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和下西洋的文物在哪兒展出

鄭和下西洋的文物在哪兒展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7:10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明代永樂、宣德年間,鄭和在将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曾經七次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與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聯系,顯現出高超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也對當時的古代中國探索世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鄭和下西洋的文物在哪兒展出(看見文物祈福之鐘)1

在鄭和第七次,即最後一次出海之前,曾鑄有一口青銅鐘,是為了本次遠航祈福之用,通高83厘米,口徑49厘米,厚2厘米,重77千克,此鐘現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鄭和下西洋的文物在哪兒展出(看見文物祈福之鐘)2

這口鐘呈褐綠色,覆釜形,葵口;鐘鈕為雙龍柄,鐘肩表面浮印十二組雲氣如意紋,腹中部以雲水波浪紋為母題,還鑄有銘文、八卦、雲雷等字紋;主紋飾上部環繞一周八卦紋,共五組,其中第二、四組各鑄有“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銘文。銅鐘下部的銘文為:“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等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此鐘形體古樸,飾紋優美,鑄工精良,王景弘将銅鐘懸挂茫蕩洋山雪山寺。

鄭和下西洋的文物在哪兒展出(看見文物祈福之鐘)3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鄭和第七次奉命遠航“西洋”,鄭和每次下西洋前,他率領的龐大艦隊一般都要在福建長樂五虎門一帶集結,做好各種準備工作,等候東北季風來臨再揚帆出海。在等候季風期間,鄭和在副手福建人王景弘的陪同下到福建各地的寺廟行香布施。五月沿閩江而上抵達南平鎮,鑄此銅鐘布施長樂南山三清寶殿,祈求出海航行平安,因此,又稱三清寶殿銅鐘。十一月離長樂出海遠航。原來放在福建南平市茂地依朝村外約5裡的三寶殿,殿毀後移入依朝村華光廟。

鄭和下西洋的文物在哪兒展出(看見文物祈福之鐘)4

這次航行,鄭和船隊從竹步西行,最遠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有記載稱,鄭和在這次航行的過程中去世。該銅鐘銘文明确記錄了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曆史,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紀念鄭和下西洋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之一。

(圖片均由楊曉君拍攝)

來源: 文旅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