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海豚想必大家腦海中馬上會浮現一道優美的身影,它擁有流線型的身體,長長的嘴吻,還有友善的笑容,我們在銀幕常常能見到它的身影,比如《海豚的故事》、《國家地理百年紀念:瘋狂的海豚》等等,都向我們介紹了這種美麗的動物。海豚給我們留下最多的印象,那應該就是熱情、聰明、活潑和會救人。
但是,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海豚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動物,天性支配着它的日常行為,即使是我們人類,擁有者高于動物的智慧,懂得思考,縱觀曆史,人類也犯下了不少慘絕人寰的罪行。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不一樣的海豚。
先大概介紹一下海豚,海豚是對海豚科一類水生哺乳動物的統稱,而領航鲸、虎鲸等黑鲸類亦屬此科,也就是說它們本質上也是大型海豚。現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中也有分布,也有個别種類分布于内陸河流。海豚喜歡群居,通常我們見到的海豚都是成群結隊的。
别看海豚外表人畜無害的,它可是海洋中的捕食小能手啊,捕食魚類、烏賊等為食。海豚是高度社會化的物種,在來捕食過程中通常是以群體進行活動的,一項對佛羅裡達海岸的研究表明,每一隻海豚在捕食中有着各自的明确分工。甚至還存在,集群的海豚還會攻擊鲨魚,通過沖刺撞死鲨魚。
海豚救人隻是天性?
海豚成員間也會互幫互助,當遇到受傷或生病的個體時,海豚會前去救助。出于這個天性就不難理解海豚去救助落水的人或者動物了。不過,正如剛開始所說一樣,這是海豚的一個天性,并不是進行過思考而進行的一個行為。所以海豚這個"救人"的善意天性并不是都有一個美好的結果,它隻是一個相對"盲目"的行為。
衆所周知海豚是哺乳動物,所以需要呼吸。當小海豚或者有傷病的海豚遇到困難時最重要的事就是盡快到達水面進行呼吸,其他海豚會出于"照料天性"将其拖出海面。有實驗表明海豚對海中漂浮不動的物體,擁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會不斷将其推出海面。
就有這樣一個例子,一隻剛出生的小海豚死了,可它仍被海豚媽媽不斷的推出海面。可能你會說這是出于海豚媽媽因為母性的原因,那麼我們再看一個例子:1955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洋水族館裡,有一條海豚為搭救一條長1.5米的年幼虎鲨,竟然連續8天把它拖出水面,結果這條倒黴的小鲨魚終于因此而喪了命,海豚的善心反而釀成錯誤。看到這裡是否有些哭笑不得,舉這些例子并不是為了否定海豚這個天性,隻是想說明,海豚的這種行為并不都是如網上所歌頌的那樣,我們需要有一個辯證的思維去看待這件事,這樣才能更加客觀、理性和正确。
海豚"迎難而上"的生理行為
繁育後代對每一個物種來說都是一種本能的行為,也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不同的物種對待這件事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方法。雄性寬吻海豚有時候會組團盯上一個落單的雌性海豚,一直锲而不舍的追求它與自己進行交配繁殖,直至成功。并且海豚的這種锲而不舍的追求行為可不僅僅局限于同類,在與其他物種的身上也同樣有發生過。
不過上述海豚的這些行為幾乎都是由于本能的驅使,可能這些本能有點讓我們無法接受。但說到底,海豚或者其他動物的某些行為會讓我們産生反感,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用人類的道德标準來評判動物的行為。就比如,雄獅為了交配,會殺死母獅和其他雄獅的幼崽;杜鵑會把自己的卵産在其他鳥類的巢中,等杜鵑的幼鳥長大後會将其他卵推出巢穴;雌性蜘蛛"黑寡婦"會在交配結束後将雄性蜘蛛吃掉。
這樣的行為在動物世界還有很多,若是以我們人類的行為來看待這些事情會覺得無法接受。但動物的這些行為是屬于自然現象,自然并非善或惡的存在,它僅僅是它自身而已。因此動物身上有他吸引你的地方,但同樣也有着屬于它的缺點,我們需要更加理性的看待。
而且海豚中那些美好天性也不能忽視,總體上來說海豚天性親近人類,可也正是由于這親人的性格,導緻海豚過于相信人類,而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類利用,對其進行大肆的捕殺,還有國家每年都舉行所謂的"殺海豚節"。
觸目驚心的血染海豚灣
無論海豚救人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之舉,它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好朋友的善意我們怎麼能反過來對其進行利用呢?正所謂“動物一直是動物,可人有時候确實不是人”。
動物的天性也許輕易無法改變,但作為人的行為,都是受到自身控制與約束的,既然人類作為高智慧的生物,那麼不是更應該做出自己應有的榜樣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