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0:07:57

就算是在奇人狂士輩出的魏晉南北朝,謝靈運也是個異類。

因為他有這個資本。

東晉史上曾有過一次著名的戰争——淝水之戰。

在這場攸關東晉存亡、甚至是關系到漢文化存亡的一戰中,東晉以八萬兵力大破前秦八十萬大軍, 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五胡亂華後得到了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機會。

謝家的謝安,便是這場戰争的主将,也是東晉一代賢相。謝安的侄子謝玄時任前鋒都督,謝靈運便是謝玄唯一的孫兒。

因為這場戰争,使得本來已經是高門大族的謝家威望更盛,謝家可不是暴發戶式的豪族,經過多代的積澱,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王謝風流滿晉書”,謝靈運有幸出生在這樣的家族,生來就比别人多了幾分任性的資本。

但若隻是家族背景強大,自己卻是個蠢材,那也沒什麼值得拿出來顯擺的,比如謝靈運的父親謝瑍,雖然出生在謝家,卻是個生而不慧的庸才。

但庸才生出來的兒子卻聰慧絕倫,《宋書》記載:“運幼便穎悟,少好學,博覽群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聰明還又好學,文章更是江左第一,謝靈運就是别人家的學霸孩子沒錯。

謝玄曾無限感慨地說:“想不到,我會生瑍這樣的兒子,而瑍又怎麼能生出靈運這樣的孩子呢?”

世事總是如此奇妙。

謝靈運生在這樣的名門,又有天賜的傲人才華,天子驕子說的就是這樣的人了。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1

謝玄這一房的壽命都不長,他隻有一個兒子謝瑍,謝瑍又隻有一個謝靈運,三代單傳,金貴又金貴。

謝靈運出生在謝家的始甯墅(今浙江上虞),家人怕他不容易順利長大,便把他送到一江之隔的錢塘(今杭州),托付給信奉道教的杜明師,希望小靈運能得神仙庇佑,順利長大。

小靈運不負衆人的期望,快樂長大到15歲才被接回建康(東晉都城,今南京),烏衣巷内,謝靈運與家族的一衆子弟在叔父謝混的教導下日漸成長。

當時謝混就點評謝靈運,說他任誕而通達有度,有名士的氣質,但需要多加修養約束自己,才能如美玉般顯出晶瑩的光芒來。

但謝靈運才不要約束自己,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其他的人共分一鬥。”

狂妄之極,搞得其他人都很沒面子。

謝靈運的父親死得早,所以他不到二十歲便承襲了祖父謝玄的康樂公爵位,享二千戶食邑,十幾歲便名利雙收,簡直可以為所欲為了。

但就在謝靈運踏入仕途時,東晉的江山已風雨飄搖,叔父謝混在朝堂争鬥中站錯了隊伍,被勝利一方,即後來滅東晉建立南朝宋的劉裕處死。

謝靈運那時也跟着叔父站在反對劉裕的一派,但他還年輕,在仕途上還沒有什麼名氣,劉裕登基後也需要拉攏世家,便在處死了謝家兩人之後,放過了謝靈運。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2

但康樂公謝靈運是做不成了,被降成了康樂縣侯,食邑也從兩千戶縮減到五百戶。

劉裕自然不會讓曾經的敵人擔任重要職位,蹉跎幾年後,謝靈運被踢出京城圈,打發到永嘉(今浙江溫州)去做郡守。

這一年謝靈運三十八歲,按理說,該成熟一點兒了。

不過在謝靈運眼裡,成熟是個什麼鬼,我就要天真,就要任性!

他給朋友的詩中說“将窮山海迹”,到了永嘉之後,他根本不把這個濱海小地的郡守之職放在眼裡,反正這個官又不是他想做的,他才不願意去費力處理政事,倒是此處山靈水秀,可以任他遨遊。

永嘉東臨蒼海,西有重山層巒,謝靈運徹底放飛自我,足迹遍曆諸縣,常遊山玩水十天半個月不回衙署。

他縱迹于山水林泉間,并寫詩留念,在永嘉期間,謝靈運留下了許多山水詩佳作。

為了登山,他還發明了獨特的登山用具——謝公屐。

謝公屐可以稱得上是最早的登山鞋了,這種木鞋,鞋跟可以前後任意移動,上山時,拆去前跟,隻留後跟;下山時,拆去後跟,隻留前跟。

這樣無論是上山還是下山,登山者都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實在是巧妙的很。

這樣的日子聽起來很逍遙,但縱觀在永嘉期間他留下的山水詩,幾乎都是以落寞的心境、歸隐之心作結語的。

《登池上柳》中他說: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

郡守三年一任,但謝靈運隻做了一年,賞罷永嘉的山山水水,便不幹了,辭職回家。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3

離開永嘉回家時,他寫了一首《初去郡》,其中有一句“負心二十載,于今将迎”,說自己在這紅塵中委曲求全了二十年,今朝終于一身輕了,優哉遊哉,好不快活。

這是謝靈運的第一次歸隐。

魏晉隐士風氣大盛,但像謝靈運這麼豪華的隐居生活,大概沒有第二個人了。

回始甯墅之後,他依山築屋、臨江起樓,大興土木修建園林以供幽居遊娛,不同于在永嘉期間詩中總有淡淡落寞,這段時間他很快樂,“清晖能娛人,遊子憺忘歸”、“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他沉浸于山水間,流連忘記歸家,黃昏時,撥拂開沒胫的草,走向歸途,到得家中,欣喜之情仍繞在心頭。

這段時間他寫下許多山水佳作,最有名的當是足足四萬字的《山居賦》,像這樣長篇巨構的大賦,當時已經很少有人能寫。賦裡頭,他說:

謝子卧病山頂,覽古人遺書,與其意合,悠然而笑。

我相信謝靈運寫下這句時,必是真情實感,就好像今天的我們,看到這句時,也心有戚戚焉,與其意合,悠然而笑。

這段時間,他雖然隐居山中,但人氣不減,因為他的每首山水詩一傳出去,便會被文人士子品評揣摩、争相傳抄,身雖在野,詩名卻傳遍京師。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4

此時在位的皇帝已是宋文帝,文帝是南朝宋最英明有作為的皇帝,為了拉攏世家,文帝又征謝靈運為秘書監。

謝靈運當然是拒絕,征召一次,拒絕;征召兩次,依然拒絕。

第三次,文帝請了謝靈運的好友兼重臣寫信勸請,他才勉強答應出山,這一年他已經四十二歲了。

秘書監是個掌管圖書的官職,文帝賞識謝靈運的才華和文筆,讓他撰寫《晉書》,但謝靈運完全志不在此。

他在詩中寫道“工拙各所宜,終以反林巢”,說自己無意仕官,還是想歸隐。

因此,官也不好好做,整天消極怠工,不請假便出門遊玩十幾天什麼的是常有的事,惹的衆人都不滿。

文帝沒有辦法,忍了他一年多,便暗示他辭官,放他歸去。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5

這是謝靈運的第二次歸隐。

回家後,謝靈運依然投身于山水懷抱,比之從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常常帶着數百仆從浩浩蕩蕩奔赴人迹罕至的險峻之地,一路遇河架橋、披草砍樹,真可謂是:山上本沒有路,謝靈運經過,便有了路。

有一次他又帶着幾百人跑到臨海深山裡造路探幽,吓得臨海太守以為自己的地盤上出現了山賊,讓人哭笑不得。

但若僅是這些本也作不死他。

當時的會稽太守孟顗,早年便與謝靈運分屬兩個陣營,他們兩個都對佛學頗有研究,謝靈運曾毒舌地諷刺孟顗說:

“修道這件事講究慧根的,丈人你升天應當比我早(孟顗年紀比謝靈運大,暗示他死的早)但成佛一定在我之後。”

不止毒舌,有次謝靈運與友人遊玩山水,衆人在外面便脫了衣服發酒瘋,這種行徑在灑脫的人看來,算魏晉名士風度,但在孟顗這樣嚴肅古闆的人看來,真是有辱斯文。

孟顗不喜歡,便派人阻止,謝靈運是什麼人,當即回道:“何關癡人事!”關你這個笨蛋太守什麼事。

氣死孟顗。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6

要真氣死了孟顗,倒沒後面的事了。

這不沒氣死,謝靈運又開始作妖。

他先是問朝廷要會稽城外的回踵湖,要把湖水排空,辟為良田,孟顗以湖關系到民生為由拒絕了,謝靈運又要另一個岯崲湖,孟顗當然也不同意,兩人恨不得打一場。

要說謝靈運這個要求确實有些過分,他家産業那麼多,卻這麼點兒田麼,當然不缺,他就是故意找孟顗的茬。

孟顗卻咽不下這口氣,又不能去謝靈運家揍人,便生了個歹毒的計劃。

他向文帝誣陷謝靈運要謀反,并且動用自己太守的權利,到處張貼告示說謝靈運造反了,且調動兵馬搞得人心惶惶,做出一副事态嚴重的樣子。

謝靈運再狂妄,也知道這件事不是自己可以置之不理的,他連夜進京向文帝上表澄清,好在文帝了解、信任他,并未怪罪。

這一次躲過一劫,但就謝靈運這張狂的個性,到處樹敵,看他不順眼的人太多了,等着把他拉下馬的人都排着隊呢。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7

歸隐也沒法安生,謝靈運又被征召為臨川内史。

臨川在江西,路途遙遠,遠離文化和政治中心,怎麼看都有一種被遠遠打發的意味。他在《初發石首城》中說:

迢迢萬裡帆,茫茫終何之。

遊當羅浮行,息必廬霍期。

越海陵三山,遊湘曆九嶷……

從建康到臨川确是萬裡迢迢、路途茫茫,自己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樣的渺茫、無奈,罷了,唯有寄情山水,到自然中去忘卻煩憂吧。

果然他一路遊山玩水,盡情揮霍人生,春天從建康出發,夏天才走到臨川任上。

到了任上,他一如既往,不肯安分守己工作上班,常把政事丢在一邊,隻管與山水親近。

謝靈運已經四十八歲了,還和二十歲時一樣任性、不羁,但時代已經不是他二十歲的時代,他不招搖都有人看不順眼,何況他如此招搖,滿頭都是小辮子。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8

彭城王劉義康早看他不順眼,就找了個由頭派人去逮捕謝靈運。

說實在的,作為一個地方官,不能勤于政事是謝靈運的失職,不過在謝靈運的心中,他不過是被迫來做這個官,挂這個名,心中始終也不平。

但就算有過錯,也不至于被如此折辱,堂堂謝靈運怎肯受此欺辱,他從來不是個能忍辱的人,沖動之下,他不但拒捕,還把來抓他的人逮捕了起來。

這下更是給對方遞了把大刀,彭城王直接說他造反了,力勸文帝殺了謝靈運。

可笑謝靈運一個手無實權的文士,竟屢屢以謀反的名義被誣陷,不過是因為那些人知道,其他的罪名都拿不下他。

在魏晉南北朝這樣的亂世,大多數人都活得很辛苦,戰戰兢兢,朝不保夕,憑什麼你謝靈運就能這麼潇灑!

出生高貴,才華逆天,恣意妄為,怎麼看都怎麼招人煩。

不能成為像謝靈運一樣的人,但也不允許像他這樣的人還繼續在眼前招搖,太多人嫉妒他嫉妒的吐血,想把他從天之驕子的位置上拉下來,踩在腳底下,死死地踩住,再不能翻身。

文帝并不糊塗,臣下們的心眼他清楚的很,謝靈運是什麼人他也了解,因此雖然以彭城王為首的實權派一再施壓要求對謝靈運處以極刑,他還是以謝靈運的祖父謝玄對南朝漢民族有大功為由,盡力保住了他一條命。

四十八歲的那年冬天,謝靈運全家都被充軍流放廣州。

謝靈運詩基本特點(魏晉風度之謝靈運)9

南朝的廣州,與繁華無關,是蠻荒之地的代言詞。

謝靈運在路途中寫“麋鹿望岡而旅歸,鴻雁睹峰而反”,禽獸尚且念家能自由返歸,而他卻被迫離家越來越遠,歸期渺茫。

何止是歸期渺茫啊,根本就沒有歸期了。

隻有死期。

謝靈運到廣州後不久,就有人向朝廷聲稱發現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說謝靈運曾經唆使幾個盜犯劫囚,妄圖在去廣州的路上逃跑。

這套說辭十分含糊,也沒有确切的證據,但誣陷一個人還要什麼确切的證據,沒有事件都可以僞造出事件來,比如這件劫囚事件,就被很多人認為是故意僞造出來陷害謝靈運的。

這回再沒有人能救謝靈運,一代名士,在廣州被行棄市刑,絞死。

臨死前,他寫了首《臨終詩》,說:“恨我君子志,不得岩上泯。”

可歎自己生不逢時,今生不能一展君子之志,又說:“唯願乘來生,怨親同心朕”,但願今生的恩恩怨怨,至死全消,來生大家能同心共好。

謝靈運的生命定格在四十九歲,但他的才華卻影響了後世千年。六朝文學家鐘嵘說“謝客為元嘉之雄”,人謂“古變為律,自靈運始”,是唐朝律詩的先聲。

他的詩不僅冠絕當時,而且超越了時代,在他之前,從來沒人像他那樣一心一意地描寫山水,也從沒有人像他這樣對山水付出如此大的感情、寫下如此深刻的體會。

他的身體在山水中穿行,他的精神在山水中流浪,他對山水喜愛之心,至死不休。

他被後世尊稱為中國山水詩的鼻祖,當之無愧。

千年以後,很多普通人已不知道孟顗、劉義康是誰,但提起謝靈運,卻模糊知道他是個詩人。

是他,謝靈運,第一個把中國詩歌的領域,從人世拓展到自然界的詩人。

參考資料:

《謝靈運》林文月 三聯書店出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