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争執發生在我又一次深夜在朋友群裡發自己煎牛排的小視頻時,朋友們都嚴肅地警告我說,再這麼吃下去會變胖的。
“沒事,我吃不胖”
“吃不胖但是你體脂肯定很高”
“胡說,我的體脂秤顯示才18!”
“那是你家秤不準!”
朋友們說的太有道理讓以至于讓我啞口無言,我也一直覺得家裡的體脂秤不太準,像我這樣身材健碩的男子,體脂率怎麼可能是18%?應該是10%才對。
所以市面上那麼多的體脂秤,到底哪個品牌測得最準呢?于是我購買了現在市面上常見且備受熱議的8個品牌的8台體脂秤來進行這次的測評。
參賽選手如下:
有日本選手歐姆龍,良心代表米家,和國産驕傲華為以及旗下的榮耀系,可以說市面上常見的體脂秤都在我這裡了。
接下來我會從這幾個方面來對比這8台體脂秤
| 官方給出的數據比較 |
| 實測的數據比較 |
| 重心和防滑水平 |
| APP的使用體驗 |
| 使用體驗 |
官方給出的數據比較這個環節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官方給出的測量精度及一些其他的測量數據。
其實體脂秤的原理本身都比較的簡單,用一句就可以概括——“脂肪不導電”。
因為人體内肌肉和脂肪的含水率不同,電阻也不一樣(脂肪中的油不溶于水,所以電阻大,導電性差;肌肉的電阻小,導電性好),所以通過測量電極之間的電阻率,就可以計算出你的體脂率了。
而普通的家用體脂秤和醫院用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精确度。我從它們的官網找到了這些數據。
列完這張表格之後我有點失望,除了歐姆龍之外其他品牌都對自己的測量精度閉口不談。
最多隻在宣傳頁中列出了自己的最小分度(現實的最小數值)……不過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品牌的體脂秤宣傳頁的思路都一模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外包給了同一家廣告公司。
官方數據難以對比的情況下,我想到了另一種實測方式。
實測的數據比較為了測出比較準确的體脂數值,我去了次醫院。
光着腳站在正規的儀器上還是挺緊張的,不過過程很迅速,不到五分鐘就完成了測量。
從進入房間到拿到檢測報告一共花了不到十分鐘,醫生很貼心地根據報告給我提了一些建議。
▲專業的檢測報告
離開醫院之後立刻在辦公室分别用八款體脂秤測量自己的體重體脂。
我以去醫院測量的體質檢測報告為标準,計算出了八款體脂秤與醫院測量數據的誤差值。
▲紅色表示多出,綠色表示不足
可以看出,榮耀的體脂秤的平均誤差明顯較小,但是和榮耀用着同一個app的華為在測試精确度上表現明顯不如榮耀。
薄荷和雲麥測出來我的肌肉含量明顯不足,我個人感覺這可能不是測量誤差,應該是肌肉量定義上的誤差。
不過小米誤差值大到我對它有點失望。體重差兩斤是什麼概念?
到這裡我們對這幾款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接着我在一小時内又進行了第二次測量,比較兩次測量的數據。
▲紅色表示多出,綠色表示不足
斐訊的數據基本上沒有變化,大部分的數據變化也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裡,除了小米和歐姆龍。
這兩款兩次測量的體重差了一斤多,按照這個測量結果的話,減肥好像沒那麼難。
重心和防滑水平為什麼要實測這個是因為我在搜索體脂秤的時候看到有朋友使用體脂秤的時候摔倒而受傷的案例。所以決定加進這個實測項目。
實測的方法比較簡單,我直接站在體脂秤上比較邊緣的部分,看它會不會發生側翻或者位移。
原本以為可以作為參考的一項測評,最後發現所有的體脂秤都會在單腳踩踏一遍的時候都會出現側翻的問題。
所以隻能友情提示大家在用的時候盡量不要踩邊緣的部分。
為了安全起見,不建議你們放在潮濕的瓷磚地上使用。
APP的使用體驗
▼薄荷
▼雲麥好輕
▼有品
▼小米
▼華為
▼斐訊
▼榮耀
上面是我進行兩次測量時APP的截圖,因為歐姆龍沒有提供配套APP,所以沒有出現。
各個APP顯示的測量數據都大緻相同,斐訊的配套APP很神奇,甚至能測出你四肢的肌肉含量;華為和榮耀這兩個同門師兄弟的UI設計一模一樣,讓人無力吐槽;其他的體脂秤都是藍牙秒連,但當我的手機和雲麥好輕配對的時候總是連接不上,不知道是不是我使用不當的原因;我個人比較喜歡有品的設計風格,數據雖然繁雜但是能夠讓你一目了然。
使用體驗及小結使用感受上有幾個差等生:歐姆龍、雲麥、和薄荷。
歐姆龍是唯一一個不用下載任何app就可以使用的,下了7個app的我一開始還誇了它,結果手柄加上各種設置,折騰了20分鐘才測出體重……
雖然熟練掌握技巧之後隻要花兩分鐘,但是和其他隻要站上去不用任何操作的體脂秤比起來,它還是比較麻煩。
雲麥讓我花了10分鐘連接藍牙,說明書上的步驟不夠明确,體脂秤本身也不能自動連接,花費了很長時間。
薄荷則是app内的界面不夠清爽,在app内找到稱重的按鈕比較費力。
綜合前面幾項選出了三名優等生:
第三名——華為體脂秤
其實第三名有點不太好選,我個人很喜歡小米的磨砂超薄設計,但是數據上的誤差讓我對它愛不起來。
同樣在外形上有創新的華為,倒是在實測環節也表現的不錯,榮獲第三名。
不過實測結束之後我都沒弄明白華為和榮耀這兩款秤除了顔色有什麼差别,用的app都長一模一樣。
而且它比榮耀貴30元,就看你願不願意為顔值付費了。
第二名——榮耀體脂秤
榮耀體脂秤憑借數據精确度的良好成績在這場比拼中取得第二,美中不足就是造型太多平庸,不過它的品質也算對的起129的價格。
這款是我比較推薦的家用款。
第一名——斐訊體脂秤
s7在便捷程度,實測對比下來的數據精确度上平均得分排在前列。
造型上雖說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是中規中矩也不難看。除了599的定價讓它的性價比稍顯不足之外,個人覺的還是一款比較優秀的體脂秤。
最後頒發一個特别獎給小米——特别好看但不好用獎。
本次測評的結果就是這樣了,因為是隻測量了我一個人的體重,所以可能在數據上還是有誤差,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和我交流!個人建議如果隻是好奇自己的體脂率,最準确的仍然是去醫院測量。
不過如果你處在減脂或者增肌的狀态,關注變化比關注單純的數值更重要!
最後稱完了16次體重我終于可以去吃飯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