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從這一期開始,幾乎都是與心電圖波形相關的内容。這一期内容不多,三分鐘時間可以學完。内容相當基礎,一樣非常重要,咱們一起開始學習吧。
第03期 正常波形及間期
正常波形包括 P 波、PR 間期、QRS 複合波、QT 間期、T 波和 U 波。
P 波
正常 P 波在Ⅰ、Ⅱ、aVF 和 V 4 ~V 6 導聯為正向,描述的是右心房,随後便是左心房去極化。P 波的正常時長為≤ 0.12s,幅度通常 <2.5mv(2.5 個小格)。
PR 間期PR間期包括P波和PR段,用于測量房室傳導時間,即搏動從心房傳到心室所需的時間(包括房内傳導,即 P 波以及房室結和希 - 浦系統傳導,PR 段)。PR 間期是通過測量從 P 波起點到QRS波群的第一個波(Q 波或 R 波)的時長确定的。
正常的 PR 間期為 0.14~0.20s。PR 段應位于基線或零電位,因為在這段時間體表心電圖測不到電活動,即使房室結和希 - 浦系統内有電活動也記錄不到。
PR 間期随心率的改變而變化,主要反應房室結的傳導時間(是 PR 段的主要決定因素)的變化。希 - 浦系統的傳導是恒定不變的,因為相對于心律的變化其傳導速度無改變(即通過這一部分的傳導有無均一樣)。較慢的窦房心律(迷走緊張性偏高而交感神經刺激偏低),房室結傳導減慢,因此 PR 間期(段)延長。較快的窦性心律(迷走緊張性偏低即交感神經刺激增強),房室結傳導增快,PR 間期(段)縮短。但是目前還沒有方法針對心率來校正 PR 間期。
在給定心率後,PR 間期應該是恒定的,任何變化都表明房室傳導異常。當變化無模式可循時,則說明存在房室分離。PR 間期進行性延長見于Ⅰ型二度房室傳導阻滞(莫氏Ⅰ型或溫氏傳導阻滞)。
QRS 複合波QRS 複合波的時長(或間期)代表心室的去極化時間。此時長從 QRS 複合波的起始波(Q 波或 R 波)測量到其終點(将其定義為 J 點,位于 QRS 複合波的終點,和 ST 段的起點)。左右心室的去極化是同時發生的。但由于左心室的心肌群比右心室大得多,故 QRS 複合波主要反應的是左心室去極化。
QRS 複合波正常時長為 0.06~0.10s,而且在随心率而改變(即希 - 浦搏動傳導有無均一樣)。
QRS 時長≥0.10s稱之為心室内傳導延遲(IVCD)。如果QRS時長≥0.12s 且為典型模式,則 IVCD 表明是束支傳導阻滞。
QT 間期
QT 間期用于衡量心室的複極時間。
從 QRS 複合波的起始波(Q 波或 R波)測量到 T 波的終止,必須牢記,由于 QT 間期測量包括 QRS 複合波,因此它不僅測量了右心室的複極時間,而且包括左心室的去極化時間。
同時還要記住 QRS 時間延長(由于束支阻滞或非特異性 IVCD)也能導緻測量的 QT 間期延長。在這種情況下,QT 間期延長不同時不是由心室複極延長所緻。因為正常 QT 間期的測量時間依據的是正常 QRS 時長(即 0.06~0.10s),因此 QRS時長超過此值的任何延長都要加以關注,并從 QT 測量值中減去增加的時長(以 ms 為單位)。
QT 間期随心率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心率加快,QT 間期縮短,心率減慢,QT 間期延長。因此,QT 間期必須用 Bazett’s 公式進行心率校正:QTc=QT÷ RR 間期。
正常 QT 間期為 0.44~0.48s。
T 波T 波實際上代表心室的複極。
T 波軸通常與 QRS 複合波相同。也就是說,T 波的方向與 QRS 波所偏方向是相同的;若 QRS 波的正向,T 波也是正向,若 QRS 波為負向,T 波也是負向。正常的 T 波是不對稱的與幅度無關(上升比下降緩慢)。而且正常的 T 波升降曲線都很平滑,T 波上出現任何切記、突起或其他不規整都可能疊加有 P 波。
U 波U 波是緊随 T 波出現的低幅度正向波。有人認為 U 波代表希 - 浦系統的延遲複極,但也有人認為 U 波代表乳頭肌的延遲複極。U 波最常見于心前區右側導聯(即 V 1 ~V 3 導聯)。
--未完,後續--
連載回顧:
文章内容圖片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提供,主要來源于:波德瑞德(Podrid)臨床心電圖解析 · 卷1;主編:菲利普·波德瑞德等;譯:郭繼鴻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