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陸玖财經
非常時期裁員,轉折時期裁員,以及每年的淘汰裁員,大廠裁員,各有各的道兒。時代也在悄悄翻篇。
大廠裁員,流行一個新詞,局部優化,而有些被開掉的員工自嘲地說,更像是菊部優化,自己就被公司這麼無情地拉出去了。
據某獵頭工具的公衆号透露,騰訊多部門已鎖HC(headcount,即“名額”),面試流程中的也一律暫停;美團取消工資普調,春季晉升改為秋季晉升,獎金也改在4月份發放;阿裡本地生活也有裁員發生;微博、滴滴、愛奇藝、拼多多,也都傳出了裁員的消息……
陸玖财經向美團内部人了解到,美團優選裁掉了諸如BD等業務崗,産研部門也鎖HC了;陸玖财經向阿裡、騰訊公關部門咨詢,截至發稿未得到确切消息。
大廠裁員,是對公司内外部形勢的綜合反應,動哪些部門?動哪些人?都是理性權衡後的決定。
也有一些樂觀的聲音在說,大廠此次裁員,一些效率不高,無法盈利的“垃圾”部門被裁減之後,也許大廠會跑得更快。
無論如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的确翻篇了。
一般情況下,裁員都來自于财務壓力。
企業外部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導緻一些業務無法進行,或者公司為了财務報表好看,或者為了度過經濟周期,或者為了提振投資信心,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一些部門的調整優化。
曾在阿裡擔任HR的吳先生告訴陸玖财經,這個時候,公司一般會在财務報表上選那些對數據影響較大,甚至邊際貢獻為負數的,而且不是在核心賽道上的一些業務,可能會被縮減甚至關停。
“當然,這裡面有些業務處于培養期或者孵化期,肯定是要留着的。那些做了很久的市場上成熟的業務,如果數字不好看,是一定要裁掉的。”
另外,如果财務壓力不是很大的話,有些嘗試性的非主營賽道業務,也可以先留着。一旦有财務壓力,這樣的業務肯定是率先開刀。
除了裁員之外,薪水調節也是一種方式。
吳先生告訴陸玖财經,目前整個阿裡是強收縮。3月份正是阿裡考核和發獎金的時間,今年的調薪和和獎金包比起往年來,有大幅下降。
原則上,P8以上級别的員工都不調薪,P8以下P7、P6,調薪幅度也是大幅度降低,遠低于去年和前幾年的标準。因為螞蟻金服上市無望,很多人的期權失去了變現機會,所以獎金和獎金包就給得非常慷慨,調薪幅度還是很高的。
“比如去年調薪百分之十,今年的螞蟻可能變成了百分之二三十,但是集團可能隻有百分之三。”
“一般來說,内外部形勢不好的時候,業務層面一些不太确定的會裁掉,需要重投入的業務,投入會放緩,不掙錢的成熟業務也會裁掉。”某國内排名前十的獵頭公司獵頭李先生告訴陸玖财經,除此之外的縮減成本方式,就是盤點人才,大概有以下5個原則:
除此之外,在薪資發放、職位調整上,也有一些降低成本的辦法。比如美團傳言的春季晉升,改為秋季晉升,這樣就可以少發半年晉升工資,年終獎發放成本也會縮小。
另外,像傳言中所說,字節跳動月薪下降,全年15薪改為18薪,總薪資不變,相當于月薪減少,年終獎增加,為了拿年終獎,内部将會更卷。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被裁?還是先談誰更容易留下來。
大廠還會根據業務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裁員,這個時候,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員工會更容易留下來。
獵頭李先生告訴陸玖财經,字節跳動下的企業技術服務平台火山引擎,在2020年推出之後,其實已經發生過一輪大的裁員了。
李先生常常逛各大招聘網站,并且進行分析觀察。有段時間,他發現各大招聘網站上字節跳動出來的人在激增,通過和這些人的訪談,能發現該公司内部在業務層面的調整。
“有段時間,我發現字節的産品在發生變化,抖音廣告的比例在調整,比如直播類的品牌在增加,品味也要比以前高了,公司内部肯定有相應的人員調整。”
李先生說,火山引擎剛推出來的時候,和後期客戶穩定的時候,需要的人才結構是不一樣的,所以人員調整在所難免。
火山引擎業務剛一開始推出的時候,肯定需要很多的銷售來找到客戶,也需要很多的策劃創意人員為客戶提案,服務客戶。這個時候,是“強開墾、弱運營”、“強創意,弱運營”的階段。
但是,經過一兩年左右的時間,KA(大客戶)、LA(中小客戶)都已經跑通了,就開始進入“弱創意、強運營”和“弱開墾、強運營”的階段,負責KA、LA的銷售人員就會成為裁員的對象(或稱人力資源優化)。
“因為他們工作了一兩年之後,已經基本拿到了行業的70%-80%的客戶,要維護好這些客戶,就需要更多的運營人員,而新客戶的開拓,就用不到那麼多人了。”李先生說。
同樣,創意策劃人員也面臨一波裁撤。
“在開始的階段,無論頭條的廣告,還是抖音的廣告,無論是零食、服裝鞋帽,以及消費電子産品,他們的包裝廣告都需要一套創意來滿足。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些面向客戶的服務實現了标準化、流程化,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方案。可以直接複制給客戶提案。這個時候,對策劃創意的依賴就沒有那麼高了。”
李先生告訴陸玖财經,大廠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公司發展是一個動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進行測算,除了裁員,也會安排适當的人進行轉崗。一些人也可以轉到運營崗,這樣可以避免裁人。這個時候,能力比較綜合的人就會更容易留下來。正像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所說的,在兩個領域有認知的人,産生的威力不是1 1,而是1後面加個0。
各知名大廠的人員調整,背後的邏輯各不相同。
美團屬于精簡職能派。
美團優選在2020年就做過一次很大的調整。當時,美團将原本的運營部和采購部合并,并重新委任原雲集CMO胡健健負責。美團此次調整的目的是:采購和運營業務關聯性大,合并起來統一管理,可以減少内耗,提升協同工作的效率。
美團到店事業群曾推出小黃卡業務,幫助店鋪獲客,提升客人消費頻次。美團在對優選大力投入的時候,暫停了小黃卡業務,200多名小黃卡團隊成員全部補充到優選業務。
騰訊屬于業務優化派。
騰訊本輪裁員,看起來的思路是為強身健體,優化配置資源。騰訊最近傳聞裁員的重災區,是兩大事業部,CSIG(智慧産業事業群)和PCG(平台與内容事業群),CSIG主要是2B的業務,包括騰訊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等行業解決方案,增長緩慢、帶來的收入相對有限。陸玖财經了解到的是,騰訊高層希望這塊2B業務能自己造血,裁汰冗員,減少成本就在所難免了。
PCG主要包括在線視頻BU、新聞和技術中台。其實PCG在2021年4月就進行過一次調整,當時把騰訊視頻、微視和應用寶合并,目的是為了整合資源,在長短視頻這一塊和抖音、小紅書等打持久戰。那次調整也為今年的裁員埋下了伏筆,業務部門合并,加上這塊業務本來盈利情況就不好,人員做适當調整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還有類似愛奇藝的盈利派。
像愛奇藝這樣背靠百度的視頻公司,在整體形勢不好的時候,就隻能老老實實減少各部門人員來控制成本了。不久前,在公司财報電話會議上,CEO龔宇對外表示,愛奇藝采取了開源節流的措施,除了節約與人相關的費用,還能讓組織結構更扁平。
知情人向陸玖财經透露,愛奇藝薪水不算多高,但員工人數确實多了點,大約有八九千人,差不多是騰訊視頻或優酷人數的兩倍。這位知情人認為,愛奇藝的财報數字其實蠻好的,裁員是理智之舉。
除此之外,一些裁員其實是公司例行的考核淘汰,上述阿裡人士吳先生說,據他所知,阿裡本地生活一點動靜都沒有,外部傳言很可能是謠言。“阿裡每年都會有年底考核末位淘汰,大概10%,3月底正是考核出來的時候。這不算裁員,是正常的變動。”
除此之外,像字節戰投部解散,相信很多大廠也會有類似的舉措,一是因為外部社會大環境,企業開始收縮,另外,跟整個互聯網行業發展不好也有很大關系。
企業在選擇員工,員工也在選擇企業。
獵頭李先生向陸玖财經透露,現在人才市場的流向也和以前不一樣了,大廠的人在往外走,流向一些新興的獨角獸企業,如碳中和、新能源、跨境電商等。
“大廠用股票激勵,畢竟股票數量有限,講故事的空間不再,另外,大廠的業務調整周期很長,有的人熬不住,覺得自己要去快速發展的公司實現價值。”
大廠的風光已經不複往日了。
互聯網狂飙猛進30年,流量已經見頂,不再像以前一樣,有着超乎想象的發展空間,大家越來越理性,此為其一。
另外,在過去幾十年,大廠處于戰略布局考慮,在各個領域瘋狂擴張,一些虧錢的業務一直持續在做,如今到了水落石出的時候了。
在潮水退去的時候,投資者也越來越理性,希望看到企業正向現金流。
加上國内國際的大環境因素,大廠也進入了理性發展期,越來越希望旗下的業務可以健康發展。所以,都在通過降薪或者裁員,讓公司走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而且,這一輪裁員都發生在春節過後,員工都拿到了年底的獎金,也算得上業界良心。
互聯網的黃金時代不再,時代正在翻新篇。
下一個黃金産業在哪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