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果子?來源:讀特1981年,29歲的賈平凹初次到四川,寫有《入川小記》其時,他還遠沒有現在這般名滿天下,代表作尚在腹中孕育,雖說是才情早顯端倪,但畢竟青澀,白臉黑發将其歸類為西北話中的“尕娃”他對四川有感情,從入川翻越崇山峻嶺一路火車隧道的艱辛,想象這天府之地如同一枚橘子,乃是苦澀的橘皮包裹着一團妙物仙品這個比喻絕佳,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春天的果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讀特
1981年,29歲的賈平凹初次到四川,寫有《入川小記》。其時,他還遠沒有現在這般名滿天下,代表作尚在腹中孕育,雖說是才情早顯端倪,但畢竟青澀,白臉黑發将其歸類為西北話中的“尕娃”。他對四川有感情,從入川翻越崇山峻嶺一路火車隧道的艱辛,想象這天府之地如同一枚橘子,乃是苦澀的橘皮包裹着一團妙物仙品。這個比喻絕佳!
我的工作和生活地在江蘇蘇州,相對于四川,自然是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相隔關山萬裡路,卻也同飲一江水。這條彎彎曲曲的長江,非常具有象征意味,其自西邊天際飄然而下,經過四川盆地後,穿越“橘皮”,與巫山親密接觸,“切割”出三峽,一路向東,然後是千裡江漢平原,在太湖流域與南北橫貫的大運河握手,從上海彙入藍色的海洋。它也如同一棵中華橘樹上的脈絡,滋養着四川和沿江的橘子。
四川是柑橘的著名産地,太湖畔的蘇州呢,緯度與巴山蜀水十分接近,産橘曆史也相當悠久。讀過明代話本小說《初刻拍案驚奇》的人,一定記得《轉運漢巧遇洞庭紅》這一篇,一個善良的倒黴蛋在山窮水盡之際,跟随人家出國遊玩散心,花一兩銀子買一簍子蘇州東山産的小橘子,不料在異地他鄉大受歡迎,一簍小橘子賣出了一千兩銀子。途中又撿到一個大烏龜殼,更是賣出了五萬兩銀子,真正時來運轉。故事十分誇張,但似乎也通情理,宣揚的無非是流通出效益的經濟規律。
現在一到秋天,來蘇的遊客都還能吃到這種極其便宜的洞庭紅小橘子,顔色鮮豔,卻籽多味酸,無人采賣。但市面上卻也出現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好柑橘,一種名為“醜八怪”的春天上市品種。這種橘子的外形較大,有點像上小下大的葫蘆,隻是名字有些欠雅。吃口卻極佳,果汁豐沛,扔一瓣口中,輕輕咬合,果汁爆裂之際清香甘甜于舌面齒頰間奔突,妙處難與君說。向店主問産地,答曰四川眉山。一時,我感覺長江就像一條光纜,讓我的萬千思緒瞬間聯通了峨眉山與瓦屋山之間的東坡故裡。
承蒙不棄,我應邀到過眉山數次。2015年秋天,我作為媒體人忝列“東坡故裡行”主題采風活動,于此地采訪了孫紹振、周倫佑、劉醒龍、阿來、周聞道、王剛、張新穎、張生全等一批名家,每人一塊整版。其中,給賈平凹做的訪談對話是兩塊整版。在眉山,最突出的愉悅是,我呼吸到蘇東坡幼時呼吸過的空氣啦!在眉山三蘇祠,我親見賈平凹攜三秦厚土的雄渾,在一整張素宣上濃墨揮寫的“聳瞻文旦”,感激文豪蘇東坡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旦”在甲骨文裡表示春日裡的太陽。所以,賈平凹說蘇東坡就是文學的太陽。在我看來,這個“旦”,也仿佛一枚越過冬季而由青轉紅的眉山橘,自地平線上湧起。
賈平凹對眉山志願者的合影有求必應。期間,他還真誠地伸出自己的小指頭,用他地道的陝西話告訴合影者,在東坡的故鄉,他隻是個小作家。人家追賈,他追蘇。他對蘇東坡的評價給我印象最深處,是他說這個大文豪一生蒙受太多的苦難,但心中、筆下的文字,卻沒有一絲戾氣,絕不憤青,總是純美和溫暖。蘇東坡像一隻春蠶,嚼食苦澀的桑葉,吐出精美的真絲。蘇東坡是眉山養育的,他更多的經典卻留在他一生承受最多人間悲苦的黃州、惠州、儋州。
我補充,最終受益的,是包括他的桑梓地眉山在内的全世界。
(原标題《春天的橘子》)
編輯 高原 審讀 劉春生 審核 張雪松 王雯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