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世界,創新驅動發展,“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都是創造力的果實”。不去查詢一下“出生證”,也許很難理解“創”怎麼會既指創造、創新,又包含了創傷、創口的意思。而且,當表示創口、創痛時,這個“創”的讀音變得有些唉聲歎氣甚至病恹恹的。
金文等字源提供了多個字形演變的線索。一是呈現為一個躺着的人手腳上畫着交錯的叉叉,标示此人受了刀傷,似乎還滴着血。顯然,“創”的刀傷含義即源于此。也正是因為“創”字自帶“創傷”的基因,所以,許多創造或創新活動常常會在身心兩方面受傷害,或得不到理解支持,或遭到譏諷嘲笑,如果遇到挫折和失敗,還會被問責處罰。因此,在“創”的同時,還要有“闖”的勇氣。“創”和“闖”在音義上的呼應,的确耐人尋味。時至今日,營造“包容失敗”的“容錯機制”,就成了支持創新的重要文化環境,可以說是創新、創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二是在刀傷字形的左邊,又添了縱橫的井字形,表示用刀斧加工木料,制造榫頭交接的器具。“創”字作為制造的本義,赫然如睹。也有刀斧左邊添上立形的,同樣表示運用刀具或刀斧加身的創造和創傷的含義。一個産品、一件作品、一項事業,從無到有、從不完美到完美、從粗陋到精緻,就是因為“創”的行為和舉動而具有開拓意義,也就是“創新性”“創造性”。
“刃,傷也。造也。”傷口也好,木器也罷,凡此種種,刀斧成了構造“創”字的核心部件,以此也把創傷和創造緊緊聯系在了一起。以傷口之痕表示刀斧之鋒利,以制造之美顯示刀斧之便利,這個“創”的一體兩面,恰恰反映了人類開辟新事業、開啟新世界的艱難和辛勞。當然,随着文明的進步,人類制造生産工具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也使“創”告别了“毀體使傷之”的原始蠻力,進而使“刳倉而創”真正成為能工巧匠發揮巧思智慧的制造之能、創造之美。
簡化以後的“創”字,創新創造的意味仍然沒有弱化。“創”,從刀,制造加工器物的工具;從倉,圓柱形糧食儲存物體。可會意為匠人用刀具等打造修建糧倉。從無到有、從有到新、從新到特,一個“創”字,寫盡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滄桑曆程。
“創臻辟莽,前驅先路。”開創性的事業,哪一個不是先驅者用無私無畏、奮勇争先的奉獻精神鑄就的呢?(沙水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