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道阻且長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道阻且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4:23:15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道阻且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1

蘆葦本是一種極為普通的水生植物,如果不是兩千年前的那首《蒹葭》,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去注意它,歌詠它。

《詩經》中的那首描寫蘆葦的詩是多麼美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吟誦這首《蒹葭》,因為它不但音韻和諧,意境朦胧,而且回環往複,纏綿深情。

《詩疏》中有雲:“葦在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

又據古代文獻記載: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随風而蕩,卻止于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

蒹葭喜水,它常傍水而生,入秋則莖葉變黃,花開則潔白如雪,紛飛時宛如缥缈的夢境,又仿佛道不盡的思念情深。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道阻且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2

在詩人的筆下,蒹葭不僅僅是自然界的景物,它亦可引發詩人種種複雜的感情。比如别離,比如思念,還有對自身遭遇的傷懷感歎。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在一個露水濃重的深秋之夜,大唐才女薛濤在江邊送别她的友人。江水茫茫,蒹葭蒼蒼,月光凄寒,山色迷蒙。

薛濤握着友人的手,竟無語凝噎,不忍分别。她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相隔千裡,但是在你離去之後,我要天天在夢中見到你,我每天的夢會做得比關塞還長,因為隻要醒來,我就會孤單,我就要經受思念之苦。

那搖曳在江邊的蒹葭,經曆了那麼多的歲月,不知它們渲染了多少離别的場景,也不知它們見證了多少離人的眼淚。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道阻且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3

杜甫對蒹葭的感受是與衆不同的,他為蒹葭脆弱的生命擔憂,他更為秋風對蒹葭的無情摧殘而鳴不平。

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

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

體弱春風早,叢長夜露多。

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因為蒹葭生存艱難,所以在有限的生命裡,它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它們奮力地生長,抽穗,開花。

對蒹葭這種不甘自棄的精神,杜甫非常欣賞,他覺得每一個弱小而堅強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歌頌。

因此,杜甫的這首《蒹葭》不是簡單的詠物,它寄寓的是杜甫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憂時憐物的悲憫情懷。這種情懷,是一個偉大詩人的基本素質,也是一個人崇高善良的最好體現。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道阻且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4

中唐詩人劉禹錫在有次調官赴任途中,目睹“楓葉荻花秋瑟瑟”的凄涼之景,聯想到自己的遭遇,寫下了《晚泊牛渚》這首詩: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遊雁有馀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秋風蕭瑟,江邊的蘆葦左右搖擺,一起一伏,江水在微風的輕撫下,泛起鱗甲般的漣漪。天邊的晚霞已經褪色,南行的大雁傳來聲聲哀鳴。

在這個甯靜寂寥的秋夜,劉禹錫一個人漫步在江邊,軍營裡的鼓聲漸漸沒有了聲響,江上的漁家點起了簇簇燈火。

劉禹錫是那樣富有才華,但因性格耿直常遭調任貶谪,雖然他很少為自己的行為後悔過,但他在内心裡,對于仕途的升遷依然是在意的。

因此在那個異鄉之夜,劉禹錫想起了寒微子弟袁宏,他因為善于詠史,而得到了謝尚的提拔。但是在劉禹錫身處的這個時代,普通的士子們卻很難有袁宏那樣的好運。

所以一首《晚泊牛渚》,表達的不止是劉禹錫漂泊天涯的羁旅之思,更有他對統治者不注重人才的諷刺和批判,以及世無知音的深沉喟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道阻且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5

那美麗的蒹葭,纖弱的蒹葭,它寄托着人們的種種情思,它從遙遠的古代走來,從文人們的筆下走來,從歌詠深秋的詩篇中走來。

它們從古代一直走到今天,還是那樣地浪漫潇灑,與世無争;它們靜靜地生長在澤國水邊,用最安靜堅韌的姿态,完成了生命的輪回。

每當輕風拂過,那盡情鋪展連綿的蒹葭就都唱起了歌,那聲音是那樣清亮,那樣悅耳,每次我都在傾耳谛聽。

我知道,那美妙的聲音一定來自于《詩經》,來自于一種最浪漫執着的追尋。

那聲音,是秋天最溫馨的絮語,也是大自然最動人的旋律。

-作者-

張風莉:筆名雨楓,中學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作協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