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孩子努力上進的話?///“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是老師用他們優秀的言傳身教,填充了無數學生的夢想與希望“教師博雅”推出“師說”專欄,聽老師們講述“教”與“學”的動人故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激勵孩子努力上進的話?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是老師用他們優秀的言傳身教,填充了無數學生的夢想與希望。“教師博雅”推出“師說”專欄,聽老師們講述“教”與“學”的動人故事。
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文 / 張敏
單位 / 上海市黃浦區學前兒童發展監測中心
“嘟嘟(化名)你來啦!”
“要張老師抱抱,還要跟張老師碰碰頭。阿拉寶寶最喜歡張老師了!”
“來,抱抱,咱們碰個頭!嘟嘟把小手擦擦,穿上鞋套,試試自己扶着小樓梯走到教室吧!”
作為早教教師的我,清晨在門口迎接寶貝和家長們參加活動是常态。我常聽家長們和我說“阿拉寶寶最喜歡張老師了”之類的話語。每每此時,我的内心除了高興,感到更多的是慚愧和激勵。
慚愧源于初為人師時與同事之間一次無意的對話,那看似再平常不過的一幕,卻在我腦海中一直清晰地回放着——
A老師:B老師,你們班那個頭發卷卷的寶寶真是太可愛了,跟洋娃娃一樣,誰見了都喜歡!
我:是啊,那個寶貝很可愛,有些就沒那麼可愛了。
B老師:是的,某寶确實很可愛,但我覺得每位寶寶都很可愛!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B老師的話音剛落,我内心就“格愣”了一下。盡管話題沒有繼續,我卻明顯感覺到這次對話對我内心産生了很大的沖擊。刹那間,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B老師對孩子一直都充滿愛意,為什麼每個家庭都會與她結成親密的育兒合作夥伴!原來,B老師除了具有紮實專業的學識,更重要的秘訣是她擁有一顆愛每一個孩子的心。
是啊,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更是國家未來的棟梁!越是幼小的孩子,越需要耐心細緻的關愛和專業到位的呵護。我慶幸能認識到思想上的不足并及時調整。從此,我更加自覺地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認真做好日常教學指導工作,為每個寶貝建立成長記錄小檔案,并通過課堂觀察、影像記錄等方式用心研究,捕捉孩子的典型行為和閃光點。我還持續通過調研問卷、課堂沙龍、課後複盤溝通等方式,與家長及時互動,進一步了解、分析和解讀孩子行為現象背後的原因,解答家長的育兒難題,幫助家長在養育過程中掌握好的育兒經驗與實操方法。
記得嘟嘟第一次來到活動室,看到地毯上的積木他直接就走了過去。可還沒站穩,外婆就已經沖到他面前說:“寶寶,你搭個高樓,搭個大高樓。”誰知,嘟嘟把桌上的積木直接用手“掃”到了地上,轉身就走開了。外婆隻好跟着他走,見地上有球又讓他去投籃,可嘟嘟仍然沒有回應,直接走開了!無奈的外婆隻好和站在一旁的我說:“張老師,你看,嘟嘟坐不住,也不聽話!”我笑了,請外婆先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看他自己玩一會。
沒有了“跟班”的嘟嘟,看看這裡,摸摸那裡,走到“釣小魚”的玩具旁擺弄起來,足足玩了好幾分鐘,之後他又回到積木旁。我順勢坐在他前面,自顧自地把積木搭高。這時他擡頭看了看我搭的,一下就給推倒了;我沒有說話,又快速壘高,他又一把推倒……如此反複,嘟嘟高興地手舞足蹈。一旁的外婆,看得既高興又困惑,說從來沒見他玩得這麼開心。我告訴外婆,嘟嘟幾次走到積木旁,說明他對積木感興趣。但他的興趣和能力還處在“推倒”階段,不斷地壘高吸引着他去推倒。他感興趣了,就願意去玩,玩起來也就專注了。滿足了推倒的願望後,他才會更有意願自己遊戲搭建,在遊戲中探索和發展自己。
現在外婆每次帶嘟嘟來活動時,不再随時“指揮”了。正如很多參加活動的爸爸媽媽或祖輩們那樣,外婆看到了嘟嘟的變化成長,放下了心中的擔憂,懂得了要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參照孩子月齡發展特點,陪伴寶貝遊戲成長。每一次遊戲活動結束後,外婆都有意識地邀請嘟嘟一起将玩具收好歸位。她說養成好習慣的寶寶,帶起來更輕松。外婆也更樂于與我分享寶貝在家中生活的視頻,不斷學習創設育兒環境與陪伴的好方法。
蘇聯教育家捷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隻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每個孩子都猶如一本有趣的書,但要想讀懂這本書卻并不容易。因為愛孩子,我更願意親近孩子;因為懂得了自己從事的這份職業的神聖,我一直用心對待每個孩子,攜手家長高質量陪伴寶貝們健康茁壯成長。
編輯:馬曉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