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在贊頌勤奮嗎?
什麼比你牛叉的人比你更努力,實際上,你就算是做到了比别人更努力,你仍然會是一個渣渣。
為什麼?
因為别人其實也沒有一直在努力啊,比努力的話,誰是24小時不休息、不出錯的機器人的對手?
關鍵還是你有沒有做到點上,沒有做到點上的努力是白費力氣,無效的。
現在到處都是一片烏壓壓的創業者,誰比誰傻啊!誰比誰懶啊!
你自覺很聰明很勤奮,但總有比你更聰明更勤奮的競争對手,而事實上呢,如果創業就是一場比拼聰明和勤奮的遊戲,那麼,這個遊戲也太簡單、太無趣了一點。
還是要找準方向,還是要有方法,哲學家黑格爾說,方法是世界上至高無上、不可戰勝的唯一力量。
多年前,小米異軍突起,在傳統手機廠商眼皮子底下殺出了一片市場。
在接受楊瀾采訪的時候,雷軍說,做小米之前、在金山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夠在勤奮上面拼過他,他是公認的“勞模”,但看人家馬雲做阿裡巴巴,也沒有他勤奮啊,“人家成天雲遊四方,我每天忙碌7乘24小時”,可馬雲的阿裡巴巴成績就是比他好......
後來雷軍自己想明白了,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順勢而為,沒有把事情做到點上,所以後期被邊緣化,比他們落後了很多。”
所以做小米的時候,雷軍就得意地表示“小米是一路很順,幾乎沒有犯錯誤,都踩對了節點”
類似的話雷軍還給獵豹移動聯合創始人兼CEO傅盛說過,“傅盛,你知道嗎?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實本質上不是在于你多強,而是你順勢而為,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
這句話給了傅盛很大的啟發。
“我去創業,要多麼努力,多麼锲而不舍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基本條件,是所有的創業者都該具備的,但是能赢的創業者還是極少數。”
傅盛說,“創業必須講究方法論,必須講究不同情形下的不同方法。今天互聯網的競争格局,遠遠不是十年前的樣子,必須think different,而think different的前提,就是要有行業格局認知,看清大趨勢,在大趨勢下做判斷。”
他還表示,創業的本質可能是,“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如何找到這個勢能?如何去找到那個石頭然後去推它一把,成為一個蓋世英雄?
除此之外,創業還有一個重要的本質:“找到這種與衆不同,并且很多人不認同的東西,這才是創業能夠快速崛起的核心。”
那麼“這種”究竟是哪種呢?
傅盛說,自己以前一直在追求一種安全感,一直希望這家公司能夠在我們經驗可控的範疇内去往前走。後來我發現這是錯的,當你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你面臨極大的不确定性,你缺乏經驗,甚至全行業的人都缺乏經驗,你怎麼能夠判斷你一定能赢?
所以,傅盛覺得,創業“要容忍不确定性,要容忍自己有輸的可能性;但你不怕這種失敗,放下自己的恐懼的時候,你就能做到絕大多數人不認同但卻是真理的東西、但确實是規律的東西。”
不能夠隻靠勤奮,這也是經濟規律的要求。
事實上,傻瓜随便坐什麼都可以發财的時代、風口已經過去了,“勤奮 努力 不要命”的模式已經形不成本質的差别,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更勤奮的思考”。
創業要想脫穎而出,一定不要依靠“勤奮 努力 不要命”這種高成本的模式。
當然,這個道理不是一天就可以想明白的,這其實是血淋淋的教訓:
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我自己一直依賴自己的執行力,我覺得我會比别人更努力、更勤奮,能夠比别人更豁得出去,能夠隻拿兩千塊錢的工資、生活費,甚至把車賣掉去創業,這些在創業的整個的困難度前面都不值得一提。如果你找不到那樣的機會,你的所有的努力都會灰飛煙滅,或者你陷入到一個苦戰當中,和無數多和你一樣勤奮的人,在一個擁擠的地帶全力以赴競争。你每天都很努力,都很辛苦,但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這種努力和辛苦,又是你安全感的來源,所以你就不斷的處于這樣一種依賴的循環當中。
如今好多創業者還是陷在這種努力又辛苦的安全感裡,自我感動,不可自拔,可憐!可歎!
要知道,喬布斯說“ think different ”,那可不僅是情懷啊,這其實是一種降低競争成本的策略。比如馬斯克搞特斯拉,如果他不“ think different ”,也去搞傳統汽車、在微創新上小打小鬧,與寶馬奔馳福特等展開同質化競争,那現在特斯拉早就不知道死哪裡去了。
“我們以前的時代是一個物質存量的時代,不是一個增量的時代。你隻有從别人的手中搶過來,才能拿到自己的份額。所以在那個時候競争很重要。而現在是個增量的時代,你不需要從别人的手裡搶過來。開辟一個新時代,這就是從零到一的本質。”
而為此呢,你就必須“更勤奮的思考”,去找到自己的“ think different ”、與衆不同,這就是戰略的意義。
創業的關鍵不在于滿足需求,而是和對手實現差異化的競争。
所謂戰略,就是在這樣的格局認知下,找到破局點,制定路線圖,投入資源。如果不去建立這樣的認知,公司很容易陷入誤區,個人也是如此。
一是認知,二是破局點,三是路線圖,四是投入資源(時間、精力、人才、資金等),然後就是All in進去。
雷軍做小米的時候就不像做金山時那麼辛苦了,他老早就想清楚了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所以全力以赴開始小米手機,迅速鑄造了一個高地,俯沖而下,成就了小米的成長。
還有必要說下破局點這個問題,其實無論在創業、工作當中,還是生活當中,我們每天都會面臨很多事情,好像會有很多事等在我們去做,可實際上呢,在這麼多事情當中,往往隻有一兩件真正至關重要的事情——這就是需要你全力以赴、決定成敗的破局點。
最後,創業一定要避免讓自己陷在泡沫化的、競争激烈的泥潭裡面糾纏不清。
創業的本質還有關鍵的一個:增長和盈利。
一個短期長期都不賺錢的生意還做的津津有味,那是在自娛自樂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