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你在痛苦掙紮的時候,那些勸你想開點兒,換個角度去想,試圖教你直接去改變頭腦裡負面、消極、強迫性想法的人,或者心靈雞湯,最終都無法真正幫助到你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始終也無法用思維去改變思維,思維隻能被超越,不能被改變。
有句話說得好,念轉則命轉。
一切的因果造化奇石街,在你的起心動念之處,我們也時常會聽到轉念這個說法,但是能真正跳出字面的意思,把轉念悟透講透,并且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的人并不多。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來告訴大家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轉念。首先,你要把轉念單純的理解為改變自己的想法,那就錯了,這就和魯迅筆下的阿Q并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别了。
因為這其實也隻是為了讓自己可以完成頭腦的自洽,從認同于某一個念頭換成了認同于另一個念頭而已。你看這還是處在思維和習慣的認同之中,并沒有從頭腦出裡跳出思維和認知的曲線。
而真正的轉念則是指超越固有的自動化思維反應機制,讓偉大的意識降臨,讓内在能量場域的振頻發生根本的轉變。
這樣自然就會通過吸引力法則一點一點的打破自己原本既定的命運軌迹,最終實現像《了凡四訓》裡所講的所謂的改命。
那麼阿Q式的頭腦自洽和真正的轉念這兩者,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呢?
其實他們真正的區别就在于有沒有在念起之時提起那一念覺知,跳出念頭去看待念頭。
試想,當你都沒有覺察到自己正在認同于某個念頭,并且正在讓這個念頭以及它所産生的情緒驅動的進行各種造作而不自知,那麼你又談什麼轉念呢?
所謂阿Q式的頭腦自洽,那隻不過是在自己的社會習慣和文化屬性之下所進行的一種趨利避害的思維遊戲罷了。
記住,當我們談到轉念的時候,必須要先講内觀,所有不提内觀的轉念都不是真正的轉念。
對一切情緒和起心動念都保持警惕和覺察,當情緒升起的時候,快速提起覺知,然後再通過深刻而又耐心,全意識的自我觀察。
去看見隐藏在情緒背後的起心動念,這就是内觀,這就是轉念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為何我要如此的去強調内觀之于轉念的重要性呢?
很簡單,因為你必須要知道,所謂轉念究竟是誰在轉?也就是這個正在進行轉念的主體是誰?
還是這個正在思考肉人兒嗎?
亦或者說還是這個肉人的大腦和思維嗎?
都不是,在内觀的過程當中,真正的主人翁正在悄悄地降臨,它就是你的意識,隻有當你以完整的意識獨立存在的時候,你才真正是你,你才是自由的。
此時的你已經跳出了三維世界的二元對立,已經超越了原本你所認同的思維,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一個人他可以做到時時刻刻都讓自己以全意識的能量形式存在,那麼這個人大概就是我們口中的“聖人”。
很明顯,在我們的身邊幾乎很難看到這樣的“聖人”,因為我們都在以思維的形式活着,并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長時間的讓自己以超越思維的能量形式存在。
而内觀正是在幫助你,讓你可以從你正在認同的頭腦當中出離,擺脫習氣的驅使和控制,重新回歸于意識,回歸于當下。
通過内觀,你成為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在意識之光的照耀之下,剛才你覺得那明明就是你自己,或者說剛才正在真真切切的代替你存在的思維、幻想,都在刹那間煙消雲散。
當你成為了你,當你不再是你頭腦裡的思維的時候,小我消失了。此時此刻,你的頭腦和思維對于你來說才是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個奇妙而又強大的工具。
你才真正的從颠倒荒唐的“馬騎人”重新又變回了“人騎馬”,一個可以把思維當作工具去駕馭和使用的人。
和一個完全認同于思維,以思維的痛苦形式而活着的人,他們之間的區别就是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區别,就是情緒的主人和情緒的奴隸的區别,就是覺悟者和凡夫俗子的區别。
而我們經常提到的轉念,事實上它也僅僅隻能發生在一個擁有完整意識的人的身上,因為隻有在他們身上才存在着轉念的主體,才能滿足轉念發生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這就好比是一台計算機,你想要給它輸入新的程序,那麼首先你得是在這個計算機之外的那個編寫程序的人,而不能是計算機本身,是嗎?
為什麼當你在痛苦掙紮的時候,那些勸你想開點兒,換個角度去想,試圖教你直接去改變頭腦裡負面消極,強迫性想法的人或者心靈雞湯最終都無法真正幫助到你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始終也無法用思維去改變思維,思維隻能被超越,不能被改變。
你隻能用意識去超越他所在的維度,去超越他二元對立的反映形式。
當你不再按照你固有的思維模式去做自動化反應的時候。就可以去真正轉化它所帶來的新的、舊的以及長年累月積壓在你體内的負面能量。
當你的内在能量場域從低頻的、消極的、負面的轉化為了高頻的、積極的、正面的時候,你的命運注定也将會随之改變,而這一切都必須是在你的自由意識之下才能完成這。就是轉念的真相。
我發了這麼多期的文章,大家應該也可以發現,我其實一直都在把所有問題的矛頭指向了還沒有被我們觀察到的那些“念頭”,那些“思維活動”,以及我們“自動化的思維反應模式”之上。
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在這一趟短暫而又寶貴的生命旅程之中,需要獨自去完成和化解的業力功課,就在這裡。
這就是為何佛會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最後,我想說的是,轉念心法的内核其實就是内觀。
是先讓意識以主人翁的姿态回歸,然後再在意識的層面,去重新清空和設定在外境變化之下我們的各種固有思維反應模式。
最終讓你可以超越思維的維度,把思維當作書寫自己命運的工具。
更具體一點來說,就是當生命中的無常、逆境、痛苦、煩惱襲來的時候,你可以不再讓自己以思維的與當下對抗的形式去面對。而是以一種對當下的臣服,以一種積極的體驗和修行的心态去面對。
你會發現,當對抗消失以後,所有的消極心态也消失了,你會看到一切的美好與不美好其實都是來成就你的。
此時,真正的生命轉化就開始發生了,這就是所謂的“命随念轉”。
如果你可以在“道”的層面對轉念有所體悟,那麼當你再回過頭去學習和實踐諸如提升課程當中的“ABC轉念法”這些“術”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您的任何關注、點贊、收藏、轉發,都是對我的支持和對愛的傳遞,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