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茄子越冬栽培,因價格高、效益好,已被越來越多的菜農所接受。但是茄子想趕在春節前大量上市,就必須提前在7、8月高溫季節育苗。由于盛夏光照強,氣溫高,陰雨多,蟲害發生嚴重,極不利于苗的出土和生長,幼苗經常受到病毒病、猝倒病、強光、暴雨的危害,導緻難以育出健壯的标準苗,經常出現播種量高、出苗難、成苗率低的現象。面對昂貴的種子價格和育苗的惡劣環境,好多菜農不惜高價購買商品苗,一般畝用苗在1000~2 000元,大大增加了生産成本。
小拱棚遮陽、避雨、防蟲、盛夏育苗法,是壽光菜農在總結土法育苗的基礎上,本着既能育出标準壯苗,又能盡量省錢的原則提出的,這種育苗法投資小,物料重複利用率高,操作簡單,技術易學易懂,育出苗的成本隻有商品苗的一半左右。它的基本原理是:用遮陽網降低光照強度,用棚膜防止暴雨和減低棚内濕度,用防蟲網通風散熱,防止昆蟲傳播病毒,用營養缽防止移苗時傷根,用澆水降低地溫。具體操作要點如下:
(1)确定合适的播種期:茄子應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育苗.過早,價格通常較低;過晚,春節前産量不高,總效益低。
(2)浸種催芽:将種子曬2天後在50~60℃的自然溫度消毒.放入400倍50%的多菌靈藥液中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浸泡5~12小時,然後用紗網袋吊在陰涼通風處催芽。每天早、中、晚用冷水沖洗一遍,待種子露白時播種。
(3)配制營養土:将充分發酵好的豬欄肥1份和3份肥沃的糧田土混合均勻并過篩,每立方米營養土均勻拌上多菌靈250克,然後裝入營養缽中壓實。
(4)建造苗床:選通風之處作苗床,不能将苗床選在冬暖大棚内及其他菜田中。苗床寬1~1.2米,深10厘米,埂裡低外高,寬30厘米,嚴防雨水流入苗床。備好長3米的竹片,寬3米的有滴膜,寬1米(40~60目)的防蟲網,寬2米、遮光率為50%~70%的遮陽網,以便架設小拱棚。
(5)播種:将裝入營養土的營養缽緊湊地排列在苗床内,灌透水,水滲後随即将露白的種子放在營養缽裡的營養土上,然後将1 500倍的50%多菌靈藥灑在上面,覆土厚度控制在0.5~0.7厘米。苗床四周撒上1:1 000倍麸皮拌上辛硫磷制成的毒餌,預防害蟲。在畦面上覆蓋上地膜,地膜上蓋上報紙、草簾等遮陽物品。架好小拱棚,在棚頂蓋上棚膜,在棚膜上覆蓋遮陽網,注意棚膜和遮陽網不要将小拱棚全部蓋嚴,應在拱棚兩邊留下40~50厘米的通風帶。通風帶用40~60目的防蟲網蓋嚴。
(6)苗期管理:拱棚内幼苗頂端的氣溫要嚴格控制在35°C以下,否則,幼苗會發生高溫傷害,心葉及葉片邊緣出現“燒幹”。地溫控制30℃以下。播種後幾天,趁陰天或傍晚撤出地膜,讓幼苗自然長出。撤出地膜的時間要合适,過早畦面覆土易幹,又不能随即澆水,最易因幼苗缺水而發生,“吊死苗”;過晚幼苗易“拔高”,出現高腳苗。
對幼苗病害要提前預防,用藥濃度要盡量降低,以防産生藥害,通常從第1片真葉出現以後開始用藥,一般用50%多菌靈800~1 000倍液預防。苗床盡量拖後澆水,但必須确保畦面濕潤,以防“吊死苗”。最好澆暗水,不澆明水。随着幼苗的長大,要酌情及時澆明水和透水,澆水後随即噴72.2%普力克800倍液,預防猝倒病和其他病害的發生。發現葉片缺肥,可噴灑尿素500倍加磷酸二氫鉀500倍的混合液,用控制澆水的辦法調節幼苗長勢,非特殊情況,不用激素調節。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種植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實際情況來為大家解惑。創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