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佩琦、連奕名和關曉彤老中青三代演繹的京味電視劇《什刹海》已經播出。
這部劇以北京什刹海胡同裡“名廚”莊為天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為主線,講述一家人瑣碎又充滿煙火氣息的日常。
劇中除了我們熟悉的家長裡短,還有很多濃郁的北京文化元素,比如說京腔京韻、胡同、四合院、北京菜等等。
當然,最帶勁的還是北京人特有的那種直爽與豪邁。
瞅一眼這部劇的演員配置,那可真是老戲骨實力派紮堆。
有《大宅門》裡的“三爺”劉佩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的“盛老奶奶”曹翠芬,《破冰行動》裡的“馬雲波”張晞臨,以及大家都很臉熟的“硬漢派”演員連奕名和多次活躍在春晚的牛莉。
還有《魔幻手機》裡的“陸小千”李濱。
說到這裡不得不感歎一下,歲月還真是把豬飼料,昔日清瘦白淨的“小千哥哥”已經成了發福的中年大叔,不過演技卻是越發純熟。
除此之外,“當紅小生”吳磊和“國民閨女”關曉彤也強勢加盟。
這倆人絕對稱得上是該劇的人氣擔當,雖然近些年也沾上了“流量”之氣,但童星出道科班出身,實力自然還是有的,且業務能力要比同齡流量高一個檔。
就拿劇中兩人的眼神戲來說,哪怕沒有台詞沒有吻戲,甚至沒有肢體的各種碰觸,單就對視幾秒,就已經能讓觀衆感受到戀愛的甜蜜。
所以說光這個演員陣容,就已經很讓人期待了。
而我們接下來要聊的連奕名,雖然演技獲贊,但仍免不了被一些網友吐槽油膩。
1972年,連奕名(原名連聯)出生于北京。
他的父親是木匠,也是一位資深京劇票友。在他3歲的時候,父親就把喜歡的京劇抄下來,一字一句地教他唱。
6歲那年,連奕名發了一場高燒。醫生給他注射了慶大黴素,卻大意忽視了他對此藥物過敏這點。
結果導緻連奕名聽力受損,成了一名聽力殘障的孩子。
自卑和委屈常常伴随着連奕名的童年,父母也為他的未來感到心碎。
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下,一向品學兼優的連奕名學業不斷下降,眼看考大學無望。
連父見兒子酷愛京劇,為讓兒子重拾希望,便送他拜師學戲。
這位老師是個善人,看連奕名是個好苗子,又心疼他身殘志堅,于是便答應免費教學。
懂得感恩的連父也抽空閑時間給老師修理家具。
于是,連奕名就一邊在校上文化課,一邊跟随北京京劇院的老師學唱小生。
很快,連奕名就重拾了信心。12歲那年,他信心滿滿地報考了中國戲曲學院,卻因為年齡問題被拒絕。
可他并沒有死心,父親也依然支持鼓勵着他。第二年,他繼續報考了中國戲曲學院,一番角逐下來,他的成績名列前茅。
本以為這次進入戲曲學院是闆闆釘釘的事,卻不成想又被卡在體檢這關,學院給出的理由是色弱和近視,不符合錄取條件。
就像一瞬間,好不容易積累起的信心,被一盆涼水全部澆滅。
連父沒有放棄,帶着兒子來到學校,請求能再體檢一次。最終通過各方面的努力,終于給兒子争取到了這次機會。
這一次,連奕名終于如願收到了中國戲曲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在校七年,他專攻架子花臉和銅錘花臉,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京劇院工作,彼時的連奕名扮相帥氣,身手矯健,一杆崖角槍舞得是出神入化,是團裡難得的武生演員。
可此時連奕名已經竄到了1.83,團裡很難找到與他配戲的演員,加上嗓音條件方面的局限,他大多時候都隻能在後台打打雜,偶爾上台跑跑龍套,卻鮮有正式登台機會。
1995年,連奕名離開了中國京劇院,轉行向影視圈發展。
當時香港功夫片風靡一時,李連傑、趙文卓等打星都是年輕人崇拜的偶像。
抓着這一契機,有着一身好功夫的連奕名南下香港追夢,考入無線TVB藝員培訓班,陸續參演了《賭神2》、《奪命情緣》和《京都神探》。
為在香港站住腳跟,他做過武替、武術指導、場記、劇務及動作導演,兩隻胳膊都被摔斷過。
98年,連奕名在拍一場“跳樓戲”的時候,因為劇組防護措施不到位,他從四樓跌落在墊子外,頓時兩耳冒血,當場昏了過去。
經過急救,連奕名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雙耳卻徹底失聰,完全喪失了聽力。
為了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連奕名配了一副功能最強大的隐形耳蝸,雖然右耳聽力依舊很微弱,但比起可怕的無聲世界,他已經知足。
随着港台劇市場的衰落,内地影視劇方興未艾,2000年秋天,連奕名回到北京發展,很快就簽約了海潤影視制作公司。
這一年,他參演了由趙文卓和蔣勤勤領銜主演的《英雄鄭成功》,在影片中飾演一個軍官,并擔任該片的執行導演和武術指導。
外形陽剛正派,業務能力過硬的連奕名,頗得導演和制片人賞識。
之後,他相繼參演了《一雙繡花鞋》、《重案六組2》、《血色浪漫》以及《曆史的進程》等多部優秀影視劇。
演藝事業雖不算大紅大紫,但實力毋庸置疑,對于觀衆來說也是一個臉熟的演技派。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因為聽力殘疾,連奕名的拍戲之路格外艱辛:他不僅要背自己的台詞,還要背對手演員的台詞。
隻有這樣,他才能根據對方的口型和動作,順利完成表演。
有時候遇到導演臨時加戲,或者是演員改戲,他總是不能及時跟上節奏,整個劇組隻能陪着他一起加班。
一次兩次可以,但次數一多,工作人員就難免有些怨言。
對于自己給劇組帶來的額外負擔,連奕名也深深自責。
憑借實力在演藝圈聲名鵲起的同時,連奕名聽力殘障的事情也在圈内傳開了,有些導演嫌麻煩不願請他拍戲,有些挑剔的演員也找各種借口避免與他合作。
一時之間,連奕名的事業轉向低谷。
可骨子的倔強不允許他認輸,他決定轉行做導演,自己找劇本、投資方和演員,主宰自己的表演事業。
2005年,他獨立指導的首部電視劇《野火春風鬥古城》開機,該劇在江蘇、河南等衛視播出後,創下了收視新高。
緊接着,他又執導了《大刀》、《金三角奪寶》、《中天懸劍》等多部戰争戲,同樣得到了不錯的反響。
15年,他參演了電影《老炮兒》;兩年後又在熱播古裝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飾演了大反派“擎蒼”。
事業上曾受挫敗的連奕名,在感情上也遇到過一道坎。
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陳實,也是一名演員。聽名字或許不熟悉,但說到《上錯花轎嫁對郎》裡“壞表哥”的CP方小巧應該有印象。
兩人于2004年相識,此前陳實曾在朋友的照片中見過連奕名,但隻是順嘴問了名字,并沒有過多注意。
後來兩人在朋友的飯局上偶遇,但并沒有互相搭話。
直到04年7月,兩人又在一次聚會上偶遇,32歲的連奕名主動出擊說兩人見過,陳實禮貌回話,這一來二去就多了了解,聚會結束後,互相留了聯系方式。
這次暢聊後,兩人感情進展神速,隻是一起吃了幾回飯,遛了幾次彎,就在04年8月份确定了戀愛關系,并買了一對戒指互定終身。
确定關系後,兩人立馬就去買了房,售樓小姐認出連奕名和陳實都是演員,而且不是夫妻,就問房子寫誰的名字,結果兩人都說要寫對方的名字。
用陳實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都堅信對方,所以房子寫誰的名字都無所謂。”
那段時間,連奕名正在籌拍導演處女秀《野火春風鬥古城》,這部劇陳實也有參演。
所謂患難見真情,正是在拍攝這部劇的時候,将陳實對連奕名的愛展現得淋漓盡緻。
有一次,劇組在天津的一個老房子裡拍攝,當時陳實拍完一場戲後到房子外面透氣,而連奕名則帶着其他演員在屋子裡拍戲。
就在陳實準備回屋的時候,忽然聽到有人大喊“着火了”,這時候陳實才看到燃燒的火光。
屋裡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急着往外跑,陳實卻遲遲不見連奕名的身影。
陳實想到連奕名舍不得那些讓他費了不少心的服裝和道具,也顧不得煙熏火繞,直接逆着人流沖進屋子,把連奕名給拽了出來。
那天,連奕名一句話也沒有說,回到賓館就躺在床上等制片人來,陳實放心不下,就一直默默守在房間裡,站在窗邊兩個小時。
好在最後,大家還是團結一緻挺了過來,電視劇也順利播出。
從這件事中,我們就能看出陳實對連奕名的愛,能在發生火災這樣的狀态下逆行,除了責任和孤勇,那就是愛的力量了。
04年12月,兩人在相戀4個月後閃婚,結婚時沒有舉行任何儀式,但陳實卻覺得已經足夠幸福。
婚後,陳實暫别演藝圈,05年生下女兒畫畫,在家專心相夫教子。
本以為夫妻倆能夠執手偕老,卻不成想2011年,其好友透露兩人在2009年就已經離婚,女兒跟随陳實生活。
這段被人豔羨的婚姻,隻維持了4年的時間就分道揚镳。
據悉,連奕名為跟陳實離婚,不惜淨身出戶。
關于兩人離婚的原因,有說是彼此性格不合自身原因,也有說是楊若兮的插足。
但傳言終歸是傳言,這其中真假各有幾分,也就隻有當事人清楚了。
2011年11月,連奕名和小8歲的楊若兮結婚。14年3月,楊若兮生下兒子。
42歲的連奕名仔細檢查了兒子的耳朵、鼻子和眼睛,見寶寶一切正常,才含淚對妻子說:“孩子健康,我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夫妻倆給兒子取小名為“大福”,寓意兒子平安幸福。
因為6歲雙耳聽力受損,後來又完全失聰,所以連奕名對殘障孩子的自卑感同身受,一直以來都在為這些孩子的健康做着努力。
不拍戲的日子裡,連奕名經常出現在各種慈善活動中,并親自上場獻藝,舉辦各種慈善義演。
到2019年11月,連奕名夫婦已堅持京劇義演整整8年。
漫長的8年裡,他們幫助56個聾兒佩戴了價值不菲的耳蝸,還讓400多名聽力殘障孩子進入聾啞學校,接受特殊教育。
因為曾經自卑過,心酸過,也經曆過這些聾兒的一切,所以連奕名才決定做他們的光。
最後,希望連奕名能有更多好的資源,也期待48歲的他在《什刹海》裡接下來更多精彩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