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豆在《遙遠的救世主》裡借丁元英的口,提出了“文化屬性”這樣一個獨特又頗具中國特色的概念。進而把文化屬性分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這也是很多朋友讀完書後,驚歎和談論的東西。
不同層次的人對“文化屬性”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看到這個概念,你是否真正想過,抛開原生家庭不說,一個人的命運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态度改變人生。
既然性格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那我們不妨再深挖一步,又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人的文化屬性。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社會、國家和民族也是如此。文化屬性通俗一點來說,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叫做:“狼行千裡吃肉,狗行千裡吃屎”。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這麼解釋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産物。
天道就是遵循事物規律,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道德經》裡說弱則生,柔則存。天下莫若于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上善若水。
水的品德與行為就是天道。
道,本為道家之根本。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言,道可道,非常道。此處的道,意為方法。即做事的方法和技巧。
強勢文化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強勢文化造就強者。而弱勢文化是盼望救世主或者别人來拯救自己的文化。它主要表現為等、靠、要。傳統文化的觀念,大部分程度依靠一個靠字,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什麼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這就是幾千年所留下來的文化屬性問題。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于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這裡是弱勢強勢,并不是指外力作用下的弱勢強勢,而是“心”的弱勢強勢。遙遠的救世主,意思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救世主,這個世上真正能拯救自己的,隻有我們自己。
物質決定意識,而意識又反作用于物質。大的物質決定了大的意識,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反映的就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強勢屬性,曆經萬般劫難,但是依舊屹立在東方;四大文明古國,隻剩下我們,因為我們有強勢文化,不靠别人,隻靠自己,沒有天天想着别人拯救。
何為天道,天道就是萬事萬物有自己的規律,我們要順應規律,不能踐踏規律,同時要包容,要奮進。
文化屬性是一個人從小到大被身邊人灌輸的思想,是受身邊多數人的影響的羊群效應。
這些思想,這些影響,會根深蒂固地固化在一個人的大腦裡,形成對所有事物的價值觀判斷依據。
很多人之所以貧窮就源于不懂人性,看不到事物客觀規律,被人性弱點和弱勢文化所控制。比如說,很多人一直有“等”、“靠”、“要”的思想,總想着去靠别人,每天幻想天上會掉餡餅,渴望救世主來拯救自己,抱怨原生家庭不如别人,把自己的不夠優秀全部歸結于外因。每天的時間都用來刷抖音,打遊戲,沉溺于虛幻世界之中不能自拔,卻從來不想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
窮人總想着富人能帶自己一起賺錢,而現實情況是,富人不願意帶窮人一起變富。
原因就在于,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掌握了更高維度的認知,擁有更強的奮鬥精神。富人更願意帶動窮人提升認知,而不是直接給窮人錢,那樣會害了窮人,因為窮人的認知永遠得不到提升,即使有錢也是暫時的。
然而世間沒有幾個窮人能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無知和懶惰,徹底摒棄自己的壞習慣和秉性。窮人雖然都在向富人取經,但是富人真把緻富的真相說出來,沒有幾個窮人能接受得了。90%以上的窮人都活在雞湯裡,活在心理安慰裡。他們甯可面對美麗的謊言,也不願意接受殘酷的現實,因此永遠都在自欺欺人,掩耳盜鈴。“江山易改,本性難移”,90%以上的窮人表面上也想提升自己的認知,其實他們更想要一個快速緻富的捷徑,想要的是占便宜。而當富人告訴他們如何提升認知的時候,窮人還要反過來批判他們,因為窮人們認為這個不能直接賺到錢,是沒用的大道理。
這就造成了富人不想惹事的狀态,他們甯可自己潇灑的生活,也不願意帶窮人一起變富。
富人之所以富有,就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徹底摒棄了等靠要的弱勢文化思想,在他們眼裡面,他們隻認強者。他們沒有窮人一樣的玻璃心和隻知道死要面子。對于他們來說,隻要能讓自己變得更好,他們就能夠忍受各種委屈和不理解,能放下面子去賺錢。他們内心足夠強大,也沒有人能輕易控制他們的情緒,他們情緒穩定,更加理性。他們不像窮人一樣把錢都花來吃喝玩樂,他們更願意用錢來投資自己。
果凍說:文化屬性就是知識、認知态度、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思維能力,尤其是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文化屬性就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抽象的東西,卻又蘊藏着非常神奇的決定人生命運的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