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工具新手入門?2022年,品牌出海成為跨境電商主流,海外衆籌社群的搭建與運營也變得無比重要從建立初期口碑、引爆海外市場、成就高金額衆籌項目,再到獨立站引流、跨境DTC品牌,優質且忠實的社群将一路伴随,成為品牌發展的長期資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社群工具新手入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品牌出海成為跨境電商主流,海外衆籌社群的搭建與運營也變得無比重要。從建立初期口碑、引爆海外市場、成就高金額衆籌項目,再到獨立站引流、跨境DTC品牌,優質且忠實的社群将一路伴随,成為品牌發展的長期資産。
本篇将從實戰的角度分享海外社群搭建「五步曲」,和意欲或正在構建海外消費品牌的各位一同探讨社群搭建新方向、新玩法。
「做“對”的事情:定戰略方向」
“在創造你的第一個社群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你想創造什麼樣的氛圍?
2. 你想吸引哪些人,并與他們産生什麼樣的互動?
3. 你希望新成員進入群組後看到什麼?”
俗話說,選擇比努力重要,社群搭建也同樣如此。和一切營銷活動一樣,搭建社群最終也是為了讓用戶做出我們期待的行為。而選對一個正确的方向,會讓你之後的工作事半功倍。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決定了你在大方向上的 Dos and Don’ts,而答案則來源于你對品牌本身的理解。
雖然一切社群都必然以用戶為核心,但一個合格的社群運營策略必然不會完全被客戶主導,而是要以品牌自身的調性,風格,以及(想成為的)形象為中心。對客戶來說,品牌就是一個承諾和一個印象。而一個成功的社群就應該讓老成員因為我們不斷履行承諾而流連忘返,讓新客戶因我們美好的印象而願意駐足。
最終,即使我們不能控制或預知客戶行為,我們要通過成功的社群運營來保證給客戶傳達調性和風格一緻的信息,潤物細無聲地讓客戶知道什麼信息會受到官方重視,什麼信息不會,以達成最終行為引導的目的。
以在 Indiegogo 這類衆籌平台發布項目為例。多數國内的初創企業家,尤其是科創類産品,傾向于借 Indiegogo 做品牌冷啟動,打好第一批海外忠實社群基礎後,再做海外其他渠道。
企業在準備一切衆籌社群素材(圖片、視頻、文案、營銷活動)之前,就應該理清楚品牌想要表現的調性、傳達的創始故事以及期望得到的反饋方向,以此為基準去做接下來的社群搭建。
「選“對”的人:精準吸納人才」
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是人做出來的。有了合适的人才,才能有效地展開社群搭建的工作。那誰是合适的人才呢?在我看來,合适的人才應該具備以下特征:
像所有其他工作一樣,熱情和耐心是一切的基礎。至少在社群搭建的初期,社群管理者要真正地做到對客戶的問題不厭其煩,以期讓參與進來的客戶都收到正面的反饋。
共情力是一切有效溝通的起點,而社群就提供了一個與用戶雙向溝通的渠道。一個有共情力的人可以有效地處理客戶的負面意見,并且溫暖地拒絕别人。
對一個合格的社群運營來說,對内溝通和對外溝通同樣重要。一個合格的社群管理者要可以在保證客戶滿意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對客戶傳達公司的政策,并有效地将客戶的反饋傳達給内部的相關部門。
東東槍(奧美廣告創意總監曾經說過)曾經說過,洞察是說服力,感染力,和傳播力的源頭,而社群運營則恰好站在了洞察用戶的第一線。一個社群運營即使不能自己直接産出内容,也至少應該可以産出内容的idea,以供其他同事完成後續的内容産出工作。
設定目标,制定工作計劃,落地,複盤的工作循環是每一個運營該做的事情。對于社群運營而言,最核心的指标應該是社群的互動率,以及社群的整體觀感。很多時候這比社群的人數更重要。
「定“對”的機制:内部流程搭建」
有了方向,有了人才,現在你需要一個合理的内部溝通流程。有效的内部溝通可以讓社群裡客戶的反饋源源不斷地為公司的各個部門提供提升的方向。
要明白,樂于購買你的産品并加入你社群的人都必然對你的品牌有較大的好感。如果社群裡出現售後相關的抱怨,則一定要至少24小時内将問題傳達給售後部門,并讓他們主動跟進。
做海外營銷的我們經常苦于和客戶距離太遠,無法深入了解當地市場,而社群裡的反饋恰恰就能給公司産品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社群裡的客戶經常問哪些問題?收集起來交給内容部門的同事,讓他們做一個小視頻,或者一篇博客。
客戶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慣?什麼時候放假?什麼時候過節?線上銷售部門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建立更有效的營銷計劃。
有效的内部溝通可以保證高價值信息及時地從社群流向公司的其他部門。同時,把公司根據客戶反饋做出的結果在社群中展示出來,也可以有效地提升用戶粘性。
「找“對”的媒介:選擇社群平台」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兩種社群平台可選:社媒平台和自有平台。
社媒平台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Facebook Group,這也是衆多衆籌項目方首選的前期預熱和持續社群運營平台。選擇這種平台的好處是平台本身自帶流量,且設置簡單。而缺點就是可自定義的部分過少,且後台提供的分析維度比較單一。社媒平台更适合暫時缺少足夠用戶數量的新品牌。
如果你不想用最常見的社媒平台,則可以選擇搭建一個自有的社群。可選的平台有 Tribe, Circle, MemberPress 等等。這種平台的好處是功能更強大,有更大的自定義空間,而缺點就是自身不帶流量。這種平台更适合已經有龐大用戶群體的品牌。當然,如果你對自身的内容創作能力和社群運營能力有足夠的自信,想直接從這裡開始,why not?
除此之外,衆籌項目方也可以借助平台的力量來給項目造勢,進行官方背書,來達到進一步從不同渠道引流的目的。近年,Indiegogo 也開始在中國設立服務團隊,給到中國科創企業很多官方渠道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的推廣支持,從官方的角度給項目造勢,引爆社群的口碑。
從0到1的搭建:以 Facebook 群組為例
這裡以 Facebook 群組為例子,講一下它從無到有的流程。有三件事可以代表你的社群初步搭建完成:
1. 你有一個社群。
2. 社群裡有用戶。
3. 用戶和你,及用戶之間有交流。
所以社群從0到1的具體流程需要以下三步:
1. 完成群組的基本設置。這裡簡單略過,因為 YouTube 上有大量的教程。
2. 獲取種子用戶。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最常見的獲取種子用戶的方法就是提供具體利益,比如優惠碼。當然,如果你能提供高價值的内容,則不妨也嘗試一下創作内容freebie (免費品)作為誘餌。
3. 建立信任。不停地給予客戶正面的反饋,讓他們知道自己在被重視和被傾聽。這裡推薦善用群組的功能,比如 Event 和直播功能,來增加用戶的信任度。
「鋪“對”的路:後續運營方向」
社群的後續運營方向可以總結為 SPACE 模式,每個字母代表一個模塊。
S: Support/Customer success,代表答複客戶問題,解決客戶需求。
P: Product ideation/feedback,代表産品和社群的聯動。
A: Acquisition and advocacy: 讓老客戶影響新客戶,成為品牌傳播者。
C: Content creation: 内容與社群聯動,并鼓勵UGC産出。
E: External engagement:社群在公開渠道的推廣與運營,内外聯動。
最理想的情況下,每一個模塊都可以單獨建立一個目的明确的社群。如果暫時用戶數量不夠多,則應該根據品牌本身的需求來安排工作重點。
「以品牌為根本,以客戶為中心」
無論是社群從0到1的搭建,還是它的後續運營,我們始終都要記得,在屏幕的另一端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喜歡被傾聽,被重視。
成功的社群運營不止取決于運營者本身,也要建立在全公司的共同努力的基礎之上。在日常的發帖與互動基礎之上,真正能讓客戶感受到社群價值與品牌的真心,以及公司自身在收到客戶反饋後的不斷進步。做好了本文中列出的這幾點,你就邁出了有效社群搭建和運營的第一步。
說到底,套路總是不長久,隻有真心換真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