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條“奶奶堅持擺攤30年”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奶奶談吐不凡,對生活的理解獨到而深刻,不少網友為其點贊,直言“奶奶活得通透”……
什麼是通透?是體會過人間百味,依舊心中有愛眼裡有光;是能夠融入人群,又能自在獨處;是看得明白拎得清楚,卻不糾纏;是不跟别人過不去,也不跟自己過不去……它是歲月最好的禮物之一。
《通透的五種模樣》
01
通透是
“一種較寬容,較玩世,
同時也較溫和的态度”
通透,也可視為成熟的一種,随着歲月的增長,曾經那些不可理解、不能原諒的,都随時間和解了;曾經那些糾結不已的、緊攥不放的,都在看開後松手了;曾經那些激烈決絕的、誓撞南牆的,也被經曆鍍上了一層柔光。
人生幾乎是像一首詩,有韻律和拍子,它開始是天真樸實的童年,然後便是粗拙的青春。帶着青年的熱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達到一個活動較劇烈的成年時期。到了中年,性格圓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樣,對于人生,漸抱一種較寬容,較玩世,同時也較溫和的态度。
——林語堂
02
通透是
“甑以破矣,視之何益”
的不糾結不回頭
《後漢書》裡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叫孟敏的人背着甑(zèng,古代炊具)在路上行走,不小心失手将甑掉到地上摔碎了,但他一眼都沒看,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
這一幕被當時的名士郭林宗看見,他問孟敏為什麼看都不看就走了。
孟敏說,都已經摔碎了,再看又有什麼用呢?
郭林宗覺得他的氣度和格局都不一般,勸其四處遊學增長見識。十年後,孟敏果真名聞天下,三公一起辟召,都不屈從。
生活中,若是碰上孟敏這般的糟心事,許多人往往難以釋懷,對着滿地破碎殘渣懊悔不已,可囿于腳下,眼裡就難見遠方,人生最遺憾的事之一,就是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通透的人,有能力拿起,也有智慧放下。
孟敏字叔達,钜鹿楊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duò,古同“堕”)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遊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雲。
——《後漢書》
03
通透是
“世間竟沒有不好的東西”
的看開和适應
夏丏尊在《生活的藝術》裡寫過一則關于李叔同的轶事,那時,李叔同在甯波,最早是住在一個破舊的小旅館裡,夏丏尊見了他說:“那家旅館不十分清爽吧?”
李叔同卻道:“很好!臭蟲也不多,不過兩三隻。主人待我非常客氣呢!”
等他打開鋪蓋,夏丏尊看見他黑且破得不堪的毛巾,忍不住道:“這手巾太破了,替你換一條好嗎?”
“哪裡!還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再到吃飯,有朋友送了幾樣菜給他,其中一碗非常鹹,夏丏尊又說:“這太鹹了!”
“好的!鹹的也有鹹的滋味,也好的!”
這大概便是活得通透的人,不管身處哪種境地,都積極适應,既看得開,也不矯情,哪怕是凡俗小事,也能體會其間美好。對他們來說,紅塵萬事皆美善,人間有味是清歡。
在他,世間竟沒有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小旅館好,粉破的席子好,破舊的手巾好,白菜好,萊菔(即蘿蔔)好,鹹苦的蔬菜好,什麼都有味,什麼都了不得。
瑣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謂生活的藝術化了嗎?人家說他在受苦,我卻要說他是享樂。當我見他吃萊菔白菜時那種愉悅的光景,我想:萊菔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實嘗得的了。
——夏丏尊
04
通透是
回到孩童般的簡單純真
小孩子,清澈明朗又理直氣壯,口無遮攔又從心而言,許多成人世界的憂愁煩惱,常常被孩子的一句話就消解了。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有多智慧,而是因為成人常常忘了如何簡單。
不得不承認,我們有時候還沒有小孩活得通透,這種通透,不是經曆帶來的成熟,而是回歸簡單的返璞歸真。
分享一些來自孩子們的“通透之言”:
“有時候我想不起我要說什麼了,我就說:我愛你。”這句話來自一個五歲的小孩,真的震撼到我了。(@可可er)
我問一個小孩愛是什麼。他說:“愛就是小狗舔你的臉,即使你一天也沒有理它。”(@i笑的劉哈哈)
看到一個小孩的作業,問題是“我想說的話”,他寫的是:我學了很多知識,交了很多朋友,老師表揚了我,從出生到現在沒有一次丢掉幸福。(@rainydays)
“你不要一直敲門,别人會生氣的。”小朋友的這句話,讓我突然悟了:愛而不得的時候,再愛是不禮貌的。(@茶餅)
教一個一年級的小男生畫畫,他塗色很慢,我對他說:“在追求質量的時候,速度也要提上去哦,不然時間就會過得很快。”他說:“時間過得再快,也是一分一秒地過啊。”(@_溝通障礙患者_)
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上小學的弟弟在日記裡寫:人要是怕黑,就在白天記住世界的樣子。(@甜0923)
05
通透是
哪怕“世人不知餘心”
我心裡安靜着
曾有網友問曆史學家許倬雲,該如何過上一種有力量的生活?
有力量,大約也可以理解為思想豐盈不空虛,心有定力不随流。我們之所以會感覺“無力”,常常是因為想要的太多,想要的太多而又無法都抓住,自然就會無力,焦躁和煩亂。
而通透的人,會守住内心的安定,緊緊抓住最重要的那根主心骨,使自己可以在人生之海的狂風巨浪中不翻船。
存在于這世界上,你要有尊嚴,不屈服自己去求取榮華富貴,甚至隻是求取一個更好的待遇。假如你的興趣不在做醫生,你不要勉強自己做醫生,你興趣在學文學,你可能窮一點,也想辦法學文學去,你自己選擇自己生命發展的方向。
但同時,有了不同目标之後,每個人的内心要充實什麼呢?第一,充實靠輸入素材,生活意義的素材。多看看别人讨論生活意義的文章,多看看文學作品,多讀讀好的詩詞歌賦,多聽聽好的音樂,它們幫助你曉得世界上有這麼美好的聲音。
“世人不知餘心”,人家不知道我心裡很快樂,我心裡安靜着。先求得此時的快樂不是很好嗎?這個不是逃避,這是尋找自己心裡安頓的境界。
——許倬雲
活得通透,從本質上來說,也許是一種強大的生命力:看得清楚,活得簡單;知進退,不糾纏;不與自己較勁,也不與他人較勁;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境地,什麼樣的年紀,都知道如何安放自己。
就像開頭提到的那位奶奶一樣,即便年邁,也願意用自己的方式“找一點有價值的東西”,并且對結果樂觀視之,“吃的人多就多賣,吃的人少就少賣,做生意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順其自然,于細碎的日常中尋得意義,通透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文/央視新聞整編撰寫
圖/視覺中國
你見過的最通透的人是什麼樣的?
監制丨王興棟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 校對丨高少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