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開封杞縣大蒜産業

開封杞縣大蒜産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11:16:35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

豫東平原,恢弘畫卷千年傳奇;九曲黃河,穿越時空滔滔奔流。從夏朝初年置縣至今,曆經數千年滄桑,從曆史厚載的古邑到生機盎然的新城……文明古韻、現代活力交相輝映。一座新興産業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如冉冉之星,正在黃河南岸悄然崛起。這裡便是享譽中外的曆史文化名城 ——河南杞縣。

提起開封特色農産品和現代農業,不能不提杞縣。大蒜杞縣屬豫東平原的組成部分,位于黃河沿岸,是黃河故道青沙土帶,土壤肥沃,土質疏松,耕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強,适宜生産無公害農産品特别是大蒜生長。杞縣大蒜以其個大、色白、皮厚、不散頭、耐貯、特有香辣風味、營養豐富等獨有的品質赢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其獨特的風味和極佳的品質享譽國内外。一直以來,杞縣大蒜遠銷到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尼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2020年杞縣大蒜面積達70萬畝,年産大蒜96萬噸。現在的杞縣大蒜不僅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成為農民發家緻富奔小康的“香饽饽”,還成就了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的美譽。

開封杞縣大蒜産業(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1

底蘊深厚——

據杞縣縣志記載,杞縣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曆史,在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高等院校蔬菜栽培學,曾把杞縣大蒜品種及其栽培方法收錄其中,腌制的杞縣糖蒜、蒜泥、蒜醬等也聞名遐迩。

上世紀80年代,随着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杞縣大蒜栽培面積逐年增加,特别是90年代後期,杞縣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制定了“區域化布局,模式化栽培,社會化生産,規模化經營”的發展規劃,使大蒜種植面積迅速擴大,2001年面積達近40萬畝,年産大蒜60萬噸;2008年達到60萬畝,年産大蒜80萬噸; 到2020年面積達70萬畝,年産大蒜96萬噸。現在的杞縣大蒜不僅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成為農民發家緻富奔小康的“香饽饽”,還成就了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的美譽。

栉風沐雨——

“從2010年的‘蒜你狠’到2014年的‘蒜賤傷農’再到2015的絕地反彈,最後到今年的平穩着陸。這10年間,杞縣大蒜産業發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尤其大蒜價格更是跌宕起伏、時高時低,影響到蒜農的穩定收入。”

杞縣大蒜協會副會長陳新奇研究大蒜價格趨勢、銷售規律已經30年,是大蒜行業的資深專家,他說,大蒜作為一種農經作物,受種植面積、深加工、出口量、倉儲能力等影響,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一般4-5年一個周期。

2020年,杞縣大蒜種植面積70萬畝,總産量達96萬噸。大蒜喜獲豐收,但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緻使早熟蒜大蒜價格偏低,進入了所謂的“蒜周期”,價格較往年偏低,銷路不暢。2015年2月,中國大蒜在韓國受阻,給全國的蒜農們敲響了警鐘。杞縣大蒜對2010年獲得“中國大蒜無公害科技創新示範縣”、“中國果蔬無公害十強縣”榮譽稱号更加珍惜,進一步對大蒜生産嚴格按照《大蒜标準化生産技術規範》進行操作,并在杞縣的傅集鎮、圉鎮、葛崗鎮、五裡河鎮、高陽鎮、蘇木鄉、湖崗鄉等建立了無公害大蒜标準化生産示範區和有機大蒜标準化生産示範區。

杞縣圉鎮後城村農民郝海娜,經過四年的潛心研究,她把自家八畝地大蒜進行深耕,全部施上有機肥來種植,取消化肥和農藥,她種植的大蒜通過杞縣公共檢測中心取樣檢測為“無農藥殘留”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開封杞縣大蒜産業(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2

行穩緻遠——

大蒜作為一種商品,由其自身的市場規律,但如何減少大蒜價格這種“過山車”現象,避免“蒜賤傷農”發生呢?

近日,記者深入走訪了杞縣大蒜産業鍊的各個環節,通過走近蒜農、走進大蒜加工企業、了解地方政府采取的服務措施:以“六保”作為實施“六穩”的着力點,多策并舉破解大蒜銷售難題,保大蒜經濟穩中求進。

延伸鍊條,提升産品價值。加強深加工産品的研究與開發,是提高大蒜産品附加值,穩定大蒜市場價格的重要途徑。“我們企業加工蒜片兒能力由過去的日加工蒜片兒50噸,提升到現在日加工蒜片兒200噸,這200噸蒜片兒消耗大蒜近700噸,一個生産季度下來我們消耗大蒜6萬噸。”杞縣潘安食品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李高飛介紹,潘安食品在行情好的時候就積極收儲和開展國内外貿易。在行情不好的時候,開展大蒜深加工,将鮮蒜加工成黑蒜、脫水蒜片兒等産品。通過深加工,提升和穩定了蒜農蒜頭兒的價格。

開封杞縣大蒜産業(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3

走進杞縣潘安食品有限公司,蒜片、蒜粉、黑蒜等大蒜的深加工産品琳琅滿目,這裡是中國農業大學開封試驗站大蒜研發成果轉化基地,主要圍繞杞縣大蒜産業發展和大蒜深加工工藝、新産品研發等方面開展科研工作,是杞縣大蒜深加工産業的主力軍。

杞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利民介紹,目前杞縣有80多家大蒜加工企業,加工産品有10多種,其中蒜片、蒜粉等産品大多出口到印度尼西亞、泰國、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國家,蒜米、蒜油等産品在國内銷售。

直播帶貨,拓寬銷售渠道。“我這6萬多斤都是優質綠色大蒜,但價格低,賣不出去,心裡急得慌。自從俺縣李勝偉副縣長走進電商平台直播間,利用拼多多平台向萬千網友們推銷、介紹杞縣大蒜,提高了杞縣大蒜知名度,我們合作的訂單立馬驟增。”

為宣傳推介杞縣大蒜,杞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勝偉變身“帶貨主播”走進直播間。兩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1萬多名網友觀看互動,當天線上銷售大蒜1.75萬公斤。更是直接化解了河南省杞縣衆鑫農産品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李國勝大蒜難銷的焦慮。

在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下,新一代蒜農成為直播帶貨大蒜的主力軍。杞縣高陽鎮金村的張申鵬今年33歲,在父親的影響下進入大蒜行業,年收購銷售大蒜10萬噸以上。目前,張申鵬在鄭州組建了20多人的專業電商團隊,負責推廣銷售大蒜。

開封杞縣大蒜産業(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4

今年,他除了要銷售自家300畝土地産出的700多噸大蒜外,每天還要收購50噸鮮蒜投放市場。現階段,張申鵬的電商平台每天能接8000多單,可銷售30多噸大蒜,電商銷量占比從去年的10%提高到了30%。

“杞縣縣委縣政府積極打造‘互聯網 大蒜’的現代商貿模式,推廣電子商務交易,不斷擴大線上銷售規模,”杞縣電商辦負責人王海濤介紹,全縣600多家電商企業每天銷售量達到10萬餘單,70多萬斤,年銷售量20多萬噸。擴容倉儲,實現錯峰銷售。

“擴大冷庫儲容是實現大蒜錯峰銷售的關鍵途徑,對大蒜價格有極大的穩定作用。”陳新奇告訴記者,大蒜冷藏處于生産和消費兩大環節之間,起到“蓄水池”“調節閥”的作用。

位于杞縣産業集聚區的河南大蒜現貨交易中心暨配套産業園,是一個集大蒜冷鍊倉儲及配套設施和大蒜深加工生産線為一體的綜合大蒜産業項目,整個項目完工以後,杞縣大蒜儲存能力将會提高至77萬噸。“随着冷庫收儲規模的擴大,吸引更多客商來杞縣收儲大蒜,增強了市場人氣,活躍了交易市場,從而能夠抵禦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保護蒜農和蒜商的利益。”杞縣人民政府縣長王紅濤說。

開封杞縣大蒜産業(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5

目前,全縣形成以産業集聚區、蘇木、邢口、葛崗、裴村店、陽堌等為集中地的大蒜保鮮與恒溫冷藏庫有700多座,年貯藏能力達到70萬噸,支撐着大蒜的四季平穩銷售。助力脫貧,産業行穩緻遠。

大蒜市場行情波動,牽動着千千萬萬種植戶的心。一般而言,鮮蒜單價不低于0.6元/斤,種蒜的經濟效益就要高于常規小麥。為保障貧困群衆穩定脫貧,提升他們的種蒜積極性,杞縣縣委縣政府為全縣1.4萬貧困戶購買大蒜價格保險。“俺種了3畝大蒜,收獲9000斤,政府給買了三年保險,讓我種起蒜來更安心。”杞縣傅集鎮白廟屯村70歲的魏文祥就是受益者之一。在杞縣高陽鎮,160多戶貧困戶的大蒜依托張申鵬的網絡平台進行銷售,每斤比市場上高0.2元,一畝地就能多賣400多元,總增收80萬元,既鞏固了140戶脫貧戶的脫貧成果,又保證了20多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十年嬗變大蒜産業已經成為杞縣農民增收緻富的重要來源。蒜價偏低就會緻使蒜農利益受損。為打響品牌,提高知名度,5月24日開始,杞縣大蒜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的天氣預報節目中亮相,以此來推廣杞縣大蒜品牌,吸引外商進駐。“節會簽約訂單銷售、冷藏存儲錯峰銷售、精深加工增值銷售、保險護航保值銷售、電商平台網絡銷售,杞縣圍繞大蒜這一産業,把一二三産貫通起來,保證居民就業和基本民生的穩定。”杞縣縣委書記韓治群說,“目前,健全的生産加工倉儲體系和遍及全縣各個鄉鎮的銷售網絡,杞縣大蒜銷售已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日趨常态化。

一業興則百業旺。在金杞大地,大蒜産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杞縣的特色産業,與杞縣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成為杞縣的驕傲,與百萬杞縣人民血脈相連。大蒜産業使數十萬農民過上富裕的生活;圍繞大蒜深加工,一批批企業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快速發展;餐飲、物流、住宿等圍繞大蒜經濟的消費産業近十年實現了蓬勃發展;大蒜産業的發展帶動,讓杞縣實現了從農業大縣到農業強縣的華麗轉身。杞縣大蒜,已經成為中原大地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