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階段及時進行實測實量,是質量控制重要的一環,通過工程實體實測實量能夠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糾偏,從而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避免大面積返工。
1. 混凝土結構工程
1.1 基本原則
1.1.1 根據同一标段内各樓棟施工進度,在實測前随機确定已拆完模闆的2個樓層作為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實測層。
1.1.2 根據選取樓層結構平面圖,實測實量選點考慮每層結構4個角和中間砼剪力牆、柱。當實測砼結構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時,每個實測層要選取10個實測區,2個實測層累計20個實測區。
1.1.3 當實測同一樓層内頂闆水平極差時,每個實測層選取5個實測區,2個實測層累計10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實測5個點,每個點均作為1個計算點。
1.2表面平整度(砼結構)
1.2.1 合格标準:[0,8]mm。
1.2.2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1.2.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剪力牆/暗柱:選取長邊牆,任選長邊牆兩面中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
(2)當所選牆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牆4個角(頂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計測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2個實測值分别作為該指标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3)當所選牆長度大于3米時,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測量兩次表面平整度外,還需在牆長度中間水平放靠尺測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3個實測值分别作為判斷該指标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
1.3 牆面垂直度(砼結構)
1.3.1 合格标準:層高≤6m時[0,10]mm;層高>6m時[0,12]mm。
1.4.3 測量工具:2米靠尺
1.4.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每一面牆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15個實測區;所選2套房實測區不滿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每一測尺的實測值作為一個合格計算點。
(2)測量方法:同一實測區内當牆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牆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闆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l當牆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牆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和牆體中間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闆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牆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具備實測條件的門洞口牆體垂直度為必測項。
(3)數據記錄:同一實測區,一個實測值作為一個合格率計算點。
1.4 頂闆水平度極差(砼結構)
1.4.1 合格标準:住宅:[0,15]mm,公建:[0,20]mm
1.4.2 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具有足夠剛度的5米鋼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測距儀)
1.4.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同一功能房間砼頂闆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7個實測區。
(2)使用激光掃平儀,在實測闆跨内打出一條水平基準線。同一實測區距頂闆天花線約
30cm處位置選取4個角點,以及闆跨幾何中心位(若闆單側跨度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個測點),分别測量砼頂闆與水平基準線之間的5個垂直距離。以最低點為基準點,計算另外四點與最低點之間的偏差。偏差值≤15mm時實測點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時,5個偏差值(基準點偏差值以0計)的實際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5個計算點。最大偏差值﹥20mm時,5個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計,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5個計算點。
(3)所選2套房中頂闆水平度極差的實測區不滿足7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1.5 截面尺寸偏差(砼結構)
1.5.1 合格标準:截面尺寸偏差[-5,8]mm
1.5.2 測量工具:5m鋼卷尺
1.5.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以鋼卷尺測量同一面牆/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牆/柱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20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從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測量截面尺寸1次,選取其中與設計尺寸偏差最大的數,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
1.6 樓闆厚度偏差(砼結構)
1.6.1 合格标準:[-5,8]mm
1.6.2 測量工具:超聲波樓闆測厚儀(非破損)或卷尺(破損法)
1.6.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同一跨闆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取1個樣本點,取
點位置為該闆跨中區域。
(2)測量所抽查跨的樓闆厚度,當采用非破損法測量時将測厚儀發射探頭與接收探頭分别置于被測樓闆的上下兩側,儀器上顯示的值即為兩探頭之間的距離,移動接收探頭,當儀器顯示為最小值時,即為樓闆的厚度;當采用破損法測量時,可用電鑽在闆中鑽孔(需特别注意避開預埋電線管等),以卷尺測量孔眼厚度。1個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
(3)所選2套房中樓闆厚度偏差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4)樓闆厚度實測時總承包商準備鑽機、鑽頭,并及時将鑽孔封堵到位。
樓闆厚度測量示意圖
2 砌體工程
2.1 基本原則:實測前,根據同一标段内各樓棟進度随機選取處于砌築階段2-4套房作為砌築工程的實測套房。戶數最多的房型為必選。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
2.2 表面平整度(砌築工程)
2.2.1 合格标準:[0,8]mm
2.2.2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2.2.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面牆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優先選用有門窗、過道洞口的牆面。測量部位選擇正手牆面。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
(2)當牆面長度小于3米,各牆面頂部和根部4個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測量2次,其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3)當牆面長度大于3米時,還需在牆長度中間位置增加1次水平測量,3次測量值均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
(4)牆面有門窗、過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測一次,作為新增實測指标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
(5)所選2套房中牆面表面平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3 垂直度(砌築工程)
2.3.1 合格标準:[0,5]mm
2.3.2 測量工具:2米靠尺
2.3.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面牆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優先選用有門窗、過道洞口的牆面。測量部位選擇正手牆面。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
(2)實測值主要反映砌體牆體垂直度,應避開牆頂梁、牆底灰砂磚或砼反坎、牆體斜頂磚,消除其測量值的影響,如兩米靠尺過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當牆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牆距兩側陰陽角約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砌體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離下部地面位置約30cm時測1次垂直度。牆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2個實測值分别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4)當牆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牆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和牆體中間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砌體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離下部地面位置約30cm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牆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這3個測量值分别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
(5)所選2套房中牆面垂直度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4 方正度(砌築工程)
2.4.1 合格标準:[0,10]mm
2.4.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吊線或激光掃平議
2.4.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套房同層内必須設置一條方正控制基準線(盡量通長設置,降低引測誤差),且同一套房同層内的各測區(即各房間)必須采用此方正控制基準線,然後以此為基準,引測至各測區(即各房間);
(2)砌築前距牆體30-60cm範圍内彈出方正度控制線,并做明顯标識和保護。
(3)同一面牆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
(4)在同一測區内,實測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掃平儀對彈出的兩條方正度控制線,以短邊牆為基準進行校核,無誤後采用激光掃平儀打出十字線或吊線方式,沿長邊牆方向分别測量3個位置(兩端和中間)與控制線之間的距離。選取3個實測值之間的極差,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如該套房無方正基準線或偏差超過5mm/2m,則該套房内所有測區的實測值均按不合格計。
(5)所選2套房中方正度極差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6)房間内縱向、橫向方正度有任何一項不合格時,則該房間方正度不合格。
2.5 外門窗洞口高、寬
2.5.1 合格标準:[-5,10]mm
2.5.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或激光測距儀
2.5.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 對于外牆面的門窗洞口:同一外門或外窗洞口均可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測量時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體邊對邊,各測量3次門洞口寬度及高度淨尺寸(對于落地外門窗,在未做水泥砂漿地面時,高度可不測),取高度或寬度的2個實測值與設計值間的偏差最大值,作為判斷高度或寬度實測指标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
(2)所選2套房中的外門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3 抹灰工程
3.1 基本原則:實測前,根據同一标段内各樓棟進度随機選取處于抹灰階段2-4套房作為抹灰工程的實測套房。戶數最多的房型為必選。
3.1.2 采用木夾闆、石膏闆等輕質材料作為後改造牆體,可不作為實測區。
3.2 牆體平整度(抹灰工程)
3.2.1 合格标準:[0,4]mm
3.2.2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3.2.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每一面牆為1個實測區,累計15個實測區。所選2套房實測區不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每一測尺實測值為一個合格計算點。
(2)測量方法:同一實測區内當牆面長度小于4米,在同一牆面頂部和根部4個角中,選取左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測量1次,在距離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測1次;
當牆面長度大于4米,在同一牆面4個角任選兩個方向各測量1次,在牆長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測量,在距離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測2次;實測區牆面優先考慮有門窗、過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測一次,洞口兩邊豎向各測一次;
(3)數據記錄:同一實測區,一個實測值作為一個合格率計算點。
3.3 牆面垂直度(抹灰工程)
3.3.1 合格标準:[0,4]mm
3.3.2 測量工具:2米靠尺
3.3.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每一面牆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15個實測區;所選2套房實
測區不滿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每一測尺的實測值作為一個合格計算點。
(2)測量方法:同一實測區内當牆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牆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闆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 當牆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牆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和牆體中間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闆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牆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具備實測條件的門洞口牆體垂直度為必測項
(3)數據記錄:同一實測區,一個實測值作為一個合格率計算點。
(4)垂直度實測時不考慮膩子、抹灰等交界處的高差,需重點關注不同工序交接及邊角
收口到位;
3.4 地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3.4.1 合格标準:結構面允許偏差小于8mm,地面輻射供暖的整體面層允許偏差小于5mm
3.4.2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3.4.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個功能房間地面都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
(2)任選同一功能房間地面的2個對角區域,按與牆面夾角45度平放靠尺測量2次,加上
房間中部區域測量一次,共測量3次。客、餐廳或較大房間地面的中部區域需加測1次。
(3)同一功能房間内的3或4個地面平整度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3或4個
計算點。
(4)所選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滿足10個實測區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3.5 頂棚水平度(抹灰工程)
3.5.1 合格标準:住宅:[0,8]mm,公建:[0,15]mm
3.5.2 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具有足夠剛度的5米鋼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測距儀)
3.5.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同一功能房間抹灰頂闆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7個實測區。
(2)使用激光掃平儀,在實測闆跨内打出一條水平基準線。同一實測區距頂闆天花線約30cm處位置選取4個角點,以及闆跨幾何中心位(若闆單側跨度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個測點),分别測量抹灰頂闆與水平基準線之間的5個垂直距離。以最低點為基準點,計算另外四點與最低點之間的偏差。偏差值≤8mm時實測點合格;最大偏差≤12mm時,5個偏差值基準點偏差值以0計)的實際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5個計算點。最大偏差值﹥12mm時,5個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計,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5個計算點。
(3)所選2套房中頂闆水平度極差的實測區不滿足7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3.6 陰陽角方正(抹灰工程)
3.6.1 合格标準:≤4mm
3.6.3 測量工具:陰陽角尺
3.6.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面牆的任意一個陰角或陽角均可以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5個實測區。所選2套房的實測區不滿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選取對觀感影響較大的陰陽角,同一個部位,從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測量1次。2次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3.7 開間/進深尺寸偏差
3.7.1 合格标準:不超過長度推算值的0.5%,且最大偏差不超過±20mm,極差不超過20mm
3.7.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或激光測距儀
3.7.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個房間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分别測量房間開間/進深尺寸。
(2)用激光測距儀或卷尺測量所抽查房間開間/進深尺寸。每個實測區開間/進深各測量兩次,取偏差較大者最為測量值。每個實測區開間/進深各取1個樣本點。
(3)所選2套房中開間/進深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3.8 戶内門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
3.8.1 合格标準:高度偏差[-10,10]mm;寬度偏差[-10,10]mm;牆厚偏差[-5,5]mm
3.8.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
3.8.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個戶内門洞都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20個實測區。入戶門門洞必選。
(2)實測前戶内門洞口側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層施工,以确保實測值的準确性。
(3)若地面找平層未做,則從現場一米标高線測量并計算實測戶内門洞口高度2次。高度2
個測量值與設計值之間偏差的最大值,作為高度偏差的1個實測值;寬度的2個測量值與設計值之間偏差的最大值,作為寬度偏差的1個實測值;牆厚則左、右、頂邊各測量一次,3個測量值與設計值之間偏差的最大值,作為牆厚偏差的1個實測值。每一個實測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一個測區有三個實測值,一個實測點作為一個合格率計算點。
3.9 裂縫/空鼓(抹灰工程)
3.9.1 合格标準:戶内牆體完成抹灰後,牆面無裂縫、空鼓
3.9.2 測量工具:目測、空鼓錘
3.9.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實測區與合格率計算點:所選戶型内每一自然間作為1個實測區。每一自然間内所有牆體全檢。1個實測區取1個實測值。1個實測值作為1個合格率計算點。所選2套房累計15個實測區,不滿足15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測量方法:同一實測區通過目測檢查所有牆體抹灰層裂縫,通過空鼓錘敲擊檢查所有牆體抹灰層空鼓。
(3)數據記錄:同一實測區任何一面牆發現1條裂縫或1處空鼓,或有修補痕迹,該實測點不合格。如無任何裂縫或空鼓,則該實測點為合格。
裂縫空鼓實測示意圖
4 設備安裝
4.1 基本原則:實測前,根據同一标段内各樓棟進度随機選取處于抹灰或裝修階段2-4套房作為設備安裝工程的實測套房。戶數最多的房型為必選。
4.1.2 同一套房内具備條件的設備安裝工程實測指标需全部檢測。當實測指标合格率計算點總數少于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4.2 衛生器具安裝(座便坑距偏差)
4.2.1 合格标準:[0,20]mm
4.2.2 測量工具:5米鋼卷尺
4.2.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個座便預留排水管孔作為一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所選2套房實
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2)實測前,通過圖紙确定座便器預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換算為管外壁距牆體裝修完成面距離。如牆體裝修面還未完成,現場測量值要減去2cm(牆面瓷磚鋪貼預留厚度),以此作為偏差計算的數值進行合格性判斷。
(3)每1個座便器預留排水管孔距的實測值與設計值之間的偏差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
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
4.3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設備安裝)
4.3.1 合格标準:[0,5]mm
4.3.2 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5米鋼卷尺
4.3.3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每一個功能房間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10個實測區。
(2)在所選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間内,使用激光掃平儀在牆面打出一條水平線。以該水平線為基準,用鋼卷尺測量該房間内同一标高各電氣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準線的距離。選取其與水平基準線之間實測值的極差,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标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
(3)所選2套房中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實測區不滿足10個時,需增加實測套房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