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的演化,一直是動物演化過程中重要的一項判斷依據。經驗豐富的古生物學家和業餘愛好者靠通過牙齒結構就能區分一副骨架的主人是恐龍還是蜥蜴。
什麼?它們的牙長的不一樣嗎??
最早的“牙齒”,是誕生于約5億年前無颌魚類的角質齒。這種角質齒類似你的指甲,是表皮角質化的産物,還不具備牙齒的結構。
那什麼時候才有了像牙的牙呢?
經過學術界的研究與探讨,得出了目前的共識,更像我們牙齒祖先的,應該是原始有颌魚類的表皮鱗片。而這種牙齒最大的特點,就是形狀基本一緻且沒有齒根,還能和鱗片一樣在脫落後再生。
很耳熟是吧?鲨魚的牙齒就是這樣。正是因為一些鲨魚牙齒和盾鱗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才引導科學家驗證了上述的猜想。
這種較為原始的牙結構,被稱之為:端生齒(Acrodont teeth)
為了能讓這種沒有牙根、不牢固的牙能正常捕食,端生牙必須以數量取勝,這就意味着長端生牙的動物,牙齒數量往往很多。但是再多也怕脫落啊,于是另外一種機制可以彌補這個缺點:多牙列(人類為雙牙列,因僅換一次智齒)
這就保證了易斷的端生齒有着源源不斷的後備資源,隻要舊牙折斷脫落,新牙便會自動長出并補齊。
常見的長有端生齒的動物包括魚類、蛇類、兩栖類和部分蜥蜴。這些蜥蜴包括變色龍科與飛蜥科(如王者蜥、傘蜥、鬃獅蜥等)等物種。
所以在人工飼養排查這些物種的口腔疾病時,要千萬小心對待。因為它們的半透明、細小脆弱的端生牙稍微用力就會折斷,處理不當就會遺留在口腔中引發口腔疾病。
這種牙結構更像是路霸的鈎子,隻負責把獵物捉住,至于之後的輸出是靠毒液、絞殺還是咬合力,那就看物種的技能了。
但這種牙齒配合捕獵技能,确實方便吃肉,但要是吃素,吃螺或者純靠牙齒固定來搏殺獵物的時候怎麼辦?一使勁豈不是一嘴牙都掉了?
于是,更牢固的牙結構來了:側生齒(Pleurodont teeth)
側生齒雖然像端生齒一樣,由纖維膜附着在颌骨表面,但側生齒卻更近了一步——齒根固定在颌骨内側,這樣就使得它們的根更牢固。
左傘蜥端齒 右鬣蜥側齒
長有側生齒的動物更加依賴用牙齒來固定、研磨食物,比如可以磨碎植物的鬣蜥、輸出全靠甩的巨蜥,以及看着不起眼,但是要常常捕食等頭寬獵物的守宮等等。
蓋勾亞的側生齒
由于這兩種牙齒的用途較為單一,所以牙齒的形狀也比較統一。這種滿口都是一個造型的牙齒,又被叫做“同形牙”,意味着牙不管分布在口腔什麼位置,形狀和大小是基本一緻的。這樣整齊分布明顯不能更好的運用物理學原來來進行更暴力的捕獵和更精細的咀嚼,于是能兼顧牙齒牢固度,并充分利用牙齒不同分布位置來優化牙齒造型的牙誕生了:槽齒(Thecodont teeth)
左:槽齒 中:側齒 右:端齒
我們人類就是最好的例子:嵌在颌骨内的牙根,就是槽齒的典型特征;你有門牙、大牙、虎牙的區别,就是槽齒中的異形牙。也就是說,所有有牙的哺乳類,都在使用槽齒。
那除了哺乳動物,還有沒有用槽齒的動物了?使用槽齒最有名的“玩家”,那就是恐龍;玩兒到一半不玩兒了的,就是鳥類;最後,一直玩兒到現在的,就是鳄魚。
也就是鳄魚是目前唯一的擁有槽齒結構的非哺乳類(要不是鳥叛變了…)
作為主龍形類,鳄、恐龍、鳥類的祖先對牙齒有着更高的使用需求。素食恐龍需要牙齒研磨植物,肉食恐龍需要用牙齒切割大塊的肉,這些需求都離不開堅固的槽齒。
不然會“死亡翻滾”的鳄魚 翻完了就成“無齒之徒”了
介紹了這麼多,回歸兩爬愛好者自身,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它們的牙齒結構?
相信有一些飼養經驗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口腔炎的的威力。而且有些口腔炎是莫名其妙地就出現了。難道這病是真的從天而降?
沒錯,很大一部分口腔炎的起因是由于斷牙殘留在口腔内,不能及時排出造成的感染所導緻的。這一點,很多大型蜥蜴和蛇類飼養者一定能感同身受。
為什麼?除了小部分個體是因為意外或者進食導緻的,更多在人工環境下出現斷牙、口腔炎的誘因,就是環境太小。
環境過小就意味着豐容性較差,那些未經過多代馴化、不适應小空間飼養的物種(如大型蜥蜴、大型蟒和野生兩爬等),會不斷嘗試用嘴去頂玻璃門,想逃往外部世界。這個活動不一定在白天進行,也有可能是在你看不到的夜間。
結合前文所述的牙結構,在這般折磨下,斷牙似乎就成了必然。而這個行為本身就屬于環境壓力下造成的刻闆行為,而在這個狀态下動物的自愈能力都會變差。一個小小的口腔炎甚至可能會引發顱内感染,進而導緻死亡。
兩爬不會說話
如果你發現你的寵物天天琢磨着“越獄”
這已經是它能傳達給你的最後的信号了
想要了解更多爬寵資訊,記得持續關注我們喔!
品牌公衆号:【REPTIZO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