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出自哪位詩人呢?又出自詩人的哪篇文章呢?
這兩句名言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鵲橋仙》。
詞的原文是: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詞的大意是:
纖薄的雲彩變幻着精妙的圖案,飛馳的流星傳遞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織女悄然無言,各自橫越過漫長的銀漢。秋風白露中的相會雖然短暫,卻勝過人間無數尋常的白天夜晚。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飄渺虛幻,鵲橋上怎忍心把歸路回看。兩顆心隻要永遠相愛不變,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這首詞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來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上阙詞寫佳期相會的盛況,下阙詞寫依依惜别之情。全詞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深遠。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中的千古絕唱。
創作背景:
此詞是秦觀為寄情長沙義倡而作,寫于湘南郴州,時間是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的七夕,紹聖三年(1096)年春,秦觀被貶廣西,長沙是必經之路。關于長沙義倡,長沙人,不知其姓氏,家世倡籍,善于唱歌,特别喜歡秦少遊樂府,于是邂逅了這位藝妓,她長相甜美,秦觀與之缱绻數日,該女子表示願侍奉左右,秦觀答應,将來北歸重逢便是于飛之日,一别數年,秦觀竟死于廣西的藤縣。當時秦觀貶谪的路還要往南走下去,他與長沙歌女不得不灑淚而别,到了郴州之後,盡管日夜思念戀人,戴罪之身,人命危淺,相聚又談何容易,為寄托對長沙義倡的長相思,紹聖四年(1097年)七夕,秦觀在郴州寫下了這首詞《鵲橋仙》,借牛女雙星的鵲橋相會寄托了他對長沙歌女的戀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