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原創不易,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摩托車引争議交通工具的轉變也代表了時代的發展,或者換一句話來說,交通工具的發展曆程是時代的縮影。最早之前我國的交通工具非常的單一,自行車到後面的摩托車。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産摩托車的國家,比方經典作哈雷,而我國的摩托車是在1951年才開始興起。
摩托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中國的摩托車行業也開始打開市場,在2006年的時候,我國的摩托車全年産量達到2144.35萬輛。根據各個摩托車企業的營收進行統計,全年營收高達816.29億元。
摩托車的出現确實有着積極的意義,但是同樣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方摩托車噪音大,污染大,同時摩托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知道在交通事故中,摩托車所占比例是非常高的。因此“禁摩令”開始呼之欲出。
其實我國的“禁摩令”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了,隻是并不普及。比方說我國的首都北京在1985年就已經開始實施“禁摩令”了。之後也漸漸有不少的城市也開始實施“禁摩令”。
對于摩托車除了“限令”以外,還有這一規定,那就是報廢。也就是摩托車在使用了一定的年限之後,就需要報廢了。對于實施報廢還是可以理解,也是為了規避安全隐患。在以前對于摩托車的報廢條件 是,13年的時間,也就是摩托車滿13年之後就要報廢了。
對于這個時間,有些人還是覺得太短了,因為使用13年的摩托車還是可以使用的,并且人們在購買的時候都習慣買好一點的,直接報廢不免有點可惜了。
不管是“禁摩令”還是對于摩托車報廢,都引起了廣大用戶的争議,摩托車在很多人看來,還是有很多優勢的,即便在這個汽車普遍的年代,摩托車可以更好的躲避高峰期,非常的方便。對于報廢也是,有人認為減少了安全隐患,有人卻認為過于浪費了。
這一“限令”終于要放開?
争議30多年了,這一“限令”終于要放開?對于“禁摩令”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有各自的說法。雖然對于這個限令早在之前就已經被提起,并且有些城市也确實這樣做了,但是也有不少的人并不支持這個限令。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關于“禁摩令”有了新的方向,全國人大代表李書福建議試點開放“禁限摩”。
對于這一建議給出這樣的方案,對于摩托車進行管理,比方從這幾個方面,摩托車上牌,推出駕照分制度,相當于與汽車管理有點類似,這樣能夠更好的規範整個市場。
之前出台“限摩令”,對于摩托車的銷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實際上摩托車的存在有一定的優勢。如果對摩托車行業進行管理,那麼整個摩托車行業的弊端也就少了。
關于摩托車報廢一事,也有了新的變化,很多人表示取消摩托車報廢将有望了,可能不是以年限來計算了。13年強制報廢取消的聲音早已經傳出來了,雖然目前沒有明确的方案,但是根據相關的消息,這已經是必然的趨勢。
這對于摩托車車主來說自然是一大福利,随着摩托車行業的風向标出現了新的變化,這對于很多人來說,迎來了大好消息,畢竟摩托車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寫在最後
摩托車飽受争議,如今也有點眉目了,13年強制報廢或許也将取消。在如今,交通行業越來越發達了,汽車越來越普遍了,成為了代步工具。但是交通也越來越擁擠了,摩托車反而更加的便捷。
雖然摩托車有優勢,但是最令人頭疼還是管理上的問題,比方很多摩托車車主不遵守交通規則,因此摩托車打開限令應當在管理上多費些功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