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道德經從哪裡來

老子道德經從哪裡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03:11:05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道家思想的創立者和最傑出的代表。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李耳所著的《老子》一書,成了春秋時期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也成了中國古代影響最大的思想典籍之一。有人将《老子》與孔子著的《論語》和孫武著的《孫子兵法》視為是在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三部中國古代名著,這是很有道理的,這三部書使中國人對自己古代的文化思想感到無比的自豪。

《老子》又稱《道德經》《德道經》《道德真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老子》作為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學派分化時的第一部著作,是道家學派的理論來源。然而,對這一部著作曆來存在着諸多争議,其中,關于《老子》的書名為何稱為《道德經》,以及中是“道篇”在前“德”在後還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等問題,是激烈争議的焦點問題之一。時代的變遷和學派的分化,使《老子》一書出現了關于書名和書中篇章順序的變化,因而也引起了熱烈争論 。下面分成三個問題來談談:《老子》一書最早十分分章?《老子》為何後來稱為《道德經》?是《道德經》還是《德道經》,即是”德前道後“還是”道前德後“?

第一,《老子》一書最早有沒有分章節呢?

《老子》一書在老子剛剛著成時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對此,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據古籍記載,《老子》一書在漢朝時,稱由宗室大臣劉向校雠過,因而,學術界有一個疑問,認為《老子》一書原來是不分章的,是劉向在編校時對該書進行分章。有一些學者就認為,老子的書原來不分章,分章是後人做的事。

首先,著名學者呂思勉先生明确表示∶

“《老子》原書本無'道經''德經'之分,分章更系諸家随意所為。讀者但當涵詠本文,自求條理,若一拘泥前人章句,則又滋糾紛矣。"(呂思勉;《經子解題·老子》)

在馬王堆發現了《周易·系辭下)帛書甲、乙本,皆不分章,這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呂思勉先生之論斷是有相當的理由的。至于說《老子》一書分了各章,而且,各章皆有名稱,如"體道第一""養身第二""安民第三"等等,雖稱是"河上公"編的,而其實是托河上公之名而說的,真正編寫出《老子》各章的名稱的到底是什麼人,今已無從考證。

其次,後世流傳的《老子》版本章數不統一,這或許可以說明,原本是不分章的。

史書記載,《漢書·藝文志》曾收錄了劉向《說老子》四篇,可惜,這四篇沒有留傳下來,并不知《老子》原本是否有分章。而從後來流傳的《老子》版本中,卻看到了分章很不統一,這或許表明,原來根本就沒有分章,很章是後人做的,因而章數很不統一。焦站曾說∶"今世所傳老子《道德經》,或總為上、下二篇,或分八十一章,或七十二章,本既各異,說亦不同,蓋莫得而考也。"(焦竑∶《老子翼·附錄》,第 203 頁)

再次,王陽明晚年的入室弟子朱得之在其所著的《老子通義》的"凡例"中提出了《老子》是否分章很難考究的說法。朱得之說∶"分章莫究其始。至唐玄宗改定章句,是舊有分章而不定者。是以有五十五(韓非)、六十四(孔穎達)、六十八(吳草廬)、七十二(莊君平)、八十一(劉向諸人,或謂河上公)之異,又有不分章(如王輔嗣、司馬君實)者。"(朱得之∶《老子通義凡例》《老子通義》卷首語)基于這一看法,朱得之根據《老子》書中讨論的主題意義,将《老子》分為六十四章。在他看來,《老子》是否原有分章說不清,因而,他索性按自己的研究體會,根據書中論述的主題來分章。

由此可見,最初問世的《老子》是否分章,無從考證,沒有結論,而若根據呂思勉先生的說法,《老子》一書原本是不分章的,分章是後人随意所為,不必相信。此外,流傳下來的各種《老子》版本,所分的章目數量很不一緻,這有可能是因為原本不分章,而後人便根據自己的想法随意分章,才造成章目不定數。

老子道德經從哪裡來(老子後來稱為道德經)1

老子和《道德經》雕像

第二,《老子》稱《道德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最初的書名是《道德經》還是《德道經》?

現在,人們都知道《老子》又稱《道德經》,可是,《老子》被稱為“經”,并将書名稱為《道德經》這是後來做的事,原先,老子著書時,并非是作為“經”來寫的,而是了修身自樂而寫的。三國時的阚澤成曾對吳主孫權說∶“如許成子、原陽子、莊子、老子等百家子書,皆修身自玩,放暢山谷,縱佚其心,學歸澹泊,事乖人倫長幼之節,亦非安俗化民之風。至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敕令朝野悉諷誦之。”(明集·廣弘明集·吳主孫權論叙佛道三宗》)

顯然,根據阚澤的說法,《老子》被稱為“經”是漢景帝時候的事。隻是,阚澤的說法也未必可信,因為,史上關于"經史子集"的四部分類法,在漢代還根本就沒有确定,而是到唐代才明确确立的分類,因而,阚澤說漢景帝時将《老子》歸為“經”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西漢時,還沒有“經”這一類,劉向、劉歆父子校書中秘時,撰《七略》,分“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幾個類,而其“輯略”是總序,劉向、劉歆将所有圖書皆分别歸屬于"六藝"(或稱“六略”),可是,在他們的分類中,并沒有"經"這一類。可見,說漢景帝時《老子》被歸于“經”的說法沒有根據。

文帝景帝時期,特别是漢景帝時,朝廷在政治政策上重視“無為而治”,在意識形态方面很重視“黃老之學”,當時,漢景帝和窦太後都非常推崇老子的學說,如果說當時将《老子》列為“經”,官方史書應該會有記載,但是,在官編的史書中,卻沒有能看到這一點。

當然,阚澤離漢代不遠,他談到景帝時《老子》被列為“經”的事,或許是強調景帝時朝廷對《老子》的重視,猶如後來重視“經書”一樣。因而,他向吳主孫權介紹先秦諸子時,便稱漢代“改子為經,始立道學”。在漢武帝時期,才真正成立“經學”,而且,經書的地位才得到真正提高,但當時所重視的是儒家經典,而在漢武帝之前,不太可能将《老子》列為“經”,因為經學還沒有正式建立。

這說明,《老子》在漢代沒有被官方正式列為“經”,但是,漢代出現了學者在注釋《老子》時将其作為“經”來看待的例子。比如,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有《老子鄰氏經傳》四篇;《老子傅氏經說》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經說》六篇。可見,西漢時期,将《老子》作為“經”看待已經出現了,注釋者就已經這麼認為了。可是,在東漢末前,還沒有看到将《老子》稱為《道德經》。

值得注意的是,在《隋書·經籍志》中,已經開始有"經史子集"的說法,但其分離體系到唐代才真正确定下來。歸類經書的事,此前是少見的。隻有在《隋書》,才看到《道德經》的記載。而在漢代和三國時的史書中,如《史記》《漢書》《三國志》等書中,皆隻是稱《老子》,而并沒有出現《道德經》的名稱。

後世傳說漢代河上公注《道德經》,但是,這是一個撲朔迷離的說法:一是“河上公”連真實姓名都不可考,其姓名生地更無人可知,《神仙傳》稱:“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二是說河上公注釋《道德經》,這也隻是傳言,史書上所記載的是,他注釋老子的書稱為《河上公章句》(四卷),或稱《老子章句》。(參看陸德明的《經典釋文》)根本就沒有《道德經》的說法。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證據,在《三國志》這一部正史中,《魏志·鐘會傳》明确記載了王弼注釋《老子》的事,但所說的書名是《老子》而非《道德經》,《鐘會傳》稱王弼“好論儒道,辭才逸辯;注《易》及《老子》”。可見,《老子》被稱為《道德經》,最大的可能是在三國兩晉間才出現的。

老子道德經從哪裡來(老子後來稱為道德經)2

《道德經》

三國兩晉時,對老子的學說的繼承和發展有兩個理論派别:

一是王弼等玄學家,從玄學理論的角度繼承和發揮老子的思想,像王弼的《老子注》《老子指略》等,影響非常大,成了玄學的理論代表作。

二是葛洪、陶弘景等人承民間道教信仰之餘緒,着力發揚老子學說中神秘主義理論,創立了神仙道教,将老子思想作為道教的理論來源,這其實是使老子的道家學說走上宗教化的道路。而将《老子》成為《道德經》可能是适應了道教的理論宣稱需要。

世傳道教靈寶派祖師葛玄撰《老子道德經序決》時,曾提到河上公"常讀老子《道德經》";此外,東晉道教理論家葛洪在《神仙傳》卷八也有相同的記載,提到河上公讀《道德經》的事;還有,《晉書。王羲之傳》說∶"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

這些記載表明,《老子》被稱為《道德經》,乃是道教的理論需要,時間可能發生在東晉時期,而随着道教的發展和傳播,漸漸地,《老子》就被稱為《道德經》,而當時反而很少人稱其為《老子》了,到了後來,《隋書·經籍志》收錄該書時,就明确稱為《道德經》了。

第三,《老子》是否分為上下篇?上篇的内容是什麼?下篇的内容又是什麼呢?

郭店楚簡的《老子》甲組、乙組、丙組三組文字,約相當于通行《老子》的三分之一,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老子》的最早文字内容。郭店1号楚墓年代為公元前4世紀中期至前3世紀早期,墓中所出《老子》簡的抄寫時間大概不會晚于公元前300年左右,這比秦漢之際的《老子》抄本或漢代初年的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還早了100年左右的時間。

老子道德經從哪裡來(老子後來稱為道德經)3

郭店楚簡《老子》

在這郭店楚簡《老子》中,并未分出德經和道經,很可能也沒有分上下篇。

将簡版和帛書進行對比會發現一個重要現象,在簡版中看不到老子與孔子有思想沖突,當時,老子并沒有與孔子像後來所描述的那樣的緊張關系。帛書版裡的《老子》文字明顯體現道儒争鳴,而簡版中卻沒有儒道的明顯分歧。比如,帛書及通行本中的“上善如水”“以百姓之心為心”“慈儉”等,有較明顯的儒學傾向,但簡版裡沒有。再如,通行本《老子》中的“絕聖棄智”,而簡版中卻作“絕智棄辯”;通行本中的“絕仁棄義”,而簡版中卻作“絕巧棄利”。這反映出,早期《老子》并沒有明顯反儒傾向,是因為後來人重編《老子》或《道德經》時才篡改的。

可是,在司馬遷時代,《老子》已經分出了上下篇了。《史記》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可見,當時司馬遷看到的《老子》傳本,就已經有了上下篇了。

而分為上下篇之後,上下篇的内容分别是什麼?

通用的王弼《老子》注本共八十一章,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為"上篇",稱為"道經";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為"下篇",稱為"德經",因而合稱為《道德經》。

但是,這并非是原本的《老子》版本的順序,《韓非子》有《解老》《喻老》二篇,可以看出,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此外,西漢嚴遵《老子指歸》也是“德”前,“道”後,稱《德道經》;還有,1973 年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兩種,即帛書《老子》甲本和帛書《老子》乙本,也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顯而易見,在王弼注本之外,《老子》原本的次序是不同的,"德經"居前而"道經"居後。

同時,這也說明,帛書甲《老子》乙本分上下兩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而原先是不分章的,後來,被改為《道經》在前,分37章,而《德經》從第38章起至81章,成了下篇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帛書版的《老子》是漢初的抄本,而甲乙兩種版本是有明顯區别的:

一是兩本成書的時間不同,甲本不避諱“劉邦”的“邦”字,說明這是在叔孫通制禮之前的出現的;而乙本避諱“邦”字,表明它成書于叔孫通制禮之後。二是甲本錯謬較多,極可能是民間私抄本;而乙本抄寫精良,并認真修改過錯誤,可能是官方通用版本。三是與甲本相比,乙本更像是表達“黃老之學”的思想,有意識形态的色彩,這表明叔孫通制禮之後,黃老哲學已經意識形态化。

老子道德經從哪裡來(老子後來稱為道德經)4

老子畫像

有一種觀點認為,原本《老子》是“德前道後”,而後來變成了“道前德後”的《道德經》,其主要原因是道教需要理論化,需要有系統性的理論來源,因而才把《德道經》改編成《道德經》,而時間就發生洩漏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觀點是有道理的。

首先,從東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學術理論界出現了兩種狀況,一是佛教的傳入和傳播,需要有理論性哲理性強的理論來抗衡佛教;二是從漢末到魏晉,漢代的經學衰弱,經學面臨着被清算,當時已經無力抵抗佛學,因而,這時期道家學說便受到了重視其次,中國本土宗教道家的興起和發展,面臨着外來佛教的挑戰和沖擊,而此時道教已逐漸成型,道教為了抵抗佛教,需要建立自己的宗教理論體系,而光是道教神仙學和煉丹養生的具體理論,不足以與哲理性很強的佛教哲學相對抗,于是,道教便找來了先秦道教的代表人物做先師。其一,道教将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将莊子奉為“南華真人”;其二,道教将《老子》稱為《道德經》,将《莊子》稱為《南華經》,如此一來,便完成了道家的理論體系,将老子思想與宗教神仙體系進行合構,建立道家理論體系,而這就很有理論底氣,可以抗衡佛教。

可以說,漢末魏晉南北朝宗教方面的變化不僅使道教得到重要發展,而且,還使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成了道教的理論源泉,并且,使《德道經》變成了《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從哪裡來(老子後來稱為道德經)5

《德道經》

還有一個問題,原先的《老子》,為何要将“德”放在前面而将“道”放在後面呢?

一是春秋時期,禮德依然盛行,人們議論的都是關于禮德的事,先從“德”說起,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也比較容易引起當時學者的共鳴。因而,在《德》篇的第一章(通行本第38章)講的内容中是關于“德”“禮”“仁”“義”的事,如“上德不德,是以為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及“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等。在當時,先讨論德禮仁義等,著書的正常順序。

二是“德”和仁義禮儀問題畢竟相對具體通俗,容易把握,而“道”“玄”“有”“無”等問題要抽象得多,先易後難,這似乎也是說得通的,因而,《老子》一書,先講“德”,後講“道”。

當然,後來王弼的注本,已經是“道前德後”了,這樣的排列如果将其作為道家的最重要典籍來看,也是合理的,“道德經”畢竟突出了“道”,而在書中,老子所讨論的最重要問題都是以“道”為主線的,“道”是《老子》一書的第一範疇。或許,後來人們都稱《老子》為《道德經》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