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讀心神探漢高祖

讀心神探漢高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10:03:57

讀心神探漢高祖?讀了《哨遍·高祖還鄉》,頗為疑惑這支散套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雎景臣所寫,共有8支曲子組成,從内容上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村裡為迎接劉邦還鄉忙忙碌碌地做着準備;第二部分劉邦車隊進村;第三部分揭露劉邦早年所作所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讀心神探漢高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讀心神探漢高祖(高祖還鄉之疑惑)1

讀心神探漢高祖

讀了《哨遍·高祖還鄉》,頗為疑惑。這支散套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雎景臣所寫,共有8支曲子組成,從内容上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村裡為迎接劉邦還鄉忙忙碌碌地做着準備;第二部分劉邦車隊進村;第三部分揭露劉邦早年所作所為。

作者在文裡嬉笑怒罵,極盡諷刺之能事,剝掉劉邦皇帝的外衣,把他刻畫成一個無賴。劉邦貴為天子,又是一代曆史帝王。雎景臣這樣做,到底為什麼?劉邦是無賴嗎?我們從小的角度來看看劉邦。

早年,劉邦隻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秦末農民起義中他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布衣天子。跟農民起義軍中其他将領比起來,劉邦看上去優勢并不突出。在他成就霸業的過程中,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追随他?他到底具有怎樣的人格魅力?

自信敢為。

古人有詩說:“世味酸鹹誰自信,人生聲利古難全”。前一句的意思是說,江湖險惡,世道艱難,人又有難以避免的弱點和死穴,一個人一生都自信,難矣。而劉邦卻人生自信,一以貫之。

沛縣起兵,蕭何、曹參都德高望重,官也大,但他們都怕“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不敢出頭,“盡讓劉季”。劉邦毫不客氣,利利索索地做了沛公。

劉邦奉命西進滅秦,當時的形勢十分嚴重,楚地兩支最強大的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陳勝、項梁相繼被殺,楚地義軍被打得群龍無首,誰都不敢再進關中。劉邦卻不以為然,直進入關,他根本就沒想到過失敗。

劉邦入關,子嬰投降,秦朝滅亡。有人向劉邦建議:關中富甲天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個好地方。聽說項羽有把關中分封給三位秦朝降将司馬欣、董翳、章邯之意。一旦項羽入關,“沛公恐不得有此地”,要兵守函谷關。劉邦一聽有道理,遂封堵函谷關。這一舉措還引發了鴻門宴事件。當時,劉邦擁有10萬兵力,而項羽率40萬大軍,兵力懸殊太大,函谷關能堵得住嗎?劉邦可愛的“幼稚”,透出他的勇氣、豪氣和霸氣。

楚漢戰争中的彭城之役,劉邦的56萬大軍被項羽的3萬精騎兵打得大敗,爾後,劉邦占據荥陽與項羽展開了長達28個月的拉鋸戰,劉邦屢戰屢敗,屢敗不餒,他自信終有一天能打敗項羽奪得天下,他以非凡的毅力纏住項羽不放, 最後在垓下包圍戰中誅滅了項羽。

陳豨叛亂,漢十年八月,劉邦親征。到邯鄲時,劉邦一看陳豨沒占據邯鄲利用漳水設防,就斷言說,陳豨成不了氣候。後來形勢的發展驗證他這一判斷是正确的,顯示了他對自己判斷能力的自信。

這一樁樁一件件,足可見劉邦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足可見劉邦不畏失敗的人生自信。成大事者沒有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不行啊。

雅量能容。

劉邦跟前聚集衆多人才,這些文臣武将們的情況和身份各不相同,但他都一一接納,彰顯着他的容人雅量。

不計前嫌。雍齒是劉邦耿耿于懷的仇人。沛縣起兵,雍齒就追随劉邦。秦二世二年十一月,劉邦出兵擊秦,雍齒奉命留守豐邑。沒料想,因局勢的變化雍齒叛變投魏。豐邑是劉邦的故鄉,他三次攻打,才得以收複失地。後因機緣巧合,雍齒吃回頭草,又投靠了劉邦,屢立戰功,成為功臣。漢六年,劉邦論功行賞封了30多位功臣。為平息将領們争功之亂,采納了張良的建議,封雍齒為侯。劉邦為保社稷,從大局出發,放棄前嫌,也實屬不易啊。

不計易主。陳平三易其主,前兩位是魏王咎和項羽。叔孫通六易其主,前五位分别是秦始皇、秦二世、項梁、楚懷王熊心、項羽。人們深知明主擇士的道理,卻鮮知良士擇主也是人生的選擇。陳平、叔孫通一生不斷易主,這在一般人來看,是大缺點,人們往往在無意中把這樣的缺點放大,掩藏了他們的長處。而劉邦恰恰不計較這些,看到了他們的長處,予以信任、委以重任。如陳平深受感動,竭其全能效力于劉邦,六出奇謀,解了燃眉之急,立功封侯。劉邦不拘一格廣納人才的胸懷,讓他聚起衆多人才,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不計言語沖撞。郦食其投靠劉邦初見面時,劉邦正在洗腳,不理不睬,态度傲慢。郦食其反感,劈頭就問:汝是助秦攻諸侯還是率諸侯破秦呢?劉邦一聽急了眼,罵道:“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郦食其不慌不忙講了一番道理,說得劉邦心服口服,又是讓座,又是道歉。若換了他人,也能這樣嗎?要知道,真正的高人志士都有極強的自尊心,若你不尊重他,他能為你所用嗎?劉邦是有些市井之氣,但他的容人雅量彌補了這一點,使天下英才紛紛歸順而來。

不計來自何方。任何一個集團人才的聚集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劉邦集團也是如此。起初,隻有蕭何、曹參、周勃、灌嬰等一幫老鄉為劉氏集團的核心力量。後來随着事業的發展,他把圈子畫得很大很大,不問英雄出處,吸納五湖四海的人才為其所有。如韓信、陳平、郦食其、陸賈、張良等,力量一天天壯大起來,終于助他成就了一番霸業。

劉邦成為大漢王朝的締造者,是曆史的選擇,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雎景臣先生抓住劉邦青少年時些許小事,極盡诋毀之能事,大加嘲諷,難道就不怕讨人嫌嗎?

要之,睢景臣以出身貴賤論英雄,恐有失偏頗。

(作者朱廣海,系江蘇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曾在《人民日報》《文藝報》《農民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出版有《心的傾訴》《古今故事一百篇》《賦閑雜記》等書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