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桡動脈采血的準确位置

桡動脈采血的準确位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7:58:33

桡動脈采血的準确位置(桡動脈采血三法一技巧)1

桡動脈采血法操作簡單、安全、實用,護士容易掌握,臨床上使用狀況良好,而且由于操作時間短,對新生兒損傷小成功率高,血标本溶血明顯降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新生兒疾病的治療及護理中, 為明确診斷、争取搶救時機常需采集血标本。但由于新生兒血管細小, 采血的針頭又相對較粗,采血難度較大,加之新生兒哭鬧,容易造成采血失敗或是采集的血量不足或是溶血。

筆者在臨床工作中體會到,給新生兒采用桡動脈采血,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采血量不足、血标本溶血被退回的現象,提高了工作效率。現将相關經驗分享如下。

一、穿刺前的準備

1、物品準備:一次性采血針、采血試管,消毒物品。

2、穿刺人員:工作時間兩年以上的護士

3、核對患兒,協助取合适體位。

二、選擇血管及穿刺技巧:三法一技巧

方法 1:目測法

患兒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緊穿刺側手掌,掌面相上,待患兒自然握拳,以拇指固定患兒手掌,食指置于穿刺點處繃緊皮膚。

其餘三指放置患兒手掌背側托于腕關節處,使之仰伸 35—45 度,掌面相上,手腕掌側外四分之一處有一隆起即為桡動脈。

右手執采血針與皮膚成 15 度角,在手腕掌側第二個腕橫紋處穿刺,見回血連接試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方法 2:觸摸法

患兒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緊穿刺側手掌,掌面相上,右手觸摸手腕掌側外側,摸到的搏動處即為桡動脈,選擇搏動最明顯處為穿刺點。

右手執采血針與皮膚成 15—20 度角進行穿刺,見回血連接試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方法 3:三點一線定位法

患兒食指外側緣(靠近拇指側)向近心端延長線作為 A 點,再向近心端做延長線為 B 點,在 A 點和 B 點連線與腕關節附近第二腕橫紋交叉處作為 C 點,在 C 點 15—20 度穿刺進針,見回血連接試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技 巧

腕部下方墊棉墊使手腕仰伸約 45 度,左手大拇指腹在腕橫紋處垂直向下按壓,按壓力度使局部皮膚變蒼白,按壓時間 2 秒,反複 2~3 次,桡動脈逐漸充盈顯露。

在動脈最明顯處作環形消毒,在血管正上方以 15 度角進針,見回血連接試管,留取血液至所需量。

三、桡動脈采血八大優點

1、桡動脈采血,新生兒不用打開包被,體位随意,不因而哭鬧扭曲身體滑針,可以順利進行穿刺,時間短,操作後容易壓迫止血。

2、新生兒桡動脈位置表淺,腕部力量小易固定,可一人操作,采血時間短,成功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搶救赢得機會。

3、桡動脈采血,隻需露出前臂,不需穿脫衣服,穿刺暴露部位小,不易引起新生兒體溫搏動,可在輻射台操作。

4、使用暖箱的患兒,隻需将箱門打開,用被服遮蓋患兒即可進行操作。

5、對凝血功能障礙、有出血傾向的患兒,由于桡動脈在上臂無須過多暴露患兒,随時可以觀察穿刺部位出血情況,采血完畢按壓時間延長。

6、桡動脈附近無重要的血管和大神經,皮下脂肪薄,周圍軟組織少,對新生兒造成的損傷小,不易發生神經血管損傷。

7、桡動脈采血,止血相對容易,不易形成血腫,合并症少。

8、桡動脈采血,簡便、安全、快捷、有效,尤其對危重患兒和靜脈采血有困難的患兒意義更大。

四、桡動脈采血七個注意點

1、嚴格無菌操作,采用 0.5% 碘伏消毒,一次性采血針使用前要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及效期。

2、進行桡動脈穿刺時,針頭進入動脈後,因患兒哭鬧引起血管痙攣收縮,不能馬上見到回血,需稍待片刻可見血液流出。

3、皮膚消毒範圍大于 5 cm,采血完畢針眼處立即覆蓋瓶口貼,以操作者左手拇指指腹沿桡動脈走向按壓止血 5-10 min。

4、采血時要細心,動作輕柔,避免對新生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5、對有出血傾向、凝血機制不良的患兒壓迫時間應延長,防止出血和感染。

6、拔針後針眼按壓一定要準确,力量有效,時間充足,至穿刺點無滲血為止。

7、同時抽取幾個項目的血标本,一般先注入血培養瓶,其次注入抗凝管,最後注入幹燥管,動作準确迅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