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疍民文化資料

疍民文化資料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9 07:20:14

  疍家漁民,一個屬于大海的族群,世世代代都常居在海上,在變幻無常的大海上漂泊,倚靠簡單的捕魚工具維持簡樸的生活。他們又名艇家、水上人、海越仔等,都是指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浙江一帶以船為家的漁民。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1

廣東珠江水域的疍家人

疍家人肌肉發達,堅實有力,皮膚被太陽曬得黝黑。他們的大腿又粗又短,這是長年累月在漁船上狹小的居室裡屈膝度日的結果,代代如此。這一現象也使他們走路的姿勢變了形,因此,當他們走在城裡的街上,很容易被識别出來。因此在福建閩東,疍家漁民也被貶稱為“曲蹄”。陸上人用“疍家”這個名詞來稱呼漁民,一開始時是帶着一種歧視的語氣,而對于漁民來說也是一種侮辱,因此他們也給自己這特殊的群體起了一個名字,叫“水上人”,意為“站在水上之人”。

關于疍家漁民的起源,有說他們是陸地人家的後裔,在戰争時期或政治危機年代逃到海上。據說:“宋朝有位皇帝,在和敵人開戰出征之前,把江山社稷交給兩位他十分信賴的大臣。可悲的是這兩位大臣忘記了他們的職責,試圖投靠敵人。皇帝勝利歸來,異常氣憤,他立即頒布法令,命令下屬将兩位大臣,以及他們的家屬親人,仆奴家小,家畜家禽全都趕到船上去,再也不許他們在陸地上居住;并且禁止他們的後代報名參加科舉考試,這樣,他們就不能再擔任任何公職或者擁有土地。”直到18世紀以後,皇帝才頒布解除令,允許疍家人在陸地上居住,進而和陸上人通婚,才使陸上人逐漸接受漁民的生活習慣,減少對他們的偏見。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2

三亞疍家人

疍家漁民和陸上人一樣笃信宗教,供奉着自己所尊崇的神祇,他們大多信奉媽祖,每次啟程出海,必定給媽祖娘娘上香并在船頭、船尾擺放祭品拜祭,以祈求這次漁獲豐盛,平安返航。一些漁船上還會安放一些小偶像來代替刻有銘文的“神主牌”,以此代表逝去的親人并表達哀思。在疍家漁民當中,還流傳着一個朱大仙。朱大仙,是澳門地區水上人家所信奉的一位海神,以保護水上人不被海賊傷害而見稱,因此在漁民中受到供奉。在朱大仙生日那天,疍家人會在船上舉行莊嚴而隆重的祭祀儀式,隻許漁民參加,外人很少有機會參加。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3

媽祖

過去疍家人“不谙文字,不記歲年”,唯有以歌代言、以歌自娛、以歌解憂。漁歌多以大海為題材,以唱漁民的生産勞動和生活習俗為内容,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漁歌分叙事歌、風俗歌、情歌等種類。有獨唱、對唱、擂台等表演形式,尤其以男女互答、現場即興創作最為精彩。歌者随口而唱,見人唱人,見物詠物,歌詞多用當地口語,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疍家人常常通過對歌尋找意中人,如待嫁姑娘出嫁前由姐妹陪同哭着唱漁歌,唱的多是含有傾訴“親情、離情、愛情”等内容。男方也要唱着漁歌去迎親,迎娶婚禮一般都在船上進行。

新婚之夜,彼此唱歌逗樂,直至深夜。新婚漁歌是表達情意的,如:“妹呀哩,共妹打魚隔條河哩,魂魄過都妹那邊哩!”“阿哥哩,怎得變成金紐扣哩,時常扣在妹胸前呀哩!”漁民們從嬰孩時開始,就聽到母親在織網時唱的漁歌。長大後,拉網唱,擺渡唱,搖橹唱,曬網唱,“無歌無調憋死人”,一唱就是一輩子。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4

鹹水歌表演

疍家漁民的婚禮都會在船上舉行,她們會把多隻船并泊在一起,船隻插滿彩旗作為裝飾,親戚朋友們便會幫忙設宴。結婚當日,男家的船會駛到女家的船附近接新娘,新娘穿着裙褂。深圳地區的疍家人,為了把婚禮辦得熱鬧吉祥,就把賽龍舟這種形式演變為婚假的形式。迎親當天,男家迎親團把兩艘大艇并排連在一起,仿同一艘大船,然後載着新郎,敲起鑼鼓,帶着禮物,利用賽龍舟的鼓點,由男家迎親團二三十人每人手持一槳,有節奏地合力把船劃到女方家船邊,然後把新娘接上船,帶上嫁妝,讓新郎、新娘并排站在船頭,又敲起鑼鼓,有節奏地把船劃回來。疍家人當時需按照習俗規定,拜祭祖先和船頭,并且燃起爆竹,以示吉祥。婚禮整天,主人家都會熱情招待,務必令親戚朋友盡興而歸。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5

疍家人婚禮

春節是漁民的大日子,漁船一般由農曆十二月初十至廿四日,陸續返澳門停航休息度歲。他們絕對不會選擇正月初三作為春節後的複航日,因為這天是“三煞”忌日,中國人認為這天諸事不宜;除夕至年初二,漁民則忌向另一艘船的人借東西。在此期間,漁民會修補漁網、漁具,檢查及維修機器。漁業發展蓬勃時,春節期間,停泊在澳門路環碼頭上的漁船多達數百艘,場面十分壯觀。水上居民和陸上居民過春節都會按照傳統習俗進行慶祝活動,差别不大,如辦年貨、吃團年飯等。唯一有差别的是他們會前往媽閣廟還神,酬謝天後娘娘保佑平安,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魚蝦豐收。節後,漁船起錨起航,駛至媽閣廟海面,讓船頭正對媽閣廟,在船頭擺設奉祀物品并上香,燃放爆竹,祈求神恩繼續保佑。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6

澳門漁港

每天都在海上與天氣搏鬥,居無定所,加上捕魚所得到的生活酬勞比較微薄,使得疍家漁民在體型上都很瘦削,皮膚黝黑;漁民是直接用手拖網跟劃船的,容易導緻手掌磨破或結繭,所以他們的手都比較粗糙。他們會戴一種漁民特有的竹笠,其形狀像一隻碗。竹笠價格便宜,但非常結實,它不像那種寬檐的竹帽,容易被風吹掉,因此漁民們都很喜歡它。陸地上的人稱其為“疍家帽”,而漁民自己則稱其為“竹笠”,很少看到有陸地上的人戴這種竹笠。雖然漂泊在海上,但婦女們仍喜歡用金耳環跟手镯裝扮自己。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7

疍家漁民

疍家人的溝通語言基本上和粵語相似,隻是口音有點不同,使得人們能很輕易地辨認出他們的身份。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路環是漁船的天堂,每屆魚汛期,有近千艘漁船集中在海灣處,連環百裡。路環海灣海波平靜,漁民不時在船上唱起特别的“鹹水歌”(以廣州方言演唱的漁歌又叫鹹水歌,也稱白話漁歌,主要流傳于珠江三角洲水鄉。有鹹水的地方,就有鹹水歌)。每年十月是黃花魚豐收的季節,漁民多集于此買賣。每當退潮時,漁船也隻能泊在海中心,由小船把漁民們載到岸上,在上世紀70年代乘坐一程駁艇的票價是一元。每當潮退,許多漁船都會泊在露出海面的淺灘上進行修繕。一般深海作業的大型漁船,每半年便要翻新一次船底,而較小的漁船更要四至五個月進行一次。船底維修翻新,是将船底木縫的舊灰鑿清,填上新料,然後髹上防蚝漆。防蚝漆有效期半年。完成上述工程需時四五天。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8

疍家漁民

19世紀中葉,疍家漁民開始固定居住在路環碼頭附近,他們一開始隻是把漁船墊得高于水面,固定在海灣邊,後來建成很有特色的“棚屋”。“棚屋”大多以木材或麻石支撐,木材的種類有杉木、坤甸木和紅木。這些木材不容易吸水并且木質堅硬、沉重,而且大部分都是從舊船拆出來循環利用,再由熟練的搭棚師傅搭建。屋内的格局一般較寬敞,清新的海風味能彌漫在屋内的每個角落,棚屋層數為一層至兩層,“棚頭”上方再加建陽台,主棚再伸延出棚頭、棚尾及棚底。早年沒有電力供應,所有日常家務如燒飯、修補漁網、曬魚及制蝦膏等,都是在棚頭進行,而棚尾及棚底,則用來儲存雜物,昔日更有人用來飼養牲畜。路環遠離澳門市中心,不少地方仍保留着歲月的痕迹。漁網撒在熱烘烘的地上,漁民們默默地坐在網上,手腳并用地編織着漁網破損的地方,道路上散滿了貝殼。木闆上擦了鹽的小魚在太陽下曬烤,街道上充斥着濃濃的魚腥味。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9

疍家人

疍家漁民很重視家庭關系,他們隻會雇用自己的親戚做幫工,為了增加勞動人口,每戶最少有五個兒女,因此漁民子弟在路環總人口中占比頗大。疍家的小孩子,大都負責船上的家務,因為疍家沒有固定收入,無法令孩子接受長期教育。孩子有病時,也隻能上岸買些成藥服用。但過去疍家婦女生産時,為确保大人和小孩健康,她們都會被送到岸上的診所。為了培養社會新生代,路環的學校也為漁民的子女特設夜學,方便他們接受應有的教育課程,晚上七點到九點開課。不過他們的家長都不太重視子女的教育,即使是年幼的子女,也要跟随父母在惡劣的天氣出海打魚。

文化的缺失,限制了漁民子女的發展,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他們到陸上找工作遇到很大困難,隻能承繼家業,繼續這個收入微薄的工作。漁民每個月的生活僅夠糊口,即使有多餘的積蓄,他們也會返回投資自己的漁船及捕魚用具。船隻每年要進行數次船底清潔,以保海上航行的安全,即使定期保養,漁船在海上受盡風吹雨打,壽命也隻能維持數年。

疍民文化資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賽人)10

澳門

如今,疍家漁民漸漸于路環失去了蹤影,并不是他們改換了停泊的地方,而是出海的成本上升,無法負擔,他們紛紛搬到岸上居住并轉行。原因在于,随着澳門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澳門為解決土地需求問題,加大了填海工程,又由于澳門國際機場等各項大型基礎設施的開發,使澳門海周邊的漁業生态倍受影響,過去澳門漁民早出晚歸在近海撈作十分方便,而現在近海被填加上海洋環境污染海産品大為減少,近海根本沒什麼魚可捕了,因此,許多漁民被迫放棄浮家泛宅的水上居民的生活。(彭忠富/整理;參考文獻《海島民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