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 木铎語文
按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元夕、燈節等。古人稱夜為“宵”,故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節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之時。人們在這一天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跷、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舉行各種活動,歡慶春天的到來。“袨服華妝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曆代文人墨客抒寫了大量的元宵佳作,木語特從中小學語文教材裡精選十五首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願我們從這些古詩詞裡感受人生情懷,祝願大家喜樂平安、圓圓滿滿。
○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缛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别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随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上 元 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
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内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
觀燈樂行
【唐】李商隐
月色燈山滿帝都,
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
詩 曰
【宋】姜夔
元宵争看采蓮船,
寶馬香車拾墜钿。
風雨夜深人散盡,
孤燈猶喚賣湯元。
○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着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元 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
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
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
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
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鲛珠猶帶水,
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
暈氣疑從月裡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
來宵還得盡餘歡。
○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
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蘇轼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随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箫,卻入農桑 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争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鬓,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
傾杯樂·禁漏花深
【宋】柳永
禁漏花深,繡工日永,蕙風布暖。變韶景、都門十二,元宵三五,銀蟾光滿。連雲複道淩飛觀。聳皇居麗,嘉氣瑞煙蔥蒨。翠華宵幸,是處層城阆苑。
龍鳳燭、交光星漢。對咫尺鳌山、開羽扇。會樂府、兩籍神仙,梨園四部弦管。向曉色、都人未散。盈萬井、山呼鳌抃。 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