人,增加貧困勞動力就業機會,提升就業技能,通過轉移來連就業、促進就近就地和到其他地區就業,累計幫助1.3萬名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
水城救災 大連總動員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雞湯鎮來說,收獲的喜悅溢于言表:在雞場鎮坪地村、箐頭村重建及新增食用菌基地兩個點共320餘畝,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該項目2020年已分紅108.954萬元,聯結公共服務崗(建檔立卡人口)277人;已累計帶動239人實現就業,其中建檔立卡人口就業46人。
這是水城縣雞場鎮“7·23”災後重建食用菌産業項目帶來的利好,背後更是有一段大連和六盤水山海相連,守望相助的深厚情緣。
2019年7 月 23 日,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發生一起山體滑坡。大連市社會各界對六盤水市災情極為關切,紛紛獻出愛心。率先在市直機關開展愛心募捐活動,短短 2 天時間募集了善款 226 萬餘元,專項救助直接受災群衆 27 戶 109 人。 同時,大連市慈善總會、市紅十字會通過媒體發出倡議,在全市範圍 開展愛心募捐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企業家及社會各界的廣泛 響應,共募集善款 1815.9 萬元。
據水城縣幫扶中心主任張文筆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水城區共收到大連捐贈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救災及災後重建資金2547.6897萬元,水城區統籌資金用于4個項目,分别是應急救災及災後重建救助安置房建設、受災群衆生活救助補助、岔溝組遇難者家屬提供生活物資、水城縣雞場鎮“7·23”災後重建食用菌産業項目。
如今,這四個項目均已完成,受災群衆拿到了生活救助補助,遇難者家屬還收到了家具、電器等生活用品。而重建食用菌産業項目帶來的效益和分紅,更是讓受災群衆奔上了紅火的小康生活。大連市始終堅持政府引導、多元主體、群衆參與的精準扶貧原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協作工作,構建“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扶貧新格局,近年來累計捐贈社會幫扶資金和物資1.33億元。
“5 1大連班”整建制組團幫扶首年高考創佳績
2018年春夏,《大連市教育局東西部教育協作實施方案(2018年-2020年)》出台,以“大連班”整建制開啟了教育協作新模式。同年8月,50歲的潘永久率隊來到六盤水,承擔起“大連班”的支教任務。
其實在出發之前,他已和六盤水市八中對接,組織大連老師提前備課,并搜集了大量教學資料帶過去。他們接手的班級處于B層次,學生學習能力一般。抵達六盤水之後,他調研學情、教情、校情,結合校方實際制定了“一種示範、三個引領、四項參謀”工作方案。班級實行“全導師制”,對于貧困生進行學習、心理、生涯、生活、家庭等全方位關愛。六盤水市八中校長盧彥說:“‘大連班’無論是課堂教學、自習紀律、升旗儀式、大課間操、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等,都已經都成為了全校學習的标杆。”
2019年7月,本來是歸家的日期,潘永久被當地教育部門誠摯挽留,他沒有猶豫,回大連做了一個手術後,很快就再一次出發了。他的妻子屈甯老師也是一名教育人,為了支持愛人的工作,這次她也一起去往六盤水支教。
潘永久隻是“大連班”教師們的一個縮影,全國奧林匹克化學金牌教練田慶斌、大連市最受歡迎班主任之一的王紹勇、舉家支教的劉鳳羽等支教老師享譽六盤水,潘永久、田慶斌還率領大連支教團隊11名支教教師在六盤水市做了40多場經驗報告和複習研讨會主講,正是他們的努力,給當地教育水平帶來了新變化。2020年8月,第一屆“大連班”103名高三學生正式接受高考檢閱,首戰告捷,一本上線率達到93%,二本上線率100%。成績與組建時相比,平均分分别提高65分和90分,進步幅度均為全校第一名,兩校建檔立卡的學生全部超過大學錄取分數線,創造了六盤水市同類班級高考曆史最好成績。
近年來,大連市實行教育扶貧品牌化戰略,由42名優秀教師組成支教團,集中力量對六盤水市15所學校實行“名校長 名師團隊”組合的“5 1大連班”整建制組團式幫扶,實施“校園足球扶志”特色項目,打造職教扶貧協作金牌項目,實現對六盤水市213所農村中小學“一對一”結對幫扶全覆蓋,全面開展扶智行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助力貧困地區長遠發展。
為六盤水打造
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崔文權,大連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主任醫師,2017年6月派往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骨科開展為期一年的幫扶工作。這一年來,他為六盤水市骨科發展留下太多“足迹”。
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骨科開展關節外科起步較晚,疑難的關節置換手術需請外院的專家來做或轉患者到上級醫院。崔文權組建工作團隊,依托現有醫療資源,開展關節外科診治。他協助科室規範教學查房制度,開展教學大查房,進行術前讨論和術後評估,組織疑難、危重病例讨論,制定治療方案;為骨科全體醫生、規培醫生及實習生主講了30次以骨關節創傷、關節置換為專題的講座。他還推廣采用投影儀多媒體交班,将前一天術中影像以及新入患者的多媒體影像、核磁、三維CT通過大屏幕投影播放,以便全科醫生對手術情況進行點評,對新入患者的診斷 一目了然,并結合骨科分型,快速形成初步治療方案。
“他很嚴謹,手術前至少要準備3套方案,手把手教我們做手術。”該院醫生王春風分享着崔文權的術前“小習慣”。而正是這樣嚴謹的習慣,加上過硬的醫術,讓他帶着團隊将每次險急轉危為安。幫扶期滿,崔文權回到大連,然而這并沒有劃上句号,他說:“有需要,我會随時回來。”
兢兢業業、傾盡所學,很多幫扶醫生們都像他一樣笃實力行,成為山海之約中傳遞溫暖和健康的“趕路人”。疫情發生後,2020年2月4日,12名援黔醫療隊員全部返回六盤水工作崗位。有着14年專業疾控防護工作經驗的大連挂職幹部王立志同志等在六盤水市專業化防控工作中發揮了突出作用。援黔醫療隊員康凱同志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申報并開展兩項治療新技術,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呼吸支持治療方式進行有效補充,所參與救治的7名确診患者全部康複出院。劉海梅等部分醫療援助人才主動申請延長援助工作時間……
據悉,大連市已派駐近440名醫療專家坐診醫院把脈病情,“大連專家”成了當地百姓看病就醫的“主心骨”,并通過開展“傳、幫、帶”,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骨幹、學科帶頭人,為六盤水市醫療衛生單位的學科分科和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咱大連捐建了
貴州海拔最高的“雲上學校”
被稱為“貴州屋脊”的韭菜坪有貴州海拔最高的“雲上學校”。這座2900米大山上的海嘎小學最初隻有兩間教室10名學生,後來,校領導從朋友圈征集樂器,組建了兩支樂隊,在短視頻平台上記錄排練點滴,曾有超過142萬人圍觀。主持人白岩松評價:“讓未來的鄉村教育不僅有課上,體育、美術、音樂也都能全面發展,到那時候,或許每年都有鄉村版的‘樂隊的夏天’。”
那這所學校和大連有什麼樣的故事呢?3年前,校園裡還沒有樂隊,隻有簡陋的教室,它隻是六盤水大山裡一所普普通通的山村小學,教室是20年前修建的磚房,因地勢偏遠、信息閉塞,部分孩子的家庭十分貧困。海嘎小學着力改善教學管理水平,使用彜漢雙語教學,并呼籲社會各界的幫助。大連金融機構及相關單位及時地伸出援手,發起設立了“海嘎小學教育專項基金”。
2019年10月,海嘎小學新修建的綜合教學樓開始動工了,總面積670平方米,包含教室、圖書室、活動室、貝斯教室、吉他教室、鋼琴教師、舞蹈室、多功能室等。大連幫扶資金中,100萬元用于綜合樓項目建設,其餘55萬元用于學生教師教學生活改善及培訓等,建設了海嘎小學的食堂、教師宿舍,讓大山裡的教師安心下來努力工作。
“我們的孩子以前膽小、怕生,我們帶他們玩樂器後,開朗多了。當嶄新的教學樓投入使用,他們見到了更大的世界——以前老師講課全靠粉筆,現在有了大連捐贈的‘電子白闆’,老師上課可以播放音樂、動畫和視頻,把外面優秀的課程資源随時分享給學生。每個班級還安裝了‘班班通’,老師和家長也能即時聯系,增加了交流和理解。”該校校長鄭龍說。
除此之外,孩子們還有喜歡的圖書室了,有60平方米那麼大,2500多本圖書陪伴着他們;大連援建的食堂幹淨整潔,以前午餐時學生們随便亂跑,現在規規矩矩地排隊去食堂……記者看到校園裡有一本石頭雕刻的“大書”,上面寫着:改擴建工程于2020年4月完成投入使用,特别鳴謝大連的支持。
關于大連對口幫扶六盤水他們這樣說——
時任貴州省省長、現任貴州省省委書記的谌贻琴說,遼甯和大連對貴州和六盤水的傾力幫扶是貫徹落實關于東西部扶貧協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一個标杆,是東西部先富幫後富的一個标杆,是大東北與大西南開展産業合作的一個标杆,是兄弟省份相互扶持共渡難關的一個标杆,貴州和六盤水人民永遠銘記。
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說,24年來,大連市無私幫扶和支援六盤水市,兩地保持着親如一家的深厚感情,我們将切實把這種關懷和支持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強大動力,确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标任務,以優異成績回報大連人民的無私支援。
12
來源:大連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