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潘亦純)在新京報記者統計數據可查的71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天安人壽以2019年虧損66.01億元,排名墊底。
為何去年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天安人壽方面對新京報記者坦言,公司目前處于價值轉型期,因受到暫時性重大投資損失,出現了暫時的經營虧損,但公司的流動性和償付能力仍充足,客戶利益有充分保障,同時公司各項工作穩步有序開展,不會影響對客戶的服務品質,更不會對公司未來發展造成影響。
去年投資收益跌七成 退保金增2.85倍
天安人壽2019年年報顯示,在營業收入端,該險企的保險業務收入約為521億元,比2018年的約586億元減少了65億元。
投資收益方面,天安人壽去年約為16.85億元,同比也跌去七成。具體來看,股權投資處置淨損益及分紅、債權投資計劃利息收入、出售基金投資淨損益三項均出現了投資虧損,分别達-29.39億元、-0.99億元及-1.07億元。其餘的基金分紅、出售股票投資淨損益等項目,投資收益同比均有所增長。
天安人壽在年報中坦言,公司資産配置結構平衡風險與收益,在保持充足流動性的基礎上,以權益類投資為主要投資對象。2019 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内外部環境更趨複雜,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但經濟總體運行仍在合理區間。具體看,在權益價格風險方面,A 股走勢“前高後平”,波動較大,整體呈上漲趨勢,公司股票、權益類基金和權益類信托投資收益良好。
在營業支出端,天安人壽2019年的退保金、保單紅利支出等指标有明顯增長。具體來看,退保金激增2.85倍達199.88億元;保單紅利支出同比增4.28倍達7.67億元。
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逆勢增至182億元 但仍現虧損
雖然2019年虧損額較大,但天安人壽方面表示,公司的價值轉型也是确保長期核心競争力的發展,所以不會對我公司發展造成影響。“作為一家快速發展的壽險企業,天安人壽正處在探索期與上升期,穩定規模、調整結構、提升價值是其走向可持續發展良性快車道的有益探索。”
進入2020年,保險業備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不過,天安人壽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保險業務收入為181.63億元,高于上季度48.87億元的水平。
天安人壽方面表示,從價值業務的發展來看,公司持續聚焦于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等高價值産品,不斷提升産品的内涵價值。目前天安人壽擁有銀保、個險、經代三大主力渠道,各渠道強力推進業務結構優化,大力發展長期期交型業務。
同時,該償付能力報告還顯示,一季度天安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8.27%,達到監管要求,也高于上季度115.48%的水平。不過,從淨利潤指标來看,天安人壽一季度仍虧損11.76億元。
編輯 徐超 校對 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