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世的角度看,
清末大儒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成大事、做學問的三重境界。
對于奔忙在現今塵世中的我們的求學創業、戀愛婚姻、藝術創作,乃至整個的人生軌迹,均具有其博古通今、見微知著的現實意義。
圖源網絡(下同)
第一境: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這是關于設立目标的境界。
在這一境界下,我們經過獨立而審慎的思考,終于義無反顧地,選擇走上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孤獨的道路。
我們告訴自己,最終要考取哪一所高校,要投身哪一個專業領域,
要攻堅哪一片人類知識的盲區,要突破哪一項人類實踐的極限,
要尋找怎樣一個志趣契合的靈魂,要攜手怎樣一位共度餘生的愛人,
要創造出什麼樣的藝術作品,要獲得什麼樣的生命體驗。
第二境: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關于念茲在茲的境界。
在這一境界下,我們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廢寝忘食,上下求索。
我們努力記憶每一個知識點,我們在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考試中争取不丢一分,
我們不放過專業領域的每一個理論、每一條資訊,我們拼盡全力要将每一個想法變為現實,
我們費盡心機讨好心愛的戀人,我們不令委屈苦留将去的靈魂,
我們誓要成就一鳴驚人的藝術作品,我們強求獲得完美無缺的生命體驗。
第三境:
衆裡尋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這是關于可遇不可求的境界。
在這一境界下,我們求索我們得不到的,我們得到我們不求索的。
我們不再執著于何時能到達目的地,而是已經醉心于自己所選擇的腳下正在走的路。
當我們不再亟亟追尋那個心中的學術殿堂、知識海洋,
當我們不再苦苦追求那個夢中的真命愛人、靈魂伴侶,
當我們不在茫茫追索那個理想中的創意靈感、幸福人生,
惟此時,我們才發現,那些東西不在遠方,原來一直就在觸手可及的身旁。
從出世的角度看,
宋代禅宗也提出了參禅悟道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
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這是參禅之初的境界。
在這一境界下,我們通過自己的雙眼去看世界,通過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世界。
我們以為,雙眼所看到的、知覺所感受到的世界,就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的世界。
山就是那看到的山,水就是那看到的水。
我們對于世間的人事物所呈現出來的表面現象,深信不疑。
我們深信,我們主觀感受到的,就是那人事物本來的樣子。
而一切如夢幻泡影。
此時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正著于相。
第二境:
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這是禅有悟時的境界。
在這一境界下,我們通過智慧點撥、親身體悟、沉思冥想,去關照世界。
我們明白了,本真的世界,不是我們通過雙眼和知覺感受到的世界。
山并不是所見的山,水也不是所見的水。
我們透過表象看進去,看見了世間的人事物内裡和背後是什麼模樣。
我們對自己的雙眼和知覺産生了懷疑,從此我們不再輕信所見所感的一切。
因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時的我們知道了,我們不應著于相。
第三境:
見山還是山,
見水還是水。
這是禅中徹悟的境界。
在這一境界下,我們既看到了世界所呈現出來希望我們看到的模樣,
我們也同時能關照到知覺之後,此人、此事、此物内在的、真實的模樣。
對于我們所直觀見到的、感受到的,我們持既不回避,也不為其所蒙蔽的姿态。
我們雖已世事洞明,卻不再追求人情練達。
我們返璞歸真,面對複雜變幻的世界,在内心保留着一份屬于自己的真實和笃定。
見山可以還是那山,見水也可以還是那水。
我們即便有所懷疑,仍然願意相信,哪怕見過了虛幻,依舊期待真實。
不驚,不怖,不畏。
此時的我們知道了相,也知道了空,而我們卻已無所謂住相或悟空。
入世的人生三境界,是走出去的,是教人面向人群的。
出世的人生三境界,是退回來的,是教人回歸本心的。
而出入世之間,可以無所謂矛盾。
一個人,可以是即入世,也出世的。他的外在在凡塵裡浮沉,他的内心在虛無裡潛修。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那麼,親愛的朋友,反觀我們自己的人生:
我們當下在哪一重,将來又會在哪一重境界下呢?
2022年11月5日 夜于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