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學對人的價值

心理學對人的價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51:26

心理學對人的價值(人的潛能和價值)1

思衣谷

早在1987年,華夏出版社就譯介了關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經典之作《人的潛能和價值》。而最近由 好讀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又重新出版了該書,這就是體現了好讀文化着實是 “隻為優質閱讀”,為不忘初心的。

2022版《人的潛能和價值》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有關“人的潛能和價值”讨論的論文集。主要選錄了美國知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有關人心理學價值觀點的文章,同時也收錄了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克魯貝克、馬丁•溫鮑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德國心理學家科特•戈德斯坦、弗烈茲•珀爾斯那些關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論文。

首先,何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其實就是以人為本的心理學。我們常說“認識你自己”或者“我思故我在”,這其實就是人本主義的起源,因為這種主義是強調個體的,是主張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是有着人的積極面的,因此備受人推崇的。因為該主義特别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如不同于行為主義把人等同于動物,隻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也如不同于弗洛伊德隻研究神經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這就形成第三股心理學實力人本主義。其因為繼承了西方古典哲學以及存在主義思想,而理性地分析出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形成一種稱為自我實現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全書有16章,其中第一章是威廉•克魯貝克、馬丁•溫鮑姆寫的《世界觀的類型及其在形而上學體系内的展開》。其中就講到在人的生活與世界觀中,其中人在生活中,我們要将朋友視為提升個人價值的動力,而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是在我們生活中占有一個明确的位置,這就從認識自我作為出發點,而去認識人本主義的。

而在第二章阿德勒的《心理生活的社會方面》,就從個體離不開集體生活的觀點展開,說明了作為個體也是需要群體生活的需要的,其中作者就從勞動分工的内容上,去說明了社會生活是實現個體價值的必需環境。這裡尤為值得一提的就是作者提出“理想個體”,這裡就說到了責任、忠誠、坦率、對真理的追求等美德都是在群體生活普遍有效的原則上建立和保持的。這尤為我們追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緻的,因為這些都是一種積極的社會情感。因此說明,我們作為個體,也需要培養深厚的社會情感,如培養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形成理想的個體人格。

從第三章開始,大部分都是大主角馬斯洛主打作品了,其中第三章是《心理學的論據和人的價值》。這裡作者就給了自我實現的成長的健康人的特征:如清晰有效感知現實;更願意接受經驗;活力四射;客觀、創造力、民主、愛等十點作為參考,是讓讀者很有深得體會的。而在“倒退的力量:精神病理學”,就讓我們知道了批評弗洛伊德隻研究神經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出現“盲目依賴理性”的錯誤,因此,我們要做到理解疾病和健康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才能幫助打破平衡,走向健康。第四章,就是馬斯洛從存在主義出發,結合心理學,形成它獨立的心理學門派“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五章就是戈德斯坦的《從機體角度探讨動機問題》,他通過分析和論證,得出了結論是:機體的基本傾向在于盡量實現自身能力和自身人格,即自我實現。此外,作者就機體的動機與治療是密切關系的,那就是要從幫助病人出發的善意。而第六章關于馬斯洛的《人的動機理論》就是他最為傑出的心理理論了,那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了,這自然也是高等教育中關于心理學的必修課,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第七章《基本需要的類本能性質》就為具體分析了關于基本需要的本能理論,這裡就強調了人的本能是有着可塑性、靈活性、适應性以及學習能力的,這就有力地批判了人隻能作為行動主義的動物屬性。由此可見,人還會有人專屬的其他能動性的。 第八章《高級需要與低級需要》就是對需求層次理論加深分析,而第九章的《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這裡馬斯洛就強調,自我實現者的創造性首先強調的是個性,而不是它的成就,認為這些成就就是個體産生的附帶現象,因此是次要的。它強調個性品質:大膽、勇敢、自由、主動、清晰、融合、自我認可等。而十分認可的是那句: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幾乎等同于基本人性,或者是基本人性的必要特征或者顯著特征。

第十章《自我實現和超越》,其中馬斯洛就引用了庫比的《被教育遺忘的人》的說明了教育的意義,這是很有有深刻的啟發性的。那就是說明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成為真正的人,成為完整的人,教育的意義就是在于激發受教者可以實現自我實現,甚至超越。

第 十一、十二章珀爾斯的《此時此地療法》《剝洋蔥》,就講述了格式塔療法是一種經驗療法。這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疾病的覺察、體會和醒悟,是一種修心養性的自我治療方法。這種正确地自我估計的療法不僅對病人的康複是有很大幫助的,而對于時常被一下小事而困擾的正常人,就是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不要杞人憂天,心自然也要看開點,才有保持積極心态對面未來的生活的。而《剝洋蔥》強調的是在我們遇到問題時,解決的方式應該遵循“一次剝下一層洋蔥”的原則,分解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當然還有最後幾章,都是馬斯洛的好作品,如《心理治療、健康與動機》《常态、健康與價值觀》《作為敏銳身份體驗的高峰體驗》《教育與高峰體驗》,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第十六章《教育與高峰體驗》,當讀完這一章,在家教方面,你是會讓三歲的孩子去學習舞蹈音樂等藝術教育的,因為這種遠離核心教程的教育,是可以窺見一個孩子的無限和終極價值的。

《人的潛能和價值》這本書彙集了多個關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專家的一家之言,尤其是馬斯洛的作品尤為值得細看。這不僅是一本心理學作品,更是一部生命哲學著作,幫助讀者重新認識自我,深入發掘自己的天賦和潛能,實現人生價值,勇攀生命的高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