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紅薯的種植和管理

紅薯的種植和管理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7 03:26:19

文/鄉土生活園藝

紅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糧食作物,為蔓生草本植物,在熱帶地區可以終年常綠,多年生長;而在溫帶受低溫、凍害的影響,成為一年生植物。

紅薯在我國栽種面積非常大,以黃淮平原、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栽培最為集中。紅薯是高産、穩産的作物,适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旱耐貧瘠,經濟産量系數高,具有一定的高産、穩産性。雖然紅薯産量比較穩定,但田間管理方法、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則可能會出現隻有産量,沒有質量的現象。

紅薯的種植和管理(紅薯的種植技術)1

紅薯對環境的要求

要想做好紅薯的田間管理,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紅薯對哪些生長條件有需要和最适應。了解清楚後,我們就很容易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做出相應的管理。

溫度

紅薯是喜溫暖作物,原産熱帶,對低溫反應敏感,不耐霜凍。盛長期内的溫度不能低于21攝氏度,最适生長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超過35攝氏度生長減慢,低于15攝氏度生長停滞,10攝氏度以下植株受低溫冷害而死亡。幼芽出土後,溫度在25-30攝氏度左右為宜,過低則生長緩慢,過高則組織柔嫩,幼苗細長,苗質差。移插大田時,要保證5厘米土壤溫度穩定在16攝氏度以上為佳,氣溫在18-20攝氏度為好;根塊膨大期最适土溫在22-23攝氏度。

光照

紅薯是一種喜光的短日照作物,光照充足時,能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增加幹物質積累,利于根塊的形成和膨大。光照不足,強度不夠時,紅薯幼苗光合作用減弱,積累有機物減少,會引起葉、苗發黃,生長減慢,苗弱。所以,整個生長期間内,應充分利用光照,提高溫度,促進秧苗健壯生長。所以,種植紅薯時應選好向陽,光照好的地方為佳;不宜種在背蔭,或與高杆作物套種。可能會引起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降低,延遲結薯;或日照時間縮短,現蕾開花,影響塊根的膨大。

紅薯的種植和管理(紅薯的種植技術)2

水分

紅薯在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充足的水分不僅能促根、芽分化和生長,還能有效的調節土壤溫度、濕度。适宜紅薯生長的土壤水分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5%。苗期水分過多,植株易徒長,組織柔嫩,移插大田後成活率低,此時土壤相對濕度在70%為宜;結薯期,要土壤持水量在60-70%左右;薯塊生長期,溫度逐漸降低,莖葉生長減慢,需水量減少,一般要求土壤持水量在60%左右為好。紅薯耐旱不耐澇,生育後期,如果土壤出現幹濕交替現象,是非常容易形成開裂薯塊的。

養分

紅薯根系發達,吸收肥水能力強,整個生育期内吸收鉀元素的量最多,從栽插大田至成熟,基本都需要吸收鉀元素;其次是氮,而磷最少。除此之外,紅薯生長發育還需要較多的微量元素,如:鈣、鎂、鐵、硼元素等。

紅薯的種植和管理(紅薯的種植技術)3

田間管理措施

1,移插大田後,及時澆發根水,及時查苗補缺、補栽;補栽後及時澆水,以利成活。

2,及時中耕、除草、松土,在栽後10天左右至封壟前,一般需要結合澆水中耕松土2-3次為好,以促進生長、發根。

3,栽後半月左右,結合澆水追施提苗肥,以速效肥尿素為主;一個月左右,在莖葉生長旺盛前,再追施氮、磷肥,促進早結薯、早分枝,早封壟。

春薯栽後2-3月左右,夏薯栽後1-2個月左右,地上莖葉生長和地下薯塊膨大并重,為紅薯的蔓薯同長階段。在這一階段内,我們要做好肥、水、防蟲害的工作:

1),進入蔓薯同生階段,是長蔓、長葉、長薯塊的時期,此時氣溫高,蒸發量大,是紅薯需水最多的時期,應及時灌水,使田間持水量保持在70-80%為佳,一般每隔半月澆水一次,或根據墒情,天氣情況而定。

2),澆水的同時,應補施一定量的氮、磷肥,以促苗壯;催薯塊肥大,應使用鉀肥。發現徒長現象,及時提蔓、控旺、摘心。此時期還要積極防治蟲害,提高薯塊的質量。

夏薯栽插4個月左右,進入薯塊生長盛期,地上部分的莖葉生長緩慢,逐漸衰老,停止生長,下部葉片變黃脫落,光合産物向塊根轉移;而地下薯塊迅速膨大,這個時期的主要工作是:延緩地上莖葉的衰老,促進地下薯塊的膨大。要适量澆水保墒,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來及時補充養分,進一步促進地下薯塊的膨大。

紅薯是一種很好的糧食作物,做好每個時期的管理工作,是很容易高産、優質的。所以,在很多細節上都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管理,這樣才能達到種植目的。#谷豐計劃#

好,更多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産栽培技術講解】專欄,我們會在裡面随時更新最實用的種植技術、和經驗。謝謝!

紅薯的種植和管理(紅薯的種植技術)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