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能無病無災、長命百歲,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後,安然睡在自己喜愛的床上,在某一個睡夢中和這個多彩的世界告别!
不管這希望多麼苛刻和渺茫,我也不願放棄等待!
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每個人都難逃一死,無病無災、長命百歲的人少之又少,在生命最後的一站,能安睡在
自己的床上自然死去的人,我聽說過,也見到過,但真的不多!
那樣的人不一定是偉人,也不一定是富人,有的是一個學者,有的是一個農民,有的是一個流浪漢。在睡夢中告别這個世界的人,一定是上了天堂,我于是這樣想。
曾無數次想到、提到、說到過天堂,卻從來不知道天堂到底是什麼模樣。是歌裡唱的“天堂裡有沒有車來車往”,
還是如《哈利波特》電影裡那樣描繪的虛無和缥缈,我無從知曉,隻能等到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有可能會看到。
無論我是否能真的看到天堂,我都希望: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中國的第一座圖書館,是由美國人韋棣華女士在湖北武昌創辦的“文華書院公書林”,那是1910年的5月16日,
已經距離我們一百多年了。從那以後,中國的圖書館、書店等和書籍相關的屋子,迅速撒滿了各地。
再後來,從傳統的閱讀時代到電子閱讀時代,手機似乎也可以稱為是一所所個人圖書館。
但我認為:手機裡的“圖書館”不該是天堂的模樣,天堂的模樣,應該是實體圖書館的樣子,是擁有衆多書架、衆多閱讀桌椅、衆多寬敞明亮的角落、衆多愛書如空氣的讀者……
不管是古代木架的藏書閣,還是現代水泥的高樓,隻要有書、有桌椅、有讀者、有24小時不熄的燈火。
我喜歡逛圖書館和書店,喜歡拿着自己準備好的書單,在圖書館的書架裡,像尋寶一樣尋找那渴求的書本。
也喜歡在沒有預備書單的時候,随意走到一排排書架旁,憑着“緣分”找到那些未讀過的書。
還喜歡捧着一本随手翻開就無法放下的書,找到一個無人的角落,或席地而坐,或端坐于桌旁,将手機調至靜音,然後沉迷于書本裡,一口氣讀完。
不管是讀完一本書,還是借好了自己想讀的書,當我準備離開圖書館的時候,我會穿梭于圖書和讀者之間,喜歡聽到那翻書的聲音,喜歡聽到寫字的聲音。
那樣的世界,遠離了大街上吵鬧的喧嘩聲,隔離了手機裡的電子聲,那一
定是天堂裡安靜的日常吧,我想。
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天堂,似乎就在我讀書的每一個日常啊!家門口的書店,家附近的圖書館,諸多的日子都是在那兩個地方流連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在圖書世界裡,可以走近那些有趣的靈魂,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多少世紀以前的人物重新躍然紙上,可以找到自己通往天堂的路徑。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市深南大道上,存在着一個撐起深圳門面的“深圳中心書城”,深圳政府将幾十個億的土地,近
乎免費地提供給了中心書城,打造出深圳市“第二圖書館”,使年輕的深圳有了靈魂,使奔波在深圳的各類人,有了一個随時可去的天堂。
真正的天堂裡有沒有車來車往,我們不必去探望,也不會有人能真正窺探到天堂的真實模樣。
現實生活中的圖書館、書店、書城的中央,漂浮在浩瀚的圖書海洋,我真的看到了天堂的模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