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色的混合是一個心理過程。所有的顔色都是在人的大腦中根據來自人眼中錐體細胞的脈沖形成的。這些脈沖由光源(反射光,以及反射光線的物體)決定。
由于顔色包括光和反射光,就很難溝通顔色的雙重性。顔料術語中就比較容易了解:更多人了解紅色和黃色可以形成橙色,因為可以用彩色鉛筆、顔料輕易地實現。而在印刷行業,我們不會用到畫家的調色闆,而是要用掃描儀、顯示器、印刷機等。
我們将區别一下兩種截然不同的呈色方式:
加色呈色法(基于光照)
減色呈色法(基于色粉)
加色呈色或 RGB 呈色
什麼是加色呈色法?
加色呈色是視頻顯示器産生顔色的方法。顯示器刺激三種熒光粉,可以發射出紅光、綠光和藍光。通過發射不同比例和強度的三原色色光,顯示器可以顯現其它所有的顔色。事實上,顯示器也不能顯示所有人眼可見顔色的範圍。發射熒光屏塗料的局限性從而限制了顔色的範圍。
加色呈色的三原色:紅、綠、藍
紅、綠、藍
所有的顔色都可以通過混合一定量的紅、綠、藍光來得到。當混合同等量的紅、綠、藍光時就可以得到白光,而三種光完全沒有時,就得到了黑色。這就是為什麼這些顔色(紅、綠、藍)稱為加色法呈色。
加色或 RGB 色混色法
如果兩種加色以同等比例混合,就可以産生新的原色。綠色和藍色相加産生了 一個淺些藍色,稱為青色(C),品紅(M)=紅(R) 藍(B),黃(Y)=紅(R) 綠(G)。
或者
色光混合得到黃、品紅、青
減色呈色或 CMYK 呈色
什麼是減色呈色?
與顯示器不同,前者是通過色光的相加而得到不同的顔色,印刷色是按相反的方法得到顔色的。與添加色光不同,通過黃、品紅、青色顔料,我們從白光中減去一定數量的紅、綠、藍光
如果要想将紅、綠、藍色疊印,根本不會得到更多的顔色。不可能得到黃色。這就是為什麼印刷要用減色呈色來取代色光相加混合。
印刷的三原色是青(C)、品紅(M)、和黃色(Y)。色粉會從光線中吸收或 減去其它色光,隻留下它本身的顔色。就拿品紅為例,吸收了除去品紅色以外的色光。如果三原色疊加在白紙上,所有的光線都被吸收,頁面将呈現為黑色。這個黑其實隻是理論上的黑色。在實際上,這個黑有些偏棕褐色。
這也是為什麼要引入黑色作為印刷的第四色。原因如下:
黑色的覆蓋率要小于 CMY 三色之和
黑墨可以得到一個真正的黑色
黑色提高了密度而且提升了圖像的“骨架”
減色呈色法
顔色的吸收和反射
現在就知道了印刷中顔色的産生不僅有反射光,還有光的吸收。為什麼用不同 量的三原色:Y、M、C 疊印就能得到不同的顔色?
自己來做個實驗吧。注視一種顔色數秒鐘,然後閉上眼睛。在閉上眼睛之後,馬上就顯現出該種顔色的相反色(或補色)。
當光線照在彩色的表面時,該表面會吸收相反色,并反射剩餘色。R、G、B 的 相反色就是 C、M、Y、K。舉例:
顔色的吸收和反射
如果将同等量的M和Y打印到一個表面時,可以得到紅色。M的相反色是綠色,而黃色的是藍色。當吸收相反的顔色時,剩下的隻有紅色了。紅光被反射,所以物體呈現出紅色。
下圖顯示了其它可能的組合色
顔色的組合:RGB 和 CMYK
印刷中不同的淡色調
在四色印刷中,可以有兩種方式來複制顔色:
三原色C、M、Y都是實地色。各自以最大的亮度來顯現。
其中兩種顔色組合可以得到較亮的顔色,但是這些顔色與其它顔色比如:RG、B還有所區别。
用一些淡印色相混合會得到一些淺色調。比如淺綠,淺藍。
印刷中不同的淡印色:RGB和CMYK
分色後可以得到C、M、Y三種半色調加網圖案,将這三種顔色疊印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實地色和淡印色。通過改變網點尺寸、平衡以及加網角度,看上去就可以得到所有的顔色。改變網點大小的作用就類似于改變顯示器的紅、綠、藍的強度。
不同的照明體和着色劑
了解了印刷中顔色混合方式之後,還要了解到顯示器是基于RGB加色呈色模式,而印刷是基于CMYK減色呈色模式。
不同的照明體
首先,我們會用到不同的照明體。
顯示器的顔色是由陰極射線管發射出射線直接由人眼感受到形成的。
印刷品上的顔色是由頁面反射出的光線由人眼探測到形成的。
人眼對于射線和反射線的感知是不同的。
不同的着色劑
其次還會用到不同的着色劑。
顯示器上的顔色是由化學元件—磷光粉産生的。當被電子束轟擊時它可以發射光子束
印刷品上的顔色是由油墨、染料、蠟、色粉或其它着色劑形成的。磷具備化學性和物理性,不同于印刷用的着色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