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桐城發展變化

桐城發展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0 02:14:21

我們先來分享一個典故:

話說在清朝康熙年間在安徽桐城有一戶張姓人家和隔壁吳姓人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争執,互不相讓以至于鬧到官府,由于兩家都是當地名門望族背景深厚連縣官都無法決斷……

最後沒辦法隻能托關系找人,中國人很擅長這一套 ,張家人就寫了封信給在京城當大官的張英意思是讓他出面解決這事,張英時任禮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我們當地人稱張宰相,官不可謂不大。

張英接信後大緻明白了什麼意思就回了封信

如下:

千裡來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一看明白了張英的意思主動讓了三尺,吳家人一看不好意思再争了也讓了三尺,中間就形成了一條寬六尺的巷子……

這就是桐城市著名景點六尺巷的由來,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做人要謙和禮讓、大度做人,尤其鄰裡更是要和睦相處。

桐城發展變化(敢稱文都的小縣城)1

六尺巷

我們順帶八卦一下桐城另一個大官,他就是比他老子做官更成功更有影響力的張英之子-張廷玉

張廷玉厲任禮部尚書、吏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拜保和殿大學士,是康雍乾三朝都比較倚重的大臣,當地人稱父子宰相……

漢臣中唯一死後配享太廟的大臣,何謂配享太廟?顧名思義百年之後其靈位與皇帝列祖列宗牌位一起供奉在太廟,接受後世皇帝祭拜,榮譽之高前所未有

桐城發展變化(敢稱文都的小縣城)2

張廷玉

桐城——長江之北、大别以東,一個有着七省通衢之稱的縣級市自古人才輩出、文風鼎盛。素有文都、院士之鄉、桐城派故裡、黃梅戲之鄉等别稱,更有文章甲天下 冠蓋滿京華之美譽……

桐城是徽文化的集中地也是發祥地,文化是桐城的名片、資源、内涵……

五裡三進士,隔河兩狀元”、“父子雙宰相,兄弟四翰林”。

據統計明清兩代中進士者多達240餘人,舉人600多人,桐城隸屬于安慶府,安慶府共轄六個縣,桐城進士人數是其他五個縣的總和還多一倍有餘,文風之盛讓其他縣市望塵莫及,在當地有富不丢豬窮不丢書的說法,再窮也不能把書丢了,表現了桐城人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的進取精神。

勤讀苦學知書理,學富五車天下行。縱然不把文墨就,也算知書識禮人。《桐家教兒經》

桐城派是桐城的另一張名片,開宗立派、自成一體、作家之多、遍布之廣、綿延之久前所未有,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散文流派,引領清朝文壇達兩百年之久(百度)。方苞、劉大櫆、姚鼐被稱為桐城派三祖,均系安徽省桐城人,故名

除此之外桐城名人更是多不勝數

左光鬥、方以智、戴名世、吳樾、施劍翹

美學大師朱光潛,黃梅戲大師嚴鳳英,著名教育家吳汝倫,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據說也是桐城人,等等等等吧!

到目前為止桐城籍兩院院士近20位另外誕生了3000名博士……

真可謂人文荟萃,群星璀璨

除此以外桐城名勝古迹衆多

文廟、六尺巷、孔城老街、龍眠山……

如果你來桐城必将被它濃厚的文化氛圍所感染又會為傳統的美食而流連

桐城發展變化(敢稱文都的小縣城)3

孔城老街

桐城 人傑地靈、曆史悠久,文都之名名副其實,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在未來也必将迎來屬于它的時代綻放光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