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以晉滅吳統一天下而宣告結束,而晉滅吳的最大功臣非羊祜莫屬也,史稱“羊祜遺策滅吳”。羊祜,魏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文學家,西晉開國元勳,為官清正廉潔,為人謙卑,有仁德之心。北宋學者韋不伐如此評價羊祜道:“羊公民愛深,原叔複善政。緝祠流聲詩,才德交輝映。”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羊祜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關于他的典故亦是不乏,諸如:“不舞之鶴 ”、“羊陸之交”、“折臂三公”等等,羊祜自小聰慧,長大之後更是博學多才,才思敏捷,時以擅長論辯而盛名于天下。相傳他年幼之時,遊玩于汶水之濱,路遇一白發蒼蒼老者,老人求助于小羊祜,羊祜不推辭,積極幫助老者,事後,那老者端看羊祜之長相,對羊祜感謝之後,對羊祜說道:“你這小子,心地仁厚,不錯。瞧你之相貌不凡,他日不到六十歲,你将必建大功,福澤天下。”那老者說完就走了,羊祜聽了老者話後若有所思,回過神來欲要對老者讨教時竟然發現那老者早已不知所蹤。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羊祜的父親乃三國曹魏的官員,官居上黨太守,名叫羊衜(yángdào ),在羊祜十二歲時他便過世了,其子女羊祜、羊徽瑜、羊發便由其弟弟時任曹魏太常的羊耽撫養。羊祜是個大孝子,其父羊衜死後,羊祜悲恸不已,行孝哀思之禮遠遠超過常人所行,為世人所贊。
羊祜父親過世後,他常時而立于墓旁悲恸,時而拿着鐵鍬培土。時有一擅長相術風水之人路過,見羊衜之墓穴大驚,來到羊祜身邊,對羊祜說:“小夥子,不要哭了,觀此墓地之風水,他日羊家必出傲視天下的君王。”羊祜雖小,對于相師之話亦知不妥,若傳出去恐怕對羊家不利。于是他拿着鐵鍬将墓地後面給挖斷,想憑借此舉破壞墓地風水,以絕相師之言 。那相師見羊祜此舉又言道:“龍脈雖去,他日亦會出一位斷臂的三公人物,且斷了子嗣。”對于相師後面之語,羊祜也就不擔心了,且也不以為然。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後來,羊祜憑借其才能一路建功立業,平步青雲,先後官居中軍将軍、散騎常侍、車騎将軍等等。一日,羊祜騎馬外出,因戰馬受驚,羊祜不慎墜馬,将胳膊給摔斷了。羊祜五十八歲之時病逝,晉武帝司馬炎追封他為侍中、太傅,持節如故(注:三國之時,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師、太傅、太保特稱三師,而太傅、大司馬、大将軍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司馬炎也憑借羊祜在世所做的努力和遺策成功滅了東吳,使得晉朝統一天下結束了三國時代。羊祜一生未有子嗣,後将其弟羊發之子羊篇過繼為子。這便是“折臂三公”典故的由來。(文:悔昔道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